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曉紅
部編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本遵循生命的邏輯、生活的邏輯和知識的邏輯相統(tǒng)一的原則,從九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品德發(fā)展需求出發(fā),在不斷擴展的生活場域中聚焦“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將“我”的生命感受與國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諸領域的知識相融合,推動學生對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所生發(fā)出的不同主題開展深度學習,在自我探索與自主建構的基礎上對這些價值觀念逐步認同、接受和內化。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由于課業(yè)負擔過重,關注國家、社會的時間實在少,所以真正接受和學習起來還是比較吃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生活即教育”。這句話對我感觸頗深,對我的實際教學有很大
啟發(fā)。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走進生活教學的重要性
生活中有許多豐富的資源,這些資源可以是學生自己經歷的、觀察的、耳聞的,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上課的資源,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助手。學生通過這些活潑的生活實例去感受較為枯燥的道德與法治課,可以實現(xiàn)將品德教育、學生的素質精神教育與社會主義建設理念等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化的教學概念,并可以更好地與學生進行學科的溝通和交流,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不僅有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還有助于學生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課有些詞匯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其中涉及許多十九大的熱詞,如:經濟新常態(tài)、供給側機構性改革、轉換增長動力、轉變增長方式……學生讀過之后會覺得一頭霧水。作為教師,如何讓孩子們形象直觀地領會其中的內涵,必須下一定的功夫。我的做法就是,走進社會、國家、學生生活中,選取合適的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料充盈課堂。以轉換增長動力為例,我把傳統(tǒng)的經濟增長動力的弊端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資源高耗圖、低成本的勞動力圖、高投資低產出的圖片文字資料,同時向學生質疑:這種方式帶來的問題有哪些,然后學生通過饒有趣味的觀察思考和熱烈的討論,得出應該靠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整個課堂遠離了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當然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走進生活教學的措施分析
1.巧設懸念,激發(fā)求知欲望
懸念是教師根據(jù)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內容的需要故意設置的疑問,給學生制造懸念,引發(fā)學生追根溯源的心理,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如在上《創(chuàng)新改變生活》這節(jié)課時,我首先以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了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然后我讓學生在輕松地氛圍中談自己的感悟,然后我趁熱打鐵提出質疑:創(chuàng)新只是一種發(fā)明活動嗎?它只在實驗室嗎?創(chuàng)新給我們社會、國家、個人帶來那些積極影響呢?于是,拉開了本節(jié)課的序幕。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正確引導學生
抽象概括的句子需要和實際的例子結合起來,學生才會輕松自然的領會。如在學習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時,我就讓學生自己舉生活中的例子來闡釋這個觀點。學生舉了從曲轅犁到大型的耕地機、三次科技革命的巨變……學生在走進生活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3.結合時政熱點,培養(yǎng)學科意識
九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可多與當今國家、社會緊密聯(lián)系,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自己關注時政,并且要把時政引入課堂,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關心國家、國際大事,開闊他們的視野,責無旁貸。我在教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重要力量時,我把當時第二次中非論壇的時政材料融入課堂: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在每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幾乎都能看到中國建設者的身影。他們揮汗如雨,讓一座座港口、機場、大橋拔地而起,一條條鐵路、公路、能源通道蜿蜒不絕,一個個經貿園區(qū)、工業(yè)園、經濟特區(qū)巍然挺立。學生可以很自然地感受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4.激發(fā)學習興趣,活學活用知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在中考的比重不是很大,時常會讓學生產生一種誤解,認為道德與法治課并不重要,所以在學習上不會下功夫。另外,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較為枯燥的理論性課程,也會讓許多學生對其失去興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引用貼近學生生活中的實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比如,我在上“共享發(fā)展成果”這一內容時,我就問學生,你爺爺奶奶、抑或你爸爸媽媽還有你對生活有哪些美好的向往呢?黨和政府有采取過哪些措施呢?然后學生身體力行,去采訪、調查、整理……最后,真正明確了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興趣盎然,因為生活給了他們豐厚的饋贈。
讓道德與法治課走進生活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十分關鍵,關系到學生學習的進步和效率,影響著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