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敏
(安徽省滁州市揚子路小學,安徽 滁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只有經過廣泛的閱讀和大量的積累,閱讀能力才會提高,才能真正學好語文。很長時間以來,閱讀教學中,課本被當作唯一的學習材料,在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充分開發(fā)和挖掘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館、家庭和社區(qū)等各種閱讀課程資源,并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可以較好地改善學生的閱讀環(huán)境,真正實現個性化閱讀,給語文學習更廣闊的天地。
對于怎樣更好地實現課內外銜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興趣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入到閱讀中去。但我們的學生大多每天愿花兩小時看電視、玩耍,卻不愿花30分鐘看書,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是這樣做的。首先把教室環(huán)境布置得富有書香氣息,張貼了一些有關讀書益處的名人名言,班級建立圖書角,及時更換其中的圖書,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借閱,交換閱讀,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此外,學生還可向學校圖書室借閱。
美國一位教育家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睘榇耍n堂的教學不再僅僅是教課本,必須要開放課堂,讓課外閱讀進入課堂,使學生眼界更開闊,內涵儲備更豐富。也使學生從開始漫無目的地泛讀,憑興趣讀,發(fā)展為更有意義的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不同的同伴關系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情感體驗,閱讀也不例外。在充滿差異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如果能自看一本書,沒有他人與之交流,情感體驗得不到共鳴,久而久之會對閱讀的興趣消除,因此,我們每周課程都設有閱讀課,讓師生共同閱讀,使老師與學生在閱讀中情感交融,相互促進,更能促使學生以老師為榜樣,激發(fā)學生更高的閱讀熱情。如老師看了《木偶奇遇記》的童話故事,先給小朋友讀匹諾曹接二連三的奇特遭遇,讀到葬身鯊魚腹中時戛然而止,讓學生猜猜結局。用故事的情節(jié)及老師先讀講故事去引誘學生讀,以老師的讀感染學生讀。實踐證明小學生更適合于合作式的閱讀,老師、同學共讀一本書,可以使老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少數學習有障礙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并加以有針對性的指導,也可以和愛好文學的同學一起去親近名家,走進名著,不斷提高他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學習與生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閱讀亦如此。閱讀得以擴展,內涵才得豐富,能力才得以提高。因此我們要有意識、有系統(tǒng)地課內外結合,擴展學生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具體做法是:第一,根據體裁,選讀同類型文章。當我們教學某文體的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選讀同類體裁的讀物,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實踐,如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后,引讀師生共同搜集好的多篇游記,可以從眾多的游記中讓孩子們感受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第二,根據內容閱讀相關的文章。(1)課文是節(jié)選的,薦讀原著,如學習《燕子》后,帶領學生閱讀鄭振鐸《海燕》;(2)根據課文內容到課外查找相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資料。如教學《海倫·凱勒》時,讓學生查閱她的資料,并推薦閱讀她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三,根據作者閱讀系列作品。我們在課內教學了某一作家的作品后,可利用課外閱讀課時間閱讀該作者的其他作品,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又可以加深對這位作者作品內容的理解和對他寫作風格的把握。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導學生看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裝》《丑小鴨》……此外,我們常把一些好的雜志、報紙中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各人的部分名篇引進課堂,或讀或講或欣賞討論,學生興趣盎然,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培養(yǎng)了學生真善美的情操。
學生閱讀的成功感源自自己的情感體驗得到共鳴,得到肯定和贊許,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收獲的平臺,滿足了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交際性情感需求。我們以不同層次不同形式開展了各種讀書交流活動。在班內,每周一節(jié)交流活動課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有好書介紹會、演講會、朗誦會、佳作欣賞會等。同時,我們堅持進行每月的“學校作文之星”和“班級讀書之星”評選活動,在班內學習園地展示“讀書之星”的讀書筆記,用文字表達情感,交流體驗。
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檢查,不斷地改進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才有所得。
每星期安排一節(jié)課組織學生談談閱讀后的收獲和體會,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的崇拜,對讀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欲望。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閱讀。此舉不但能了解學生課內獲得的閱讀方法是否鞏固,又能矯正學生課外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
通過檢查讀書筆記,能讓老師了解學生是否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同時又能了解到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并指出筆記的優(yōu)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總之,語文課內外閱讀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抓好語文課內外閱讀連接,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做的一件大事。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課內帶課外,以課外促課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在書中不斷受到啟發(fā),增長見識,提高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