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哲 陸奕庭
抑郁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且顯著的心境低落,患者情緒消沉可由悶悶不樂過渡到悲痛欲絕、抑郁自卑甚至厭世悲觀,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自殺行為。睡眠障礙是抑郁癥患者最突出且最多見的癥狀,研究顯示超過90%的抑郁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1]。抑郁癥的發(fā)生與睡眠障礙關系密切,嚴重睡眠障礙者抑郁癥狀也比較嚴重,改善睡眠障礙極大程度上能改善抑郁癥狀。因此,睡眠障礙程度是抑郁癥嚴重及好轉程度的關鍵指征之一。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具有選擇性的5-羥色胺攝取抑制劑,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狀態(tài),保持情緒穩(wěn)定[2]。米氮平是抗抑郁藥,其抗組織胺受體(H1)有特異性鎮(zhèn)靜作用,所以兼具抗焦慮及抗抑郁的雙重作用,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質量[3]。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采取不同治療措施的可行性及對患者臨床狀況的影響,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抑郁癥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5~50 歲,平均(39.81±10.37)歲,病程2~5年,平均(4.18±1.13)年;觀察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25~50 歲,平均(39.16±10.25)歲,病程2.5~5.5年,平均(4.23±1.05)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抑郁癥,符合ICD-10[4]臨床診斷標準;②合并睡眠障礙;③近期(60d)未服用再攝取抑制劑;④對研究所用藥物不存在禁忌證或過敏表現(xiàn);⑤患者享有知情權,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自殺傾向嚴重、近期服用過抗精神病藥、鎮(zhèn)靜催眠藥、激素類以及抗抑郁藥者;②無法耐受米氮平、艾司西酞普蘭藥物治療者;③免疫功能紊亂、雙向情感障礙者;④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⑤存在嚴重腎、肺、腦、心臟等器官病變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給予口服10mg 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391;生產(chǎn)廠家:湖南洞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 次/d,晚間服用,結合患者病情特點及個體反應,每日藥物最大劑量可增加到20mg,療程4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口服15mg米氮平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702;生產(chǎn)廠家: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 次/d,晚間服用,治療7d 后將藥物劑量增加到每日30mg,療程4周。
兩組在臨床癥狀改善后再持續(xù)用藥治療半年。
1.3 觀察指標 ①療效評價:臨床癥狀均消失視為痊愈;臨床癥狀改善明顯視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視為好轉;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病情加重視為無效。②參照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判定抑郁癥狀[5],其中53~62 分為輕度抑郁;63~72 分為中度抑郁;超過73 分為重度抑郁。③參照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評價兩組睡眠質量[6],調查指標包括日間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睡眠時間、主觀睡眠質量、安眠藥物、入睡時間以及睡眠效率。每項評分為3 分,評分與睡眠質量呈反比。
同時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乏力、口干、嗜睡、惡心、頭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s 表示計量結果,行t 檢驗;n(%)表示計數(shù)結果,行χ2檢驗分析組間率的比較,P<0.05 提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25例(71.4%)有效,觀察組33例(94.3%)有效,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85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治療前后SD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DS評分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周觀察組SD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 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DS 評分比較(±s)
分組 + 治療前 + 治療后4 周 + t P對照組 70.15±5.64 65.92±5.28 3.8208 0.0000觀察組 70.83±5.47 62.37±5.41 5.8894 0.0000 t 0.5120 2.7782 + P 0.6103 0.0071 +
2.3 治療后睡眠障礙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各項睡眠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4 周,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觀察組睡眠障礙改善更好(除安眠藥物和睡眠效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有3例口干,2例惡心,2例乏力,1例嗜睡以及2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8.57%;觀察組中出現(xiàn)2例口干,1例乏力,1例惡心,1例頭暈和2例嗜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603,P=0.8060)。
表3 兩組睡眠障礙指標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睡眠障礙指標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分組 + 入睡時間 + 睡眠障礙 + 日間功能障礙 + 睡眠時間 + 睡眠質量 + 安眠藥物 + 睡眠效率對照組 + 治療前 2.81±0.26 1.54±0.48 1.96±0.23 2.85±0.57 2.51±0.22 1.31±0.13 2.20±0.64 + 治療后 1.72±0.30# 1.17±0.48# 0.93±0.25# 1.87±0.35# 1.33±0.32# 0.69±0.09# 1.44±0.42#觀察組 + 治療前 2.80±0.22 1.56±0.21 1.92±0.19 2.80±0.47 2.54±0.34 1.36±0.19 2.23±0.49 + 治療后 1.07±0.12#* 1.05±0.27#* 0.89±0.10#* 1.51±0.33#* 0.94±0.25#* 0.55±0.13# 1.22±0.53#
抑郁癥患者極易出現(xiàn)睡眠障礙,抑郁癥合并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入睡困難、睡眠結構失調、睡眠不足、早醒、睡眠不實、睡眠過度或過多、睡眠表淺等[7]。因抑郁癥的發(fā)生與睡眠障礙關系密切,因此診斷時需有效鑒別,尤其是存在抑郁情緒或輕度抑郁癥的患者,避免精神負擔過重進而加重抑郁癥狀及睡眠障礙,降低患者治療的信心,直接影響臨床療效。
目前臨床治療抑郁癥并睡眠障礙時以標本兼治為主,治本指的是積極采取抗抑郁治療,治標則主要為采用催眠鎮(zhèn)靜藥物輔助治療,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去甲腎上腺素受體拮抗藥與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均屬于臨床應用廣泛的抗抑郁藥物,這兩種藥物能夠通過強化5-羥色胺以及中樞去甲腎上腺素的活性使患者睡眠質量與抑郁狀態(tài)得到改善。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能抑制對再攝取抑制劑神經(jīng)元再攝取,使突觸間隙內5-羥色胺水平升高,進而使中樞5-羥色胺神經(jīng)功能增強。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和廣泛性焦慮臨床效果較好[8]。另外,艾司西酞普蘭副作用少、療效可靠、安全性與耐受性佳,因此治療依從性較高。有研究顯示,奧氮平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可有效改善難治性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及睡眠質量,且不影響糖脂代謝功能,安全性好[9]。有研究發(fā)現(xiàn)艾司西酞普蘭能治療原發(fā)性失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況,但是也會發(fā)生不良反應,尤其是震顫、便秘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10]。米氮平是中樞突觸前α2受體拮抗藥,能夠加速5-羥色胺、中樞去甲腎上腺素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使其活性提高;米氮平也是選擇性5-HT2A/5-HT2C 拮抗劑,改善焦慮和鎮(zhèn)靜作用顯著,對多巴胺及乙酰膽堿受體親和力低,能發(fā)揮全面的抗抑郁活性。抑郁障礙患者焦慮和睡眠障礙的發(fā)生機制比較復雜,目前關注5-HT2C 受體較多,激活5-HT2C 受體能夠加劇患者的焦慮癥狀,同時抑制患者睡眠、性行為和食欲。因此,下調5-HT2C受體能起到抗抑郁作用。研究顯示,米氮平兼具抗焦慮和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11]。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方案對減輕抑郁癥狀、改善睡眠障礙更具顯著效果。盡管兩組均出現(xiàn)不良反應,但都比較輕微,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耐受,并且對治療進程及療效無明顯影響,由此說明不管是艾司西酞普蘭片還是米氮平均有較高的安全性,聯(lián)合使用亦不會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患者可接受持續(xù)治療。研究顯示[4]艾司西酞普蘭對改善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療效與米氮平相當,副作用少,生活質量改善優(yōu)于米氮平。米氮平對失眠、焦慮癥狀亦有顯著效果;同時米氮平的療效同阿米替林、氯丙咪嗪等相當,由于其化學結構不具有導致抗膽堿能不良反應的側鏈,因此藥物毒副作用少[12]。也有研究顯示,不同劑量(15mg、30mg、45mg)米氮平聯(lián)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用于抑郁伴焦慮治療均可取得較好的療效,且隨著米氮平劑量的增加,療效更好,但不良反應也隨之增加,臨床可從小劑量開始,針對療效不佳者再逐漸加量,但應觀察不良反應情況[13]??梢姡疚魈仗m對治療抑郁癥療效、安全性與米氮平相當,但在改善睡眠質量上不及后者,兩藥聯(lián)用能達到更加滿意的臨床效果。
綜上,抑郁癥患者臨床治療期間采用米氮平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不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癥狀,還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且不良反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