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浩亮
摘 要: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的過程,有效的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互動,還包括生生互動以及學生與文本的互動等。通過師生互動,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以便在語文教學中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目標。通過師生互動,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有利于教師實施語文教學。通過生生互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向他人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通過學生與文本互動,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互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互動教學;方法
互動教學也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方法,互動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到學生的手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定位不是一個“好演員”,而應當是一個“好導演”。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邁向知識的殿堂。讓初中語文課堂不再是傳授知識的陣地,而是一個師生、生生交流思想、感情的舞臺。
一、在問題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問題是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要設(shè)置一些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lǐng)下興趣被激發(fā)、學習的熱情被點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shè)計問題,問題設(shè)置得要適中,給學生一種“蹦一蹦就能夠摘到葡萄”的感覺,這樣才能發(fā)揮問題真正的價值。
以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社戲》為例,這是魯迅的一篇文章,魯迅的文章具有語言晦澀難懂的特點,學生學起來感到非常吃力,難免望而生畏。為了消除學生心中的恐懼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在上課前設(shè)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最喜歡人生的哪個階段?”“童年。”學生大聲地喊道。“為什么最喜歡童年呢?”教師趁勢追問?!耙驗橥暧泻芏嘤腥さ氖隆薄巴隉o憂無慮”……教師的問題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也喚起學生對童年的回憶?!澳悄銈兊耐甓加心男┯腥さ氖履??”于是學生都開始紛紛議論自己的童年。教師可以選幾名學生上臺說說。學生一改往日上臺緊張、放不開的樣子,瀟灑自如地侃侃而談自己的童年。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師在設(shè)計問題時,一定要設(shè)計學生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話說”。教師趁熱打鐵引出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作品,看看他的童年有什么趣事。學生的好奇心被有效地調(diào)動起來,帶著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進入課文學習中,通過教師設(shè)計的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與文本的互動
多媒體具有圖畫、聲音、視頻等多方面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演出以及色彩鮮艷的畫面,能夠全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把學生帶入文本中,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感中引發(fā)情感共鳴,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
例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一課時,教師先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桃源夢·陶淵明》影視劇中關(guān)于陶淵明當官辭官的重要片段,讓學生深刻體會當時黑暗的官場,以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節(jié)操。再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幅幅世外桃源圖,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清新樸實如湖光山色、悠揚婉轉(zhuǎn)似高山流水、纖塵不染……一幅幅的美景圖,把學生帶入課文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中,學生仿佛來到陶淵明的身邊,感受他對黑暗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以及追求理想的思想感情。這樣運用多媒體很好地完成學生與課文的完美對接,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走入文本中,與文本融為一體,真正實現(xiàn)學生與課文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控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三、在小組合作中加強生生互動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充分說明對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段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通過合作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看法,從而從不同的角度完善問題的答案,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教學人教版八年級語文《大自然的語言》一課后,教師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收集“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于是,有的收集的是“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jù)節(jié)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還有的是“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jù)物候現(xiàn)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通過這樣的合作交流,不僅加強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增強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
總之,互動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學習方法,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進師生感情、生生感情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文本互動的時間和空間,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讓互動點亮課堂,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馬甜甜.初中語文課堂應用雙主互動式教學法初探[J].課外語文,2013(10).
[2]李學軍.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