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
摘? 要: 高職“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具有知識性、技能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征。為了幫助高職學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滿足高職學生使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點播學習的需求,將高職“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主題或知識點設計制作成畫面大小為 1280×720的簡短微課視頻。高職《信息技術基礎》的微課設計和制作涉及微課教學過程設計、微課課件PPT制作和使用Camtasia Studio 8制作微課視頻。
關鍵詞: 信息技術基礎; 微課; 教學過程設計; 高職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18)12-91-03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knowledge, skill,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help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etter master the operational skills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to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using smart phones to learn at any time, the learning theme or knowledge poi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will be made into a short micro-teaching video with a screen size of 1280×720.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course involves the design of microlecture teaching process, the p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courseware PPT and the p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video using Camtasia Studio 8.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microlectur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言
信息技術基礎是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年下半年新開設的一門針對大一學生的公共基礎課。該課程具有知識性、技能性、實踐性[1]和應用性的特征,計劃課時40個課時,學習主題中“IT新技術介紹”以科普為主,其他學習主題以操作技能教學為主,學生通過“制作自薦書”、“制作求職簡歷表格”、“制作藝術小報”、“制作畢業(yè)論文”,學習Word2010的操作技能。學生通過“制作學生成績表”,學習Excel2010的操作技能。通過“制作簡單PPT”,學習PowerPoint 2010的操作技能。學生通過數(shù)碼照片處理,學習Photoshop CS6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術基礎課一般在機房中進行,運用“演示+練習”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是先講解、演示、然后學生自己操作、練習。在演示過程中學生難集中注意力觀看演示,教師不能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沒有觀看演示過程的學生,會對操作練習中的簡單問題感到困惑,如果問題過多或是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信息技術基礎不能夠占用太多課時,對于只開設一個學期、總學時40學時的課程,在課上用大段時間進行講授演示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做法。這就意味著學生要在課下時間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預習,了解知識和操作要點;課上時間通過任務、案例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知識點鞏固,操作練習,疑難解答;課下時間復習、鞏固操作步驟。如此進行,多數(shù)學生會直接跳過第一和第三步,只剩下課上時間[2],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學了也容易忘。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操作技能,為了滿足學生使用智能手機、電腦隨時隨地通過網(wǎng)絡下載或點播學習的需求,將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習主題或知識點制作成微課。高職信息技術基礎的微課是根據(jù)高職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標準,以不超過12分鐘的操作技能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習主題或知識點(可以是重點、難點、疑點、考點、易錯點等),將精彩的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以微視頻呈現(xiàn),作為在線網(wǎng)絡學習課程。下面以“制作求職簡歷表格”為例,介紹以操作技能教學為主的信息技術基礎的微課設計和制作。
1 微課教學過程設計
微課教學過程設計應該主線清晰,明了易懂。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與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規(guī)律。以操作技能教學為主的信息技術基礎微課教學過程設計,有案例展示、技能目標、案例分析、講解演示、課堂小結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1.1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如圖1所示。
1.2 技能目標
通過制作求職簡歷表格,學會使用Word2010創(chuàng)建表格,學會使用表格工具調(diào)整行高與列寬、合并單元格、設置單元格的對齊方式、設置表格的邊框線和底紋,熟悉單元格內(nèi)容的輸入與字體格式設置。
1.3 案例分析
求職簡歷表格列出了個人基本信息、求職意向及工作經(jīng)歷等情況。創(chuàng)建表格之前,要對將創(chuàng)建的表格從整體結構上有一個初步的思考,例如,分析表格行列的數(shù)量,分析哪些地方需要合并單元格。表格有行高、列寬、邊框、底紋等格式。因此,在制作表格時,需對表格的格式進行設定。單元格內(nèi)容有其自身的格式,例如,單元格文字的字體格式。因此,需對單元格內(nèi)容的格式進行設定。
1.4 講解演示
⑴ 新建一個空白文檔,保存為“求職簡歷.doc”。
⑵ 在文檔中插入一個18行6列的規(guī)則表格。
⑶ 設置行高。
⑷ 合并相應單元格。適當調(diào)整照片單元格的左邊框線的位置。
⑸ 設置單元格的對齊方式。
⑹ 設置表格的邊框。
⑺ 設置表格的底紋。
⑻ 設置單元格內(nèi)容的字符格式。
⑼ 輸入表格標題“求職簡歷”,設置標題字體格式和段落格式。
⑽ 輸入表格內(nèi)容,保存文件。
1.5 課堂小結
最后,我們簡單回顧求職簡歷表格制作過程中幾個重要的步驟。使用插入選項卡在文檔中插入表格;使用表格工具的布局選項卡,設置行高、合并單元格、設置單元格對齊方式;使用表格工具的設計選項卡,設置表格的邊框和底紋;使用開始選項卡設置單元格內(nèi)容的字符格式和標題的字符格式。使用快速工具欄的保存按鈕保存文件。
用“課堂小結”收尾加深學習者對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 微課課件PPT制作
將主線清晰的微課教學過程設計體現(xiàn)在微課課件PPT中,制作“PPT首頁”、“案例展示”、“技能目標”、“案例分析”、“講解演示”、“課堂小結”幻燈片。由于教學時長不超過12分鐘,微課課件在設計時應快速切入學習主題,在PPT首頁中體現(xiàn)課程名稱、年級、學習主題、主講教師姓名等信息,讓學習者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微課課件的字體、字號搭配協(xié)調(diào)合理。微課課件界面設計簡明、布局合理、整體風格統(tǒng)一,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所使用的微課課件PPT版面大小應根據(jù)錄屏畫面實際大小來確定,采用16:9的長寬比。微課課件的文本等其他素材資源要可控,按照教學的要求,逐級出現(xiàn),可設置為由授課教師點擊鼠標才出現(xiàn)。
3 使用Camtasia Studio 8制作微課視頻
3.1 Camtasia Studio 8音視頻錄制要求
錄制現(xiàn)場外部環(huán)境安靜無噪音[3]。畫面大小要求為 1280×720,如教學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要求適當調(diào)整屏幕大小。所選擇參與錄制的授課教師應儀表端莊、神態(tài)自然、精神飽滿,講授從容,教學態(tài)度科學嚴謹。教師可以出鏡,也可以是畫外音的方式,如非必要,應避免教師長時間出現(xiàn)在微課視頻中,盡可能不使用畫中畫方式。講解語速適中,教學語言規(guī)范,聲音響亮,節(jié)奏感強。采用標準普通話配音,使用適合教學的語調(diào)。聲音與演示過程有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標的拖、點配合解說。錄制過程頁面隨著授課進度翻動不能過于頻繁,也不能長時間靜止不動。
3.2 使用Camtasia Studio 8錄制微課
⑴ 使用Camtasia Studio 8錄制PPT課件。
利用視頻和音頻裝備錄制微課PPT講解過程的聲音和圖像,即含有PPT、教師講解聲音的教學視頻。
⑵ 使用Camtasia Studio 8錄制屏幕。
在屏幕上的任何操作都可被錄制,例如在Word2010中制作求職簡歷表格的操作都可被記錄。《信息技術基礎》課教學的所有操作技能都可使用Camtasia Studio 8錄制屏幕的方式錄制。
⑶ 使用Camtasia Studio 8后期加工制作視頻。
錄制的PPT、屏幕,拍攝的課堂實錄畫面及圖片等都可用Camtasia Studio軟件合成并制作成視頻。制作過程可以對聲音、圖像等進行編輯處理,制作成形式豐富多彩的微課視頻。經(jīng)剪輯加工后的微課視頻時長不超過12分鐘。片頭不超過 5 秒,應包括:課程名稱、年級、學習主題、主講教師姓名等信息。不輕易跳過教學步驟,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顏色線標識,屏幕側邊列出關鍵詞,用符號圖形標注等。提示性信息,如線條、圖形、說明文字等大小合適、顏色與正文顏色對比明顯。全片圖像同步性能穩(wěn)定,圖像無抖動跳躍,色彩無突變,編輯點處圖像穩(wěn)定。同一視頻中,各節(jié)點視頻分辨率統(tǒng)一,不將標清和高清混用。音頻與視頻圖像有良好的同步,無交流聲或其他雜音,聲音應無明顯失真、無音量忽大忽小現(xiàn)象。
⑷ 使用Camtasia Studio 8視頻輸出。
微課視頻編輯好后點擊Camtasia Studio 8工具欄中Produce and share 生成視頻,在彈出菜單中選擇視頻格式,可以選擇MP4 格式。輸出格式建議為MP4格式,適合移動學習平臺。
4 結束語
要制作一節(jié)好的高職《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微課,不僅要注意微課教學過程設計、微課PPT制作、畫面布局、色彩搭配、風格統(tǒng)一、講解語速等,還要熟悉Camtasia Studio 8軟件的使用。微課的設計目的是減輕學生和老師負擔,如果添加過多的輔助或多通道顯示,就不會減少而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擔,在微課制作過程中不隨意添加動畫使畫面太花哨。
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基礎教學實踐中融入了微課程,使得師生共同體驗、感受、領悟和思考,提高學習者的主動參與感和內(nèi)在學習動力,使教學相長,相得益彰[4]。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能夠了解學習主題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課中邊看微課,邊上機模仿操作,完成設定的技能目標,能夠促進技能的提升、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課后觀看微課,有助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暫?;蚨啻斡^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步調(diào)靈活地安排時間[5]。在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得到及時的解答,而不再依靠老師,學生成為了整個課堂的主體。微課在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節(jié)約教師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同時,縮小學生信息技能水平的差距,提升課程教學質(zhì)量[6]。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伍勵濤.信息技術基礎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17:42-43
[2] 吳杰,張立榮.微課教學效果研究——以高職《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為例[J].工業(yè)技術與職業(yè)教育,2015.2:49-51
[3] 閻知知,楊國麗,湯璇.基于Camtasia Studio 8的微課錄制方法與技巧研究[J].才智,2018.3:119
[4] 李嘉.高職院?!队嬎銠C信息技術基礎》微課程探索與構建[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5:129-132
[5] 李夢菲,趙冬梅,梁小帆,孫璐.微課在任務驅(qū)動——協(xié)作學習教學模式中的應用——以《信息技術基礎》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2:61-63
[6] 喻欣楠,佘杰.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電腦迷,2018.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