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軍
(江西進賢長山中學,江西 南昌)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將開放性、適當性、延展性、經(jīng)典性作為名著閱讀教學原則,并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構(gòu)建出科學合理的閱讀課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閱讀技巧,促使學生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閱讀的積極性,進而不斷擴大閱讀量、積累良好的閱讀素材。同時教師也應明確閱讀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根據(jù)其語文基礎針對性地開展課堂,促使閱讀教學得到切實有效的開展。
在實際課堂中,教師應為學生劃定更具開放性的閱讀范圍。由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課本素材所選取的名著內(nèi)容往往是某一名著的段落,而學生僅僅閱讀這一段落則不利于對文章整體的把控。因此為了提高名著閱讀教學質(zhì)量,教師不應將閱讀素材局限于課本中,而應給學生劃定更為開放的閱讀范圍,為其推薦適于其思維發(fā)展和思考的名著。同時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重點,引導學生明確名著閱讀與網(wǎng)絡小說閱讀的區(qū)別,推薦其具有文學價值的閱讀內(nèi)容,避免學生被部分不良的網(wǎng)絡小說情節(jié)所影響。此外,教師也應給學生推薦一些適于其發(fā)展和進步的文學名著,且推薦內(nèi)容不應限制體裁、國籍和年代等,應在小說、詩歌、古詩、散文、劇本等內(nèi)容均有涉及。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小說,以及國外的《飄》《傲慢與偏見》《亂世佳人》等。
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聯(lián)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個性特點,進而設計出貼合其心理需求的閱讀課堂。由于名著閱讀是通過文字對事件、人物等的真實反映,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較為緊密,所以教師應控制課程設計范圍,保證課堂不脫離日常生活實際,避免閱讀教學趨于形式化。同時,名著閱讀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不僅使課堂充實化與豐富化,還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構(gòu)建出和諧積極的閱讀課堂氛圍,為名著閱讀教學增添活力與熱情。因此,在實際課堂中,教師應以日常生活為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閱讀,并讓閱讀素材服務于生活實際。此外,為了使教學更貼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也應對學生情況進一步熟悉和了解,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問題,促使其身心同步的健康發(fā)展。
在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定期開展相關活動,引導學生在趣味性閱讀課堂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進而積極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教師在學生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后,可以開展讀書交流大會,鼓勵學生輪流上臺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名著書籍,以及喜歡的原因,并就此名著的閱讀心得進行分享,為班級內(nèi)其他同學展示閱讀成果。同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對所讀名著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和探究,教授其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明確閱讀策略后進行高效的閱讀。此外,通過讀書交流大會等活動的開展,學生得以在分享經(jīng)驗中彌補自身缺陷,對學習方法進行優(yōu)化,進而營造出和諧的閱讀氛圍,最終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為了促使名著閱讀教學持續(xù)化、有效化地開展,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閱讀基礎進行適當?shù)拈喿x課堂設計,引導學生有目的性和規(guī)劃性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應使學生明確閱讀教學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深刻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時,進行主動性的名著閱讀,通過自主學習拓展其知識面、豐富課外知識,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組織能力。例如教師對初一階段的學生應安排趣味性的閱讀素材,即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馬丁·加德納的《啊哈!靈機一動》、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贊》。而對于初三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以下閱讀素材:周國平的《人文講演錄》、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蒙田的《蒙田隨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等,為其語文思維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課堂內(nèi)容設計提高重視,在名著閱讀課堂中不斷向?qū)W生滲透閱讀的重要性,促使其在明確閱讀價值與作用后,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教師也應在實際教學中遵循多元化的教學原則,結(jié)合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以多種角度和多種思維進行閱讀思考,提高閱讀質(zhì)量,進而掌握名著的內(nèi)涵,促使名著閱讀教學得到持續(xù)有效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