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賽閣
(渭南市隴海中學,陜西 渭南)
現代教育觀認為:教育是能激發(fā)人學習的交流活動,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有組織、引導、幫助等積極影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是教師服務的對象。這一觀念是一切教育理念和教學改革的基礎。
要努力做一個不斷成長的語文老師。向專家學習,擁有智慧和藝術;向同行學習,更為便捷和高效;向年輕人學習,擁有熱情和創(chuàng)意;向書本學習,擁有新理念、新教法。終身學習,不斷成長,才能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閱讀關乎人的幸福,閱讀能改變性情,閱讀讓人走向自我教育,閱讀促使我們成為不可替代的專業(yè)人員。閱讀能夠讓教師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閱讀文學書籍和閱讀專業(yè)書籍同等重要。
激情是人們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采取積極的靈活多變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激情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喜歡閱讀了,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始終銘記教育并不是我們的手段和目的。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準備一些有效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資料,讓學生喜歡讀、自覺地去讀,從而增加學生閱讀文章的數量,以提高閱讀的能力。
自發(fā)性閱讀是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目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必要手段。要使學生的閱讀品質得到升華,教師就要設法運用一些能激起學生閱讀興趣而且有用的材料作為“訓練之爐”。同時要注意書本是基石,要做到課本為主、材料為輔,在上好課文的同時要利用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聯的文學作品,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閱讀課外材料,學生能夠擴展視野和知識面,對事物有一定的判斷力,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只有良好的閱讀品質,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才能有效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怎樣閱讀并且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更多的語言,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施教策略:
語文學習目的是關鍵,是引導學生有效利用時間,提高課堂學習成效的著眼點。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認真?zhèn)湔n,引導學生掌握重點,有效解決難點,避免學生在課堂上泛泛而讀,課堂上聲音洪亮,課后什么也不懂的現象。
教師在準備授課內容時,應用心設置“課眼”,比如說每節(jié)課都要突破一個重點或者難點。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就會收獲很多。
課文中所包含的內容不可能在一堂課中都講解清楚。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真把握尺度,做到重點部分精講精練,科學施教。高中生因為有之前的閱讀基礎,所以有了自己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有些學習內容可以讓他們自己獨立完成。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把握好度,看哪些問題是學生能自己消化的,哪些問題需要老師詳講。這樣,課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會讓學生覺得無聊。
充分利用課外資料為課堂服務,讓課堂內外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葉圣陶先生有這樣一句話:“語文的外延永遠等于生活?!币虼?,語文老師在教學時,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要對教材內容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擴展。不論是一句古詩,還是一句名言,只要是課本中沒有的,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提到了,學生就容易記住。學生的知識就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視野也會因此而開闊。反之,對教材中的某些課文,教師如果認為沒有講解的價值,也可大膽舍去不講。
高中語文教學要避免單一的傳授和讓學生死記知識,而需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投入創(chuàng)新教育過程中開闊思維,提高想象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應盡可能根據教材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要根據教學大綱,根據文本的內容、體裁、特點,根據學情,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作文教學不能當作閱讀教學的附庸,應關注寫作過程,關注寫作者的靈魂,少講多寫。應該是先體驗后傾訴,先寫作后指導,先實踐后總結。要注意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具體要求要小一些、細一些、深一些,情感上要多關注自我體驗,教師要舉好例子。要注重寫作思維訓練的方法,如拆分法就是其中之一,有主題拆分法、人物拆分法、時空拆分法等。
總之,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嚴格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學,合理把握教學容量和難度要求,調整教學觀念和行為,重視施教策略的科學性,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