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文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太拔中學,福建 龍巖)
化學是研究組成物質基本元素以及不同物質之間反應的條件和結果的一門學科,因此化學概念多是反應物質在化學運動中的本質所在,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會有較大的難度,因此教師需要采用認知同化論、實驗教學法、重點教學法和合作教學法來輔助開展概念教學,爭取讓概念教學在具備趣味性的同時更方便學生消化知識。
認知同化理論是概念教學領域從西方教育理念中引入的一種教學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能否真正掌握一種全新的概念,關鍵在于他所具有的知識基礎是否足夠讓他經過一定的推導來得到這一概念,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那么學生就能夠輕松地掌握新學習的概念,并與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從而擴充學生的知識體系。因此,概念教學可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帶領學生回憶學習新概念所必須具備的舊知識基礎,讓學生在鞏固舊知識點的同時為理解新概念奠定基礎。第二是教師帶領學生實現(xiàn)由舊知識點到新知識點的過渡,了解新舊知識點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可以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比如,在教學質量守恒定律概念時,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已經學過的化學方程式,通過對比等式兩邊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來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方程式兩邊相對分子質量相等的定律,然后再來分析質量守恒定律這一概念,就能讓學生很輕易地理解了。
化學離不開實驗教學,例如,教師在教學單質與化合物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對化合物進行分解實驗,觀察化合物分解出來的不同的物質,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這一概念。再比如,教師可以用碳酸鈣的催化分解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原本只是一種物質的過氧化氫,經過催化劑的催化之后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氣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當然,這一實驗現(xiàn)象是十分明顯的,原本液態(tài)的物質卻產生了氣體,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學生探尋其中奧秘的積極性,學生就能夠更自覺地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去,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記憶效率都有很大的改善。
學生對概念表述文字的記憶準確程度是衡量學生概念學習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注重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采用重點教學法,提點學生畫出概念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先通過記憶關鍵詞來記憶整個概念的基本框架,然后再通過細節(jié)性的反復記憶來記憶概念細節(jié)上的部分,這種記憶方法能夠讓學生快速有效地完成化學概念的記憶,并且重點教學法為學生構建的記憶框架能夠讓學生即使在后來有所遺忘,也可以通過對框架的回憶來想起概念的全部內容。例如,在教學相對分子質量概念時,讓學生優(yōu)先記憶以下關鍵詞——“化學式”“相對原子質量”“總和”,記住這三個關鍵詞后學生就可以通過這三個關鍵詞來組成完整的概念,即“化學式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如此一來,學生記憶概念就十分方便了。
概念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對概念本身的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掌握概念背后所描述的基本原理,同時也可以通過概念教學建立化學學科的核心意識素養(yǎng)。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形式讓學生多多進行小組內部的討論,或者根據(jù)概念的文字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以此在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概念的探究學習能力,這對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乃至學習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在教學酸的性質這一部分的概念時,可以選擇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分工進行實驗操作、實驗記錄以及實驗報告撰寫等工作,讓學生了解小組合作探究的基本形式,從而提升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效率,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是一個十分有技術含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可以在此教學中選擇的教學方法十分之多,教師應當在教學備課中擦亮雙眼,科學理性地分析這些方法的利與弊,并根據(jù)自己學生的基本情況來選擇最有利于學生的方法進行教學。其次,教師應當盡可能地擴充自己在教學方法上選擇的余地,不斷嘗試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以便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更多的驚喜,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有諸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