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婷
(延邊大學師范學院 吉林 延邊 133000)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不只是一種技能,更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能力,也是人生存與發(fā)展的重要方式,它直接體現(xiàn)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維等多方面綜合能力。因此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越來越受到老師、家長們的重視,為此老師們想盡花樣上習作課,一些家長常常帶領孩子來往穿梭在各個作文補習班,但是學生依舊最怕寫作文,寫出的文章空話、套話、千篇一律也是平常現(xiàn)象。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三年級的孩子們剛剛接觸習作,作為老師的我們又如何能讓孩子們樂于表達、善于寫作,給孩子們的寫作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寫作教學。
1、觀察——獲取作文題材的重要途徑。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習作”,最大的困難就是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把“觀察”能力排在各項能力之首,也足見其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比如一只蝸牛,如果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去觀察,我想,大部分學生可能只會寫蝸牛背著硬硬的殼,爬起來特別慢。但是記得三年級上學期的科學課后,班級的孩子就掀起了養(yǎng)蝸牛的熱潮,孩子們不斷地帶給我對蝸牛新的認識,一些孩子不僅能悉心觀察,還不斷地抓著科學老師問及蝸牛的問題。在觀察日記中,有的同學寫到“這個‘膽小鬼’,大部分時間都縮進殼里靜靜的躲在角落里,只有如老師說的在盒子里倒一些清水,它才會從殼里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觸角伸出來,像天線似的豎起來向四處張望。確定沒有危險之后,它才把頭和整個身子伸出來,慢慢吞吞的向前爬,好像一位大王巡視著自己的領土?!边@樣靈性的言語,若不是悉心觀察,怎能寫得如此生動?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如果沒有年少時的經(jīng)歷,怎么寫出“懷鄉(xiāng)”“怨鄉(xiāng)”的復雜情感,如何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然而這些對生活最直觀、最真切的感受必定依靠觀察。
2、觀察——寫出真實文章的重要保障。
眾所周知,指導學生將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就是作文教學的成功。我們常常叮囑學生“真的才最動人”,要求學生寫真實的,親眼看見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寫出真情實感。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引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在觀察中積累素材,寫出真實的生活。只有有了真實的主干,再加上學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才能寫出“實感”,才會寫出“真情”。
俗話說“開山之作最難”,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作文,如何從第一學段的
寫一段話過渡到整篇文章,這無疑成了巨大的難題。為此在教學中我嘗試以下兩種做法:
1、引模仿?!白x寫結合”是語文屆極有影響的教學原則和策略,是利用“讀”和“寫”互相遷移、同步發(fā)展。寫作作為一種技巧,在剛剛接觸寫作的階段也離不開模仿,我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精妙之處,分析文章的構思、謀篇、成文技巧,再將其融會貫通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寫的難度。一篇篇規(guī)范的課文就是學生模仿的樣本,文章中一個個精湛的技法就是學生模仿的方法。引導學生仿寫也成為了我習作教學中解決開頭難的重要途徑。
2、列提綱。列提綱的過程是進一步構思的過程,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它會使文章條理化。為此在教學習作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審題、擬題后,圍繞主題繪制思維導圖。雖然三年級的孩子還不能將層次、段落之間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nèi)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明確地列出來,但是大部分孩子知道第幾段該寫什么,將想寫的幾方面的內(nèi)容構思展示出來,這就是良好的開頭,也是好文章是成功的一半了。一個孩子根據(jù)學習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繪制了習作“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寫作提綱。題目:美麗的凈月潭。寫作順序(一)總寫凈月潭樹多,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園之一。(二)春天樹木嫩綠,湖水清澈。(三)夏天樹木茂盛,鮮花盛開。(四)秋天落葉繽紛。(五)冬天冰雪大世界。(六)總結風光秀麗。提綱雖簡單,但是足以看出孩子心里是有底的,寫起來自然就順理成章,所以說先列提綱再寫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說是降低了寫作難度。孩子們的作文自然會做到“言之有序”。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對于初學習作的小學生,激發(fā)他們習作興趣至關重要。為此在布置每次習作時,我盡量想辦法激發(fā)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并不斷地給予引導和鼓勵,激發(fā)興趣。在寫觀察日記時,我引導學生去發(fā)豆芽、泡木耳、觀察家里的小寵物等,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每天和我匯報,一些孩子還可以每天記錄下來那給老師看,在聆聽他們的講解時,我不時為他們的發(fā)現(xiàn)拍手叫好,也會組織幾個一起發(fā)豆芽的孩子聊聊各自豆芽的變化,說說心得,在一周后孩子們的作文可謂是百花齊放、別具一格。動情地描寫讓不禁驚嘆,“一夜間小綠豆偷偷地給自己扎上一條白色的腰帶,看起來越發(fā)神氣了”“三天后早晨我不禁歡呼,我的小白胖子們個個抽出了一條小尾巴,好像在向我招手,又似在跟我示威”“好難過,看著其他幾名同學的豆芽已經(jīng)可以成為美味的下酒菜,可是我的小綠豆們只探了探頭,就都退縮了,真想問問你們我到底哪里出錯了?”這些作文不僅講究真實,而且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可謂是真正做到了“言之有情”。
總之,寫話不僅僅是語言表達工具的學習掌握,而且在寫話過程中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并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雖“開頭難”,但只要我們潛心琢磨、巧妙引導,即便是一條荊棘叢生的路,也會有柳暗花明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