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安縣永安鄉(xiāng)中心小學校 吉林長春 130233)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在小學語文 教學中,合作學習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能夠突出學會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探究之中,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應用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影響了該教學法功能的發(fā)揮。下文就該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1]
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該教學法的理解有所偏差,這影響了合作學習教學法功能的發(fā)揮,使其存在著一定的形式化現(xiàn)象。有一些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主張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這個初衷是好的,但是一些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得合作學習的形式化過于嚴重。一些學優(yōu)生的基礎知識較為扎實,他們對于教師所設計的任務能夠很好的完成,但是一些學差生因為基礎知識較差,所以很難參與到教學之中,這就導致了合作學習成為學優(yōu)生的天堂,學差生在與學優(yōu)生的對比之中逐漸的喪失自信,進而對合作學習產生了排斥。這樣一來,就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2]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各小組去進行討論,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但是,有許多學生會經常借此進行聊天玩耍,美其名曰討論問題,實際上是在聊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這樣一來,雖然表面上課堂的氣氛較為活躍,但是卻不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之所以存在這一問題,主要是教師缺乏引導,對課堂紀律缺乏控制,所以導致課堂混亂無序。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在討論中偏離了正確的方向,但是教師卻沒有進行適當的引導,將其引回原來的方向,這也會影響學生的討論效果。[3]
在合作學習中,分組是其中的關鍵,如果小組分組不夠均勻,勢必會影響后期合作學習的開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科學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性格特點等進行了解,為接下來的分組做好鋪墊。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控制在4~6人即可,小組各成員的實力水平要進行均勻搭配,將學優(yōu)生與學差生進行均勻搭配,將性格內向的學生與性格外向的學生均勻搭配,使他們能夠相互影響,進而達到共同提升。在合作學習中,有一些教師懶于分組,他們習慣于通過前后桌分組,或者根據已經劃定的小組來進行分組。這些分組也不無不可,但是在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時,要根據學習的內容來選擇相應的分組方式,如果所探討的內容較為簡單,對學差生的影響不大,那么運用前后桌分組的模式即可,這樣簡單易操作。但是,如果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較難,而且要經過小組競賽評比,那么就需要進行均勻分組。如此,便能夠使接下來的合作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當教師進行了小組分組之后,就需要為學生設計學習目標。目標的設計不能夠過難,也不能夠過易,如果學習任務較為難,那么學生玩不成任務,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而如果學習目標過易,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夠完成,甚至不需要小組合作,那么也會影響學生后期的學習。在制定學習目標之時,教師要明確一點,合作學習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不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課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生對文章主人翁的性格特點更加的了解,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呈現(xiàn)文章的故事內容。然后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比,看看哪一組的人物刻畫最為到位。這樣一來,學生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會去深入的閱讀文章,探究文章主人翁的性格特點,并且還會利用課余時間去觀看三國演義電視劇,以便自己更好的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后經過。如此,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4]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當各小組完成討論之后,一些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不夠了解,這種虎頭蛇尾的做法會大大削弱合作學習作用的發(fā)揮。因此,在今后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及時給予反饋評價,對各小組的討論過程以及結果進行點評,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以及不足,使他們后期進行改正。甚至還可以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和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欲望。[5]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在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需要科學的進行分組,均勻各小組的實力;并設計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還需要進行及時的反饋評價。如此,方能夠使合作學習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