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石文倩 金洋 王凱 趙占正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需要進行血液凈化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包含飲食護理,健康指導的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抑郁,焦慮評分比較,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焦慮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實驗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血液凈化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應用價值較大。
【關鍵詞】 心理護理;血液凈化;常規(guī)護理;抑郁;焦慮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2-165-01
血液凈化技術對于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而言,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治療手速單,這項技術能夠有效解救藥物中毒與毒物中毒患者,并且能夠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生活質(zhì)量[1]。但是因為進行血液凈化的患者病程一般較長,預后效果不佳或是長期患病會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患者不僅生理受創(chuàng),心理上也受到嚴重損傷,影響患者的治療[2]。給予患者護理,能夠延緩患者生存時間,也能夠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3]。本研究探討了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需要進行血液凈化的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患者的年齡在27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27±4.57)歲,其中急性腎衰竭患者43例,慢性腎衰竭患者60例,急性中毒患者1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包含飲食護理,健康指導,病房巡視的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詳細內(nèi)容如下:1)血液凈化陪同護理,患者進行血液凈化的過程中,應該安排責任護士陪伴在側,并且安排有經(jīng)驗的專業(yè)人員操作儀器,為患者進行血液凈化。責任護士與操作人員應該面帶微笑,溫和的與患者交談,并且在操作儀器的時候認真嚴謹,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負責,提升患者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在進行血液巡查的過程中,應該高效有序的應對血液凈化儀器的各項報警,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且隨時詢問患者在血液凈化過程中的感受,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適,并且給予處理。比如,患者感覺疼痛,不僅要進行對癥處理,還要及時的轉移患者注意力,讓治療過程中變得更為順利。2)定時心理輔導,需要進行血液凈化的患者大多病程較長,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該根據(jù)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態(tài),了解患者的具體資料,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為患者進行初次心理護理時,應該主動告知患者血液凈化中的注意事項,相關知識。真誠的為患者服務,從容耐心的為患者解惑,消除患者對于血液凈化過程中的過分擔心。在患者情緒過于焦躁的時候,可以采取柔和的輕音樂,營造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通過音樂緩解患者的焦躁。護理過程中,應該盡量滿足患者需求,獲取患者的信任,幫助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對迎接治療。在患者每次進行血液凈化時,護理人員都應該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詢問患者的生活,飲食,胃口等,讓患者感受到關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使用漢密頓抑郁量表,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價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分數(shù)越低,患者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抑郁,焦慮評分比較,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抑郁,焦慮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實驗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附表一。
3 討論
很多進行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終生都需要使用血液凈化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會感覺到不適[4]。長年疾病本就給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影響,在加上疾病所導致的一系列并發(fā)癥以及高額的治療費用,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心理包袱,影響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心理護理至關重要[5]。
心理護理是護理干預中的一種,主要是針對患者因為疾病產(chǎn)生的各種不良情緒以及負面心理展開的護理方案?;颊叩脑谥委熯^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社會,環(huán)境,心理等)影響。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醫(yī)護人員通過各種手段開展心理護理,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幫助患者重建治療的自信心。定期給予患者的心理護理,能夠掌控患者的心理變化,能夠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將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在一個范圍內(nèi)。
研究顯示,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沈有惠.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2):51-52.
[2] 李玉慧.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價值評價[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35):194-195.
[3] 劉再輝.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應用的價值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14):274.
[4] 魏瑞.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6):155-155.
[5] 張麗.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價值[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16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