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婷婷
(山西大同大學 美術學院,山西 大同 037010)
隨著我國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眾傳播時代已經到來,各類新媒體平臺層出不窮,占據了人們生活的大半時間,如微信、微博、QQ、知乎等,對傳統(tǒng)媒體的沖擊力不可謂不小,也使得信息傳播更加便捷迅速。在這樣日新月異的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具有較強的信息傳播功能,能夠借助傳播積極正面的信息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重要影響,因為新聞媒體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而存在的。
首先,新聞媒體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新聞媒體是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向人們灌輸道德意識、傳遞文化精髓。[1]一方面,新聞媒體是一種傳播新聞信息的工具,主要是向人們傳遞信息,這個信息包含各個方面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新聞媒體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傳者和受者的角色關系是相互變換的,而新聞媒體為其提供了平臺。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聞媒體的主要功能之一。從教育教學的層面來看,新聞媒體信息傳播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完成教育的過程。新聞媒體將一定的思想和社會文化融入傳播手段和傳播渠道中,通過新聞和評論等各種形式傳遞給受眾,完成教育的過程。[2]換句話說,教育性是新聞媒體的主要屬性,其傳播內容對受眾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受眾可以從中獲取所需知識,甚至可以通過新聞媒體信息傳播改變自我陳舊觀念,并對事物有了新認識。
新聞媒體不僅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使用不當還會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嚴重的沖擊,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和主導地位被弱化,教育功能日漸消解,嚴重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別是在當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體的新聞傳播呈現出泛娛樂化和去中心化特征,能夠向學生傳播復雜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復雜性。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如果不對大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可能會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失衡或者心理異化的情況。此外,新聞媒體工作者自身的素質和局限也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新聞媒體的主要操作核心是制片人、策劃人和新聞記者等,這些人對新聞媒體信息傳播的效果起主要作用。如果新聞媒體隊伍的素質不高,政治意識和思想意識不先進,對新聞媒體信息傳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重視,很難深刻理解新聞媒體信息傳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涵和意義,就不利于其有效發(fā)揮對思政教育工作的促進作用。因此新時期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握新聞媒體的影響,利用其積極影響因素,限制其消極影響因素,進而充分發(fā)揮出新聞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促進作用,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首先,新聞媒體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穩(wěn)步提高新聞信息傳播影響的公信力和報道水平。新聞媒體具備強大的輿論功能,這一功能將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毋庸置疑。新聞媒體所開展的新聞信息傳播工作是一項以人為本的工作,力求貼近群眾、貼近現實生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容不得虛假報道和錯誤的指引方向。這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不謀而合,因此新聞媒體要始終堅持對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針。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和新興媒體相結合,打造富有時代特色的思想政治傳播新模式。新興媒體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要想將思想政治教育切實落實,就需要與時俱進,有效利用新興媒體。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新興媒體的傳播過程中,借助網絡平臺和各大新媒體客戶端傳播正能量,才能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最后,發(fā)揮新聞媒體載體作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新聞媒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挖掘新聞媒體方面的正面信息對學生實施教育指導;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參與到新聞媒體信息的評論中,將新聞媒體平臺作為教育平臺,讓學生在新聞評論中多角度看待社會事件,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進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逐步提升。
擁有一支高素質新聞媒體工作隊伍,時刻把握時代發(fā)展脈搏,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時刻牢記教育使命,才能將新聞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促進作用完美呈現,提高我國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民的綜合素質。
[1]崔偉.關于體育院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現狀調查及建議——以沈陽體育學院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9(4):126-129.
[2]陳湘紅.基于“服務學習”理論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懷化學院學報,2016,35(2):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