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東 劉春蕊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科技化、智能化的課堂教學模式獲得廣泛應用。電子圖示教學法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深受師生青睞,尤其是面對枯燥乏味的歷史課程。結合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優(yōu)勢等,分析其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以實例的方式進行深入理解。
關鍵詞 電子圖示教學法;初中歷史;PPT;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15-0087-03
1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獲得很大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教育的發(fā)展。教育改革是目前提升國家綜合實力以及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課程的改革已經被提出。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結合當前的科學技術手段,轉換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行為模式逐漸轉換為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大課堂。據此,新興的電子圖示教學法獲得廣泛認可和推廣。
歷史教學向來是以文字描述為主,難免會顯得枯燥、乏味,而且學習理解效率一般較低。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出現(xiàn),以其獨有的特點,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凸顯出自身的優(yōu)勢,并深受廣大師生、學者的信賴。本文將分析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基本特征以及獨有優(yōu)勢,進一步說明在應用該教學方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探討其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為歷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
2 電子圖示教學法概述
在信息時代,教育改革迎來空前的發(fā)展機遇。電子圖示教學法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以及社會發(fā)展、教學改革的必然需求,頻繁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范圍內。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所謂的電子圖示教學法是指結合電子科技手段,利用直觀的、概括性的、便于理解記憶的符號、圖表、歷史插圖、歷史地圖、線條等工具,描述歷史學科中涉及的概念、定義、基本原理、內在關系等歷史知識,并最終運用電子技術呈現(xiàn)在課堂中的教學方法[1]。這一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歷史課堂教學中,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顯。
3 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優(yōu)勢
電子圖示教學法不僅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而且切合歷史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歷史學科教學中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在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轉變成直觀、形象、生動的知識形式的過程中,展現(xiàn)了圖示方法的藝術性;在圖示的過程中將單個的歷史知識轉化成系統(tǒng)的、具有邏輯性的、科學的綜合概括知識,加強了知識的概括性總結,便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偨Y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優(yōu)勢,包括以下幾點。
既系統(tǒng)又形象 電子圖示法最終結合圖表、符號、線條以及文字等將歷史知識呈現(xiàn)出來,將以往學科中抽象、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圖示,帶來視覺沖擊,將知識形象生動化。如在初中歷史學科中講述西漢的政治制度時,運用圖1能夠直觀地觀察政治的制度構架,這種圖示的形式效果是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能夠達到的。
另外,圖示在將這些元素進行組合的過程中,為了展現(xiàn)知識內在的復雜關系,將原本獨立的知識體系系統(tǒng)化,不僅能夠使學生綜合把握知識,而且便于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如圖2所示,在講述新航路的開辟這一知識點時,利用圖示法能夠系統(tǒng)地了解到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既系統(tǒng)又形象。
概括性高,直觀性強 與語言文字對比來看,圖示法更加直觀,而且容易被理解。利用精心設計的電子圖示教學法,將歷史知識濃縮在一張圖表中,對知識進行提煉,能夠實現(xiàn)對事物本身的高度概括。利用形象簡明的圖示法,針對零散的歷史知識,可以利用某些特性反映歷史事物、現(xiàn)象的發(fā)展規(guī)律。如圖3所示,將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的背景、時間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
體現(xiàn)科學性、藝術性 圖示教學法結合科學的理論知識,將泛泛的文字濃縮成線條和符號,在體現(xiàn)圖示內在的科學性的同時,表現(xiàn)圖示的外在藝術性,將科學性與藝術性進行結合,又不失邏輯性。如圖4所示,在講述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之間的關系時,利用圖示法能夠將二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內在聯(lián)系利用科學的邏輯展示出來,而且在符合科學性的基礎上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體現(xiàn)圖示教學法的藝術性。
4 電子圖示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電子圖示教學法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項優(yōu)勢特征,深的廣大教師的青睞。但是在使用該項方法過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項,而且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基本素質。
具備基本的辦公軟件操作技能以及圖片處理技術 電子圖示教學法需要借助計算機軟件操作,教師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具備基本的辦公軟件操作技能以及圖片處理技術。假如一名教師不能夠獨立制作出教學所需的圖示,是很難實現(xiàn)圖示法的教學應用的。另外,目前電子圖示一般最終是以PPT的形式在課堂中呈現(xiàn),因此,教師具備良好的PPT操作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在具備基本的計算機技能之外,還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可視化表現(xiàn)技術。圖示在最終呈現(xiàn)給學生時需要達到讓學生容易理解、方便觀看的效果,這就需要運用一定的可視化呈現(xiàn)技術。
具備扎實的歷史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能夠清楚、有邏輯地呈現(xiàn)出一份歷史知識圖示,就需要教師對所講的歷史知識有足夠的了解,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所授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清晰地把握主題之間的來龍去脈以及內在本質,才能夠最終呈現(xiàn)出一份準確、清晰、科學合理的圖示知識譜。
要充分考慮授課內容的適用性、合理性 盡管圖示法在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出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授課內容都能夠使用此方法。這就對教師的基本素質和知識儲備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充分考慮授課內容的適用性以及合理性。
具備良好的展示講解邏輯與多媒體操作技能 在制作科學合理的圖示之后,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結合圖示進行知識講解。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展示講解邏輯,包括圖示的播放順序、講解的邏輯[2]。另外,還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多媒體操作技能。如果是傳統(tǒng)的掛式投影儀,教師可以結合投影儀的投射功能,在投放圖示過程中一邊操作一邊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如果是新型的平板電腦式的多媒體,教師可以結合黑板同步教學。最終目的是達到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升教學的質量,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
5 電子圖示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上述對電子圖示教學法的特征優(yōu)勢和注意事項的分析,進一步闡述該方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前期知識點預習階段的應用 預習對于學生來說是為充分理解課堂知識的必要的準備工作。預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教師將要講授的基本知識點,需要了解新知識的基本內容。利用圖示法將新知識的學習要點進行整理、總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如在講述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原始農耕生活時,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對氏族遺址、距今年代、生活地域、生產狀況以及生活狀況等幾部分內容的劃分,并將其制作成表1的形式呈現(xiàn),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在預習時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
在授課過程中的應用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充分講解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也能夠深入把握知識要點,系統(tǒng)理解所授知識,強化記憶。如在講授人類起源時應用圖5,既能直觀地體現(xiàn)人類起源的發(fā)展史,而且能夠在邏輯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從圖中的橫縱坐標兩方面入手分析,橫坐標解釋了萬物起源于自然,人類起源于自然界;縱坐標從人文精神發(fā)展分析人類文明的各個發(fā)展階段,這樣的圖示法更具邏輯性和直觀性。
在課堂知識總結階段的應用 圖示本身具有概括性強、科學合理的特點。在課堂中利用圖示教學法將所授知識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出來,既體現(xiàn)了總結的宏觀性,又能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整體把握,方便后續(xù)的復習工作。圖6所示是紅軍長征過程圖,從時間節(jié)點以及地域節(jié)點等方面系統(tǒng)地總結了紅軍長征歷經的時間和地域。
在課后作業(yè)安排以及練習階段的應用 在課后作業(yè)練習中應用相關圖示,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課上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利用科學的圖示法使學生充分把握關鍵知識點。如在考察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局面關系時,利用圖7,能夠很好地把握知識點。將枯燥的文字轉換成簡潔的圖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復習授課階段的應用 復習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強化記憶的必要階段。在復習階段,可以充分利用圖示的圖表、符號對知識點進行匯總,整合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構建科學的復習知識體系[3],提升復習效率。在按照單元復習過程中,可以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匯總,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如圖8所示,在復習有關近代化的起步知識過程中,將知識點分類總結,構建知識網絡,能夠系統(tǒng)地把握近代化起步過程中的相關知識。
6 結論
教育改革是當前國家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也是提升整體國民素質的有效方法。在授課過程中結合當前的信息技術產物,將科學的電子圖示教學方法融入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順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而且能滿足授課轉型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對電子圖示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優(yōu)勢以及注意事項進行闡述分析,利用這些優(yōu)勢將該方法應用到真實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探討電子圖示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系統(tǒng)地闡述了該方法的獨特優(yōu)勢以及詳細的應用方式,以期能夠為優(yōu)化歷史教學方式提供指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升歷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盼如.圖示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4):355-356.
[2]成永生.圖示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5):9.
[3]王芷.圖示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