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侃侃
(杭州育才中學,浙江 杭州)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網絡不斷熟悉,對電腦的各種程序能夠熟練應用,視頻教學已經越來越普遍。從舞蹈、美術等藝術方面的教學視頻,到諸如嬰兒護理、機械設計等技術知識普及所用的教學視頻,甚至很多的產品說明都采用了非常直觀的視頻形式。同時,視頻教學網站、公司也是層出不窮。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雖然中學生日常生活中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逐漸提高,但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對中學生學科上的直接幫助卻甚少。面對技術這把雙刃劍,我們老師則應該利用好。
自2012年微視頻教學被引入國內以后,教育界對于這一課堂模式也做了大量的研究。重慶市聚奎中學在課改中利用該教學模式提出了讓“優(yōu)生吃飽,學困生吃好”,也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進行本土化移植,逐漸演變出“三四五六”模式并用問卷了解了學生對該項改進的認可度。深圳南山實驗學校,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一是堅持小搞“一刀切”,二是提供組織保障,三是專家隊伍的支撐,四是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的協(xié)同配合。在本人前往參觀南山中學后也確實發(fā)現(xiàn)他們的硬件設施非常先進齊全,翻轉課堂的開展也確實走在全國的前列。
張金磊等人詳細介紹了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型,并設計出了一套為我們可實行的翻轉課堂模式。同時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也應該逐漸轉化為對信息技術使用的先行者、對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和對課堂的組織者。而這項課堂的真正開展除了技術上、視頻資源、人們的意識等這些要素外,還要看學習的主體——中國初中的學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面對這樣一種新型課堂模式接受程度如何,在沒有配齊各種平板電腦、教室實時播放個人平板功能等硬件之前,實施的難度如何,視頻觀看的落實情況如何,能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教學成績等。
本課題將針對初中生在進行科學課的翻轉課堂過程中,了解學生對這項新型課堂的認同度,分析學生對一個科學知識點掌握所需要的時間,并跟蹤調查平行分班的四個班級的學生在進行翻轉課堂后成績的變化。
2013年8月在華東師范大學陳玉琨教授的號召下,聯(lián)合全國20余所學校共同成立了悅20慕課聯(lián)盟,旨在推進翻轉課堂這一新型課堂模式。悅20慕課聯(lián)盟已建立了華東師范大學微視頻網絡平臺以及網絡反饋平臺。學生可回家觀看網絡平臺視頻,完成對應進階練習,由華師大在校本科生實時在線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完成對應作業(yè)的批改,班級任課教師將針對學生的進階練習的評價結果,準備第二天課堂的內容,尤其針對在視頻觀看后練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加以解析和答疑。
本人所在學校杭州育才中學是悅20慕課聯(lián)盟的發(fā)起學校之一,學校單獨成立翻轉課堂科研部門,由張云霞博士任??蒲兄?,專人負責相關的硬件環(huán)境完善、技術調研培訓及教學實驗推進。現(xiàn)本校制作的科學系列視頻已經有3個系列(共20個微視頻及相應的進階練習和課后鞏固、討論題),以及其余未分類的教學、習題講解等微視頻20余個。而慕課聯(lián)盟網站上的資源也都免費向我們開放。
校內成員相繼在這一年的時間中參加了深圳南山實驗學校、南京金陵中學、杭州學軍中學、溫州第二中學等10余所學校每月開展的“全國翻轉課堂觀摩研討會議”,不斷積累了微視頻在課堂中的使用經驗。學校方面也提供了20萬元資金用于這項新課堂模式的推進與開發(fā)。一年來已經對校園網絡進行了一定的優(yōu)化,給老師們配備了用于制作微視頻的各種硬件,更新了教室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
(1)翻轉課堂模式在普通設備的學校的開展是可行的?,F(xiàn)今正常的家庭中都已經具備網絡、計算機這些基礎硬件和能用作選擇題統(tǒng)計的相關軟件。學校也具有投影、電腦、網絡、wifi等基礎硬件設備。學生在接觸這一課堂模式時,也有較高的興趣,樂于用電腦進行新課程的學習。
(2)翻轉課堂模式的開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數(shù)據(jù)顯示新課堂模式實施后,對班級優(yōu)秀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升,足以說明這一課堂模式開展對學生知識理解及計算技能的掌握有一定成效。翻轉課堂在實施前學生已經進行了視頻的學習,并已經完成了少量的基礎訓練,課堂上繼續(xù)補充相關知識的易錯點和難點,課堂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講課后作業(yè)的補充和糾正,知識已經進行了多遍操練。
(3)題目的講解對學生的幫助特別明顯。借助微視頻,學生能通過多遍觀看,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拓展自己的思路,這方面可以將微視頻這一新模式進行一定的拓展,針對科學教學中的一些典型例題和難點,教師可以錄成微視頻,不作為翻轉課堂的應用,而可以用作教師解題題庫,便于學生在復習時有針對性地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