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九倉中學 貴州遵義 564510)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對生命教育的最高詮釋。生命誠可貴,大愛價更高,只有呵護生命,我們才能活得光鮮亮麗,才能彰顯生命的教育意義。但是,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生命的教育意義已經(jīng)開始被某些人遺忘在凄涼的角落里。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教育學生呵護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讓生命之花常開、綻放、出彩。
案例1:一次,筆者偶然發(fā)現(xiàn):班里幾個女學生用小刀在自己的手臂上刻字,甚至有橫七豎八的血痕……于是就單獨找她們交談,了解后很驚訝!某個同學說“她很討厭班上的張三,要把張三刻在自己的腦海里……”另外幾個同學說“李四傷害了她,欺騙了她的感情,他是我心靈上不可磨滅的痛……”聽了她們五花八門的理由和解釋,筆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拔涼拔涼的。后來,精心設(shè)計了幾堂以《生命的呼喚》為主題的班會課,引導(dǎo)并教育學生理解生命的真正內(nèi)涵,讓她們明白:生命是父母給予的,也是上蒼恩賜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呵護生命、珍惜生命、關(guān)愛生命,讓生命之花常開不敗。
案例2:筆者某天同朋友帶著他三歲的小女孩出去逛街,來到一個熱鬧非凡廣場,孩子就喊著:“爸爸,我要去釣魚……”無奈之下,一起去了。當看到小孩子們把魚兒舀出來放在缸里時,小孩子們露出笑靨,特別的有成就感;更有甚者,旁邊的家長讓舀魚的孩子們比賽,看誰的孩子舀得最多(有些魚兒已經(jīng)漂浮在水面上,孩子不管魚兒的死活),家長們都在鼓勵自己的孩子,說自己的孩子是最棒之類的話語。此時此刻,筆者不但看到孩子們的快樂和家長們洋洋自得的笑臉,而且更看到了中國家長們教育孩子隱藏著的最大悲哀——玩弄生命,他們是在教自己的孩子殺生?。《颊f“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1]。”孩子的先天教育都與他成長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
《三字經(jīng)》里早就讀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2]?!笨稍诂F(xiàn)實中,我看到的是孩子們對生命的大不敬,甚至是褻瀆生命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國學應(yīng)用大師翟鴻燊教授演講時曾說:“種下一個善念,就會收獲一種良知;種下一種良知,就會收獲一種道德;種下一種道德,就會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人生[3]。” 透過現(xiàn)實社會,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教育存在著很多關(guān)乎生命問題的怪現(xiàn)象,而這些怪現(xiàn)象的背后,隱含著生命教育的深層危機、以及人性危機。
現(xiàn)在,許多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很糟糕,歸根結(jié)底的關(guān)鍵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我們很多家長都心知肚明:只做到了生育孩子的責任,未盡到教育孩子的義務(wù)。孩子一生下來,就把他扔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伯伯叔叔等親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長大后,到入學年齡,又把他扔給學校、扔給老師,孩子再長大后,就把他扔給社會……在家有親人照顧孩子,在校有老師照顧孩子,甚至孩子還享受國家九年義務(wù)教育——求學基本上不交費,生活還有國家補助。我們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的很多家長看到國家政策好,覺得養(yǎng)一個孩子挺劃算的,內(nèi)心就沾沾自喜,糊里糊涂的,甚至不知所然的,孩子就長大成人了。但是,反過來看,孩子缺失的,是家長們這輩子想補都補不回來的,那就是教育最終的歸屬和宗旨——大愛與博愛。一個從未感受過、體會過父母之愛的孩子,你要他愛自己、愛別人,要他愛生命、尊重生命,更要他愛社會、愛國家,這非常難!
一個沒有愛的人,踏入社會,就會覺得這個社會冷冰冰,這個世界與他格格不入,沒有人情味兒!一旦是這樣,他就會走上迷途,這個是我們家長和老師都不愿看到的事。
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極端的不負責任,對孩子生命的教育極度的不重視,孩子一有問題、一出事,就大言不慚地推卸責任說:“老師沒教好,”或者說:“現(xiàn)在的老師素質(zhì)怎么這么低,教出這樣的學生。”這些對老師粗糙的評價,老師聽了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痹S多家長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簡單地認為:我的孩子送到學校,那就是你學校的事情。這樣的家長太糊涂了!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他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是沒有責任感的,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就沒有擔當,沒有擔當?shù)暮⒆泳鸵欢]有出息、沒有未來。我為這樣的孩子有這樣的父母感到惋惜而悲哀。
我們的學生是一群活蹦亂跳的精靈,他們渴望知識,渴望長大,更渴望實現(xiàn)夢想和取得成功。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渴望莫過于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賞識,生命的教育意義就在于此[4]。”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傳道、授業(yè)、解惑,實際上是對他們生命的高度負責。一個人只有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才能明白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曉得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懂得什么是愛與被愛,才能談得上愛自己、或是愛別人。翟鴻燊教授曾說過:“科學最高的追求離不開一個字——真;文化最高的境界離不開一個字——善;藝術(shù)最大的內(nèi)涵離不開一個字——美;教育最寬的胸襟離不開一個字——愛[5]?!毕愀壑靶浅升埵墙拘蜗蟠笫勾匀耍伤膬鹤臃孔婷麉s為了尋求生命的刺激去吸毒,找回心中所謂的“快活”。房祖名不但讓自己的父親在眾人面前顏面掃地,而且毀傷了自己的生命,傷了生命的尊嚴。一個不懂得呵護生命的人,你怎么能讓他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呢?
因此,在現(xiàn)實中,在生活中,把生命當兒戲的大有人在,不關(guān)愛生命、不珍惜生命,不重視生命,不敬畏生命,不尊重生命,何談讓生命之花常開、綻放、出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