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馬蹄鎮(zhèn)洋合小學 貴州遵義 563111)
1.辨別異同,對比練習。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易受舊知識的干擾,所以在設計練習時,對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應設計一些對比性習題讓他們辨別判斷,防止負遷移。如在教學“方程”概念時,設計這樣的練習:a.方程一定是等式;b.等式一定是方程等等,將概念置于不同情況下,加強正思反思,既加深學生對概念本質的理解,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改變形式,靈活練習。練習題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恰當運用知識進行練習,采用板演練習、書面練習、操作訓練等形式,充分發(fā)揮每種練習的獨特作用,擺脫學生一味機械地模仿,克服思維定勢。例如,運用口述性訓練通過學生用語言表達來說清算理,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在學習一般應用題時用綜合法或分析法講解過后,可讓學生說說,每步所表達的意思,試著讓學生獨立分析,如何從問題推算到條件,對數量間關系,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又比如運用操作性練習通過畫、剪、拼等操作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形象思維。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通過學生用正方形對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或把三角形紙內角和對折,再或者把三角形的三個角撕下來拼成一個平角等操作手段來認識三角形內角和。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新鮮感,巧妙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練習上來。
3.擴展思維,發(fā)展練習。通過練習,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能力。如在教學“正反比例應用題”時,除了掌握所教的用比例解外,還應啟發(fā)學生尋找多種解法,如整數方法、分數方法等,把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融會貫通。這樣,練中有變,變中有比,比中求深,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拓寬思維。
1.練習形式求新——引起興趣。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小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對新異信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推動他們觀察、思考。教學中可采用個人練習,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亦可采用小組練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探究知識的能力,還可全班練習交流,使學生集思廣益,開闊思路。
2.練習內容求活——保持興趣。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wěn)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所以習題應盡可能地生動活潑,讓學生感到數學魅力無窮。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游戲、兒歌、探險等活動,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題型上可以補充填空、判斷、選擇、補缺等,習題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靈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充分體現教學開放,課堂開放,思維開放。
3.練習題材求近——提高興趣。數學即生活,數學教學應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實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在練習設計中,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也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學生有意識地學,有意識地用,在揭示知識的應用價值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專項練習。一節(jié)課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必須要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專項練習。
2.針對薄弱之處,設計專項練習。課堂練習要講究技巧,機械、盲目地練習效益不高。在設計練習時要抓住學生對知識理解的薄弱之處下功夫。通常在學生因理解含糊或容易疏忽,因相似因素的干擾而容易產生混淆,作業(yè)中出現錯誤須及時訂正,為克服思維定勢或防止思維定勢形成的地方設計專項練習。
學生接受和鞏固知識必須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的過程。練習的安排應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單項后綜合,先基本后變式,先嘗試后獨立,有坡度、有層次地進行,使學生練起來如履臺階,由低到高,拾級而上。練習一般要經過模仿,熟練和創(chuàng)造三個階段。首先是技能初步形成階段,進行基礎練習。以模仿性,再造性習題為主,讓學生做起來有樣可依。其次是技能鞏固階段,進行鞏固練習??捎米兪筋},小型綜合題。在基礎習題上稍有變化,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找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點。這樣,既對新知識起鞏固作用,又將新舊知識串聯(lián)起來內,形成系統(tǒng),同時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第三階段是技能發(fā)展階段,進行綜合練習。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思考性練習,以利于學生加強實踐,促進知識向技能、智能方面轉化。
教師在進行練習設計時,應在吃透教材的同時吃透學生。一般練習題應面向大多數中等水平的學生;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略增一些難度,讓他們博學多思;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事先準備一些簡單的題,為其順利解答正式題作必要的鋪墊。把練習分為幾個層次,可以使能力弱的學生吃得消,一般的學生吃得好,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而且不同水平的學生隨著他們的進步必然會有變化,能力弱的做完基本題后,有時也可以試做提高題,使他們也逐步提高。通??梢园丫毩暦譃楸刈觥⑦x做和思考題三個層次,以適應各類學生的“口味”,盡量讓能“飛 ”的飛起來,能“跑”的跑起來,該“扶”的扶一把,讓學困生得到切實有效的轉化。
總而言之,練習是全面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們應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精心設計練習,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富有變化的練習情境,使學生學而不厭,做而不煩,做到難易適中,體現多元性、趣味性、針對性、層次性、實效性等特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使知識系統(tǒng)化,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