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法庫縣東湖三中 遼寧沈陽 110400)
初中生物學教材最大的特點是文字精煉,圖形眾多,因此,識圖成為學生學好生物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對圖的觀察僅僅停留在表層和感性上,喜歡的是圖的色彩鮮艷、形態(tài)逼真、畫面優(yōu)美等方面,而缺乏對圖的深層和理性的思考,主要表現(xiàn)在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差。那么,在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呢?通過本人的《初中生物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的研究》立項課題一年來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總結出如下方法:
生物教學中的插圖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細胞或器官的結構模式圖,如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第二類是細胞或生命活動的過程示意圖,如光合作用過程圖解;第三類是實驗裝置圖,如檢測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裝置圖。
識圖時首先應明確圖示的類型,分清是結構模式圖還是生理活動示意圖,不同的插圖我們的讀圖重點是不同的。對于形態(tài)結構圖,重點引導學生識別、記憶各結構圖的組成、功能及特點即可,如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等結構組成,這類圖容易掌握。而對于像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括動的圖解,重點是看清整個生理過程、場所、物質變化、能量變化、反應方向、完成生理過程所需要的條件及前后生理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等,這些問題既要理解生理過程,還要仔細辨認插圖所表示或隱含的信息。
能否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征是識圖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1]。故在利用插圖進行教學時,注重指導學生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征,對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非常重要。
例如:在講細胞失水和吸水問題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常常把細胞失水和細胞吸水這兩個圖判斷錯,把細胞失水寫成細胞吸水,把細胞吸水寫成細胞失水,究其原因,實際上是學生沒有抓住圖中結構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抓住圖中液泡大小這一特征,學生就很容易把細胞失水和細胞吸水這兩個圖正確的區(qū)分開來。
生物教材中有許多插圖是為了說明結構之間的關系問題,因此理清各結構之間順序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對圖的理解和記憶。如對消化、內分泌,呼吸等系統(tǒng)結構的識別,一般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記憶;對于雞卵結構的識別則按從外到里、從左到右的順序識別;對于根尖的結構示意圖或是花的結構示意圖,是從下到上按序識別,對于較為復雜圖還應配以模型、實物等予以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具的順序是優(yōu)先實物、模型、掛圖、圖片等。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新知的時候能夠掌握好一些器官 、組織的結構,這樣也有助于學生的識圖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把課本前后有關聯(lián)的圖進行分析比較,尋找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有助于提高學生識圖能力。如通過比較教材中的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學生就易掌握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結構以及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動物細胞則沒有這些結構,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又如,在講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讓學生去觀察細菌、酵母菌、病毒的結構模式圖,總結出各自的特點,再通過與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的結構進行比較,學生就很容易掌握其各自的特征,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有些插圖沒有圖注,如何幫助學生識別此類圖?教學實踐證明,引導學生在圖中添加圖注,是最好的辦法。如在大腦皮層各種神經中樞的功能示意圖中,可注上“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聽覺中樞、視覺中樞、語言中樞”。添加圖注還要從僅添加結構名稱延伸到功能、作用等方面,使“圖”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圖的整合是指把幾個相關知識的圖集中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表達某一知識體系的圖組,通過比較、分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的聯(lián)系、遷移和應用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圖的整合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再加工。如把桃花的結構模式圖、傳粉示意圖、受精過程示意圖、桃的果實圖與種子示意圖整合到一起,就可形成一個開花、傳粉、受精、結果一系列過程圖,學生就會從開花到果實、種子的形成中有一個動態(tài)觀察、分析的過程。又如把玉米種子結構圖與玉米幼苗圖整合在一起;把菜豆種子結構圖與萌發(fā)的菜豆幼苗圖整合在一起,并以連線方式把胚的各個部分與幼苗的各個部分連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胚的四部分即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及其功能,同時通過連線圖也很好的了解胚是新植物的幼體這一結論。
有些插圖能全面考核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運用能力,因此在識圖的同時,要訓練學生繪圖。繪圖時要提醒學生,生物圖與其他圖不同,一定要尊重實際、尊重科學。如在講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后,要求學生用“圖”的形式來表示細胞、細胞核、染色體和DNA四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梢娡ㄟ^繪圖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對插圖的觀察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與想象能力;提升了學生利用生物圖的分析和描述能力;最終實現(xiàn)了識圖能力高層次目標——利用繪圖再次呈現(xiàn)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學生的空間形象思維和空間再造想象是以圖形為重要基礎的。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到運用圖形有助于學生建立空間的概念,從而可以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生物知識。正確地識認運用圖形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環(huán)境對生物發(fā)展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復雜而又抽象的生物知識;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發(fā)散的思維模式;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一種積極、主動、深入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學生提高識圖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