伏伯勝
(甘肅省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教育管理中心)
新課改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的業(yè)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不僅是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使教師擔任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合格的心理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因此,在現(xiàn)階段課程改革中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更加重要。以下結(jié)合二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看法。
給同學們一塊土地,讓他們?nèi)ケM情地播種希望;給同學們一片藍天,讓他們?nèi)プ杂傻仫w翔;給同學們一張繪畫紙,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去描繪內(nèi)心的美好明天;給孩子們一雙翅膀,讓他們在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物質(zhì)與精神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翱翔。關于認知與情感的關系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個恰當?shù)谋扔鳎骸扒楦芯拖裢寥?,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塊土壤上?!狈催^來說,如果離開“情感”這塊“土壤”,種子也就結(jié)不出良好的果實。孩子們就像是這知識的種子,學校就如同這肥沃的土地,老師就像那揮灑汗水的農(nóng)夫,教室就像是一塊塊責任田,看你如何去創(chuàng)建個性化的教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使優(yōu)雅整潔的生活環(huán)境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小學生的年齡小,知識經(jīng)驗及思維的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學內(nèi)容上,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增減,力爭做到精講巧練、深淺適度。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突出一個“活”字,要熱愛并且相信每一個學生,要多表揚學生,并適時地選擇貼合實際又容易被學生接受的表達方式,以此來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就使課堂成為平等、和諧的課堂,同學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想說就說,充分地發(fā)揮其個性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思考動手能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了新的知識。
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則信其道”?!坝H師”指親近老師,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F(xiàn)在的新課改也在極力要求教師轉(zhuǎn)變觀念,用親切的面孔、平等友善的態(tài)度和同學們交流,改變過去居高臨下的權威,縮短師生之間的差距,跨越年齡的代溝。在教育中要培養(yǎng)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發(fā)展其道德感。通過繪畫、唱歌、跳舞、體育競賽、美化教室和校園的勞動、游覽、參觀、學習英雄事跡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以發(fā)展他們的美感。學生在這樣一個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就能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就能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潛力,從而自然而然地表達自己的困惑,這就要求心理教育跟緊步伐了。教師只有對學生表達出自己真摯的愛,學生才會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古人云:“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睂W生學習教師的言傳身教,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應該互相了解,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大多數(shù)學生與老師都是“心心相印”的,他們能夠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yè),養(yǎng)成習慣與個人行為都非常好。但每個班都會有那么幾個讓老師費腦筋的學生,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從心理教育入手,攻破他們心理的那堵抵觸防線。
我們班新來了一位同學,第一次批改他的作業(yè)時,我非常吃驚:這哪里是作業(yè)呀,這連草稿本都不如,字寫得也無法形容。我很生氣,我把本子狠狠地摔給他,要求他重做,結(jié)果交上來的作業(yè)還是那樣。我想,他是一名新來的同學,原來的學??隙▽鴮懸蟛粐栏?。我決定把他當成耐心幫教的重點對象,在我耐心的鼓勵和表揚中,他的作業(yè)質(zhì)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并能按時交作業(yè)。
我突然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作的一個精彩的比喻:幼小的孩子就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我們要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熱愛學生、幫助學生、設身處地地理解學生,而且必須要有一顆愛心,才會了解清楚學生的情況,才能用良好的方法去教育學生,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接受教育。陶行知有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要用我們的熱心、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真心,在我們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走進學生們的心靈世界。
[1]林建華.小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06.
[2]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