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芳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小學)
“四要式”主要是對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而提出的新的教學策略。要求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從而制定出新的教學方案,教師通過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督促他們進行海量閱讀。這樣能讓小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開枝散葉,豐富其獨有的內(nèi)涵。教師也要進行多方位的研究,靈活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帶給小學生新的閱讀學習體驗。
1.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大多是以教師為中心,小學生圍繞教師的講解進行機械化的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也比較單一,閱讀的范圍也僅是所學的課本,基礎性的知識反復記憶讓學生感覺到枯燥。這種普遍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知識面的拓寬并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2.教師通過教研改革,明確教學的中心是學生,同時重新明確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教師服務于學生;通過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教師可以科學地制定針對于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計劃——海量閱讀。小學生因此得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閱讀潛能,對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進行廣泛的閱讀學習,增強自身對閱讀的愛好,培養(yǎng)鑒賞美文的能力。
1.海量閱讀并不是讓小學生粗略地讀書,只追求數(shù)量而沒有質(zhì)量。教師應當教給小學生如何去仔細地讀一本書,與學生進行親切的交流溝通,探討讀書的感想和心得。同時也增加了師生之間感情交流的機會,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是有利的。
2.有些書籍是不適合小學生讀的,教師要重視各年齡段學生對書籍的選擇。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不健全。包含暴力、消極、粗俗等內(nèi)容的書籍會給小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對學生以后的閱讀偏好也產(chǎn)生一些負面作用。
3.眾人拾柴火焰高,小學生之間進行讀書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情誼,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小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學生之間通過探討讀書的心得,彼此推薦喜歡的讀物,自發(fā)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籍,自主學習新的知識,有助于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語文教學方面也能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師讓小學生認真地讀完書而不讓他們運用到現(xiàn)實中,這樣有悖于四要式海量閱讀教學法的初衷,也沒有順應現(xiàn)代教育方式改革的潮流。由此可見將知識運用于實踐極其重要。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表演活動來讓小學生充分地表達出自己對書中內(nèi)容的理解,比如組織“閱讀知識競賽”“小小表演家”“我是主角”等活動。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重要階段,海量閱讀不僅可以開拓小學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能增強學生對文章含義的理解能力。
2.物質(zhì)和精神的獎勵會帶動小學生參加表演活動的積極性。小學生在活動中能夠自覺主動地動腦思考,構(gòu)思表演的基本流程,組隊進行反復排練,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進行親子互動、家?;印_@樣可以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也能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交流,可謂一舉兩得。
1.教師在教研改革以后,針對小學生在閱讀階段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例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沒有耐心、內(nèi)容容易忘記。教師也要制定出解決方案,針對每一個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繼而有效進行解決。本著以小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對小學生進行內(nèi)緊外松的教學管理,在其自由讀書的過程中進行合理引導。
2.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惑,教師要主動與其交流,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設身處地地體會學生的所感所想,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增強了師生的感情基礎。于現(xiàn)代小學生教育而言,對“四要式海量閱讀”進行探索與實踐是極為明智的選擇。
3“.四要式海量閱讀”對教師備課、教學中心、教育方式、教育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前沿性的要求。教師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探索,帶領(lǐng)學生在書籍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總之,“四要式”海量閱讀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他們相輔相成,讓新一代的語文教學工作者眼前一亮,同時也給了小學語文教師很大的啟發(fā)。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四要式海量閱讀”更能體現(xiàn)出其自由、靈活的優(yōu)勢。在海量閱讀中,小學生是主角,就好比海中的魚兒,知識的海洋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自由。正是在這樣的閱讀條件下,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之間也增強了溝通和交流,學習的熱情洋溢在書海之中,同時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1]李慧.小學語文“四要式海量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7(15):209-210.
[2]鐘滿生.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海量閱讀”的實踐研究[J].師道(教研),2017(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