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琦
摘要:《麥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國現(xiàn)代小說的代表。作者通過一個小男孩離家出走的經(jīng)歷,反思了美國的教育、美國的文化以及美國當代人所呈現(xiàn)出來的心理動態(tài)。本文主要探討《麥田里的守望者》這部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理想情懷。
關鍵詞:《麥田里的守望者》 理想情懷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1-0050-03
有人說,作家應該具有時代的使命,他應該把他所看到的現(xiàn)實用文學的手法進行呈現(xiàn),讓作者和讀者在心靈深處達成一致和共鳴。從這一點來看,《麥田里的守望者》很好地實現(xiàn)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對接。作者將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丑,通過小男孩一個短暫的逃學經(jīng)歷進行了解析。本文主要探討《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情懷,對于重新解讀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麥田里的守望者》介紹
《麥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國作家杰羅姆·大衛(wèi)·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萬字,但是,這部作品對美國社會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情節(jié)
《麥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講述了一個美國小男孩在沒有經(jīng)過父母允許的情況下,拿了自己的零花錢,在號稱美國大都市的紐約游蕩的經(jīng)歷。他徘徊在街頭巷尾,徘徊在紅燈區(qū),徘徊在貧民窟,也徘徊在富麗堂皇的紐約星光大道。最后,小男孩失望地離開了紐約,回到了自己的小鎮(zhèn),重新過起那個平淡而且無聊的生活。作者通過小男孩的經(jīng)歷用非?,F(xiàn)實的手法,揭示了當前在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時期,美國當代人所具有的種種迷茫與無奈,在揭示了資本經(jīng)濟虛假繁榮的背后,人性所經(jīng)歷的落寞與失望。
(二)《麥田里的守望者》的評價
作者通過小男生霍爾頓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小男孩的經(jīng)歷讓社會認識到環(huán)境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有人覺得這本書是一本有正面價值的好書,它可以讓社會警醒如何對青少年實施更有效的教育。也有人覺得這是一本誤導青少年成長的壞書。雖然評價各有不同,但是這本書所具有的價值卻是無可替代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霍爾頓有著青春期特有的心理。他不愿讀書,對社會的種種不滿讓他養(yǎng)成了叛逆的性格。他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無非是希望自己有一天成為一個有錢人。可是,他不愿意這樣,不愿意活成別人心目中的樣子。作者通過這本書反抗了整個時代給青少年貼上了標簽。
二、《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情懷表現(xiàn)
所謂的理想情懷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理想思想。在《麥田里的守望者》這部作品中,主要從三個層面來體現(xiàn)理想情懷。
首先,對教育的理想。
一直以來,教育理想主義是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很多人都在想,理想的教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作者雖然沒有描述出理想教育的應然狀態(tài)。但是,通過小男孩在課堂經(jīng)歷被老師處罰,被家長責罵,被同學瞧不起來揭示出教育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小男孩是一個活潑好動的男生,他對著新鮮事物有著天然的好奇??墒?,正是因為這種好奇讓他在老師的眼中成為一個問題男孩。所以,老師會想方設法對他的不規(guī)矩的行為進行糾正。小男孩也會想方設法對抗這種讓他“不爽”的教育體制。在兩種力量的對抗中,結果顯然是小男孩失敗了。因為畢竟他一個人對抗不了整個世界,他太弱小了。從小男孩離家出走,或者說離開學校去大城市闖蕩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小男孩用自己更大的叛逆行為對抗他所不喜歡的教育體系。這個所對抗的教育體系的背面,換個角度來看,就是教育應該呈現(xiàn)出的理想主義狀態(tài)。
其次,對人性的理想。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利益的交往。小男孩離家出走的時候,他拿出自己的錢作為去大城市游蕩的經(jīng)費。在和自己的妹妹的溝通中,呈現(xiàn)出了天真無邪的友誼與親情。這種情感自然成為大城市中最昂貴的東西。因為,大城市里最貴的不是錢,是人心。因為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建立在利益之上。商人和客戶之間是利益,愛人之間也是利益。當小男孩游蕩在紅燈區(qū)的時候,他從那些迷人的眼神中看到了金錢的欲望,他從這種金錢的欲望里看到了人性的可怕。作者通過小男孩的視覺感受,呈現(xiàn)一個懵懂無知的小男孩所經(jīng)歷的無助與恐懼。這個社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心理陰影,這樣的社會如何讓他看到人性的本善與本惡之間所存在的距離。作者通過小男孩來展示人性的全部。人性應該是本善的,作者最后描寫了小男孩做一個麥田守望者的初衷。作者也希望小男孩堅持自己的夢想,哪怕他僅僅是一個無辜的、無助的麥田守望者。正如那句經(jīng)典的話一樣,“我要去守護那些走向懸崖的孩子,把他們抓回來?!边@里的懸崖可以理解為人性的墮落。作者揭示了他關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性應該有的理想主義情懷。
再次,對于愛情的理想。
雖然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霍爾頓只有十六歲。但是,與每一個青春期的男生一樣他也渴望真摯的愛情。霍爾頓對自己的女友非常討厭,因為她除了擁有美麗的容貌之外并沒有太多的人性的閃光點。作者通過霍爾頓在情感生活中的經(jīng)歷來闡述了理想中的愛情狀態(tài)。理想中的愛情應該是兩個人之間互相理解與尊重、互相理解與體諒,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一起前行,風雨與共。在愛情的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世俗化的內(nèi)容,不要把愛情變成一種利益交換的工具??上У氖?,在小說中男主人公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到這樣的愛情。作者也將其作為小說所要表達的一種理想。雖然很遙遠,但是心向往之。
最后,關于人生的理想。
人作為宇宙間進化最完善的生靈,他有著自己的判斷和思考,他有著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小男孩如此,有成千上萬的人和小男孩一樣,有著對自己夢想的追求與憧憬。但是,當現(xiàn)實一次次如同烏云一樣籠罩在小男孩的心中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選擇,不得不追隨和別人一樣的路徑。作者思考一個理想的人生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生。小男孩最后失敗了,因為他沒有走自己想走的路。作者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在人生不斷往前邁進的時候能不能作出自己的選擇,并且堅持自己的選擇是檢驗每一個人人生成長的基石。可是,能否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哪怕一輩子默默無聞當一個默默的守望者,這個問題不得而知。endprint
總之,《麥田里的守望者》通過小男孩的經(jīng)歷,揭示了作者對于人性、教育、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其中包含著作者所具有的理想主義情懷。這種情懷,對于今天的教育、個體的人生發(fā)展乃至社會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啟示意義。
三、《麥田里的守望者》理想情懷的啟示
在上文中主要探討了《麥田里的守望者》這部作品中所具有的理想情懷。本文從這些理想情懷的具體表現(xiàn)出發(fā),探討《麥田里的守望者》所帶來的時代啟示。
首先,要重視教育對兒童成長的影響。
在教育過程當中,無論是老師還是教學環(huán)境,對于兒童成長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其影響也是深遠的。我們不能說小男孩是一個美國現(xiàn)代教育體制的犧牲品,可是在各種各樣的知識面前,小男孩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無奈。他無法在知識的學習中享受到知識給他帶來了樂趣,也無法感受到知識背后存在的價值。這個小男孩并沒有錯,沒有一個人愿意在教室里面安靜地坐著,美其名曰享受知識的洗禮。他們都有著對外部世界的渴望,他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爸挥薪邮苓^教育的人才能夠對這個世界作出偉大的貢獻,這樣的說法當然不對。不過我的確要說,受過教育的和有學問的人如果有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不幸的是這樣的情況并不多……”因此,在今后的教育發(fā)展中,如何遵從兒童成長的內(nèi)心需求,用兒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實施教育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種主題方向。只有尊重兒童、理解兒童教育才會真正地走上科學的道路。
其次,對于人性的反思。
中國和西方國家關于人性一直有著各種各樣的探討。中國提出人性本善,認為人本來就是善良的。西方國家從基督教理論出發(fā),把人視為一種原罪的載體。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他們需要通過語言、行為來贖罪。但是,不管是人性善,還是人性惡,都不應該掩飾人性應該發(fā)展的方向,那就是真善美。值得慶幸的是,小男孩在紐約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中并沒有被污染。他還是能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他有著自己的道德判斷和底線。無論是在紅燈區(qū),還是在酒吧,他都可以作為一個小男孩去安靜地思考和想象自己的未來。這種原本無辜的、純潔的心靈反映了人應該有的人性本善的方向。無論社會怎樣變化,最終能夠在社會上有自己一席之地的人,一定是那些有自己道德原則和道德判斷底線的人。這應該是人性發(fā)展的理想狀態(tài),做自己,同時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拔揖驼驹谶@破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捉住每一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我就整天干這種事。我就當個麥田守望者”。
再次,追求真正的愛情。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這部作品中,作者對現(xiàn)實中的愛情充滿了太多的失望。因此,他希望讀者能夠在塵世中可以收獲一份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愛情可以不完美,但是愛情的雙方要能夠為彼此的愛付出更大的誠意。如果,連神圣、純潔的愛情都蒙上了太多的世俗的、金錢的陰影,那么整個社會的愛情也將無處守望。那個在麥田里的守望者所守望的一個主要對象就是愛情。因為作者相信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對愛情的守望與堅持是讓整個社會充滿美好的一個主要路徑?!翱鞓芬斜瘋髋悖赀^應該就有天晴。如果雨后還是雨,如果憂傷之后還是憂傷。請讓我們從容面對這離別之后的離別。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xiàn)的你!”在一個沒有愛的物質世界中,所有的高樓大廈都只不過是人類欲望的一種縮影。建立在沒有愛的基礎上的婚姻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種虛偽的利益的交換。所以,正如小說中的男主人公霍爾頓渴望真正的愛情一樣。作者也在小說中提出了關于愛情本質的思考。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和有情人,做快樂事,不論是劫是緣。只有真正經(jīng)受住了生活與時間的雙重考驗的愛情,才能夠讓置身于愛情中的人感受到愛情所帶來的甜蜜與幸福,喜悅與滿足。
最后,關于人生的反思。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這個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有沒有權利,有沒有自由去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是擺在很多人人生成長和發(fā)展過程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在作品中,小男孩最后的簡單的愿望是做一個稻草人,但是這個夢想很難實現(xiàn)。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好多人未嘗不是小男孩。我們是小男孩作為稻草人所要守望的孩子。在面對人生懸崖的時候,需要有人拉我們一把。因為面對誘惑,面對魔鬼的試探,我們太需要人生的導師,提醒自己正確的方向。偉大的是,小男孩年紀雖小卻已有了這番覺悟。因此,在小男孩的經(jīng)歷中,我們看到了人生理想的狀態(tài)那就是選擇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并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澳阋欢ǖ谜J識到自己想往哪個方向發(fā)展,然后一定要對準那個方向出發(fā),要馬上。你再也浪費不起多一秒的時間了,你浪費不起?!痹谒械娜松x擇的過程當中,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做一個愛自己的人,嘗試與整個社會和解,在理想與現(xiàn)實面前尋求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應該是今后人生路上不斷走向未來的主要方向。
總之,《麥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洋溢著濃厚的現(xiàn)代氣息和現(xiàn)代理想情懷的小說。作者通過非常樸實的故事情節(jié)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紐約游蕩的經(jīng)歷。通過小男孩的所思所想,告訴這個世界,什么樣子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雖然作者并沒有給出我們答案,但是到最后作者在小男孩的思考中提供了一些提示。
四、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麥田里的守望者》這部作品中所展示出來的理想情懷。不同的研究者對于理想情懷的概念和解析存在一定的差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麥田里的守望者》主題思想的分析和解讀提供積極的借鑒。
參考文獻:
[1]葉匡政.塞林格寫的正是“富二代”[J].觀察與思考,2010(3).
[2]盧國榮.《麥田里的守望者》的語言特色[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4).
[3]張桂霞.《麥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國[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5).
[4]劉伯香. 現(xiàn)代人生活困境的寫照[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4).
[5]程巍.霍爾頓與臟話的政治學[J].外國文學評論,2002(3).
[6]朱晶. 《麥田里的守望者》:反叛迂腐與虛偽的“現(xiàn)代經(jīng)典”[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4).
[7]張介明.“反抗”與“回歸”——解讀《麥田里的守望者》[J].名作欣賞,2002(3).
[8]張穎,20世紀美國少年文學回顧[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2).
[9]魏燕.后現(xiàn)代敘事文本的三大特征——從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談起[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
[10]王虹.成長的煩惱和困境——《偶遇》和《麥田里的守望者》比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