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博野縣興華小學 張玉格
讓“動”走進語文教學,讓學生在動中學會知識、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shè)各種教學情境,讓孩子們動起來,讓學生通過體驗,學會知識,掌握技能。
讓識字教學穿插在學生活動中,我常常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擴詞、造句,讓學生邊學邊畫邊表演,把對字形與字義的感知結(jié)合起來。如教學“澡、操、燥、躁”四個字時,我讓學生邊模仿洗澡動作邊說,“澡”就是有水要洗澡;“操”學生邊揮手做操邊說“有手就做操”;“燥”是干燥,見火就著;“躁”學生邊跺腳邊說“暴躁、急躁愛跺腳”。在幫助孩子們識字的同時,讓他們通過動手模擬表演,動嘴編歌謠,識記字形,理解字義,同時提高孩子們口語表達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找到閱讀的切合點,提出問題,通過活動去理解文本,使參與共同活動的學生能夠交流他們的觀點。如教學《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我設(shè)計了一個問題:“諸葛亮就料到曹操一定會放箭嗎?”由于問題的答案本身不是確定性的,因而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思考,整個探究活動充滿了樂趣。為了讓學生感受三國時期草船借箭的戰(zhàn)斗場面,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模擬表演士兵擂鼓吶喊等等。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在滿天大霧,敵軍突然來犯,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曹操為何會放箭拒敵就容易了。在情景中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活躍,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發(fā)言積極,課堂討論氛圍熱烈。讓動貫穿在閱讀教學中,把訓練語言和訓練思維統(tǒng)一起來,自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
寫作是來源于生活的,多彩的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教師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來自然會流暢。
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自主地練筆,將寫作和各種活動有機結(jié)合起來。如:學完“愛護環(huán)境”單元,讓學生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查并寫成調(diào)查報告;學完“熱愛祖國”單元,班級舉行尋找“紅色足跡”活動,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跡并用自己的筆將這些記錄下來。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接觸社會,認識大自然,不僅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寫作素材,還能激發(fā)寫作興趣,讓學生有的可寫,提高寫作水平。
讓語文教學動起來,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起來,呆板無味的語文課堂就會變成學生學習、活動的樂園,教師便能和學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