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妍+梁雪梅+蔡可英+朱輝
[摘要] 目的 探析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39例服用穩(wěn)定劑量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繼續(xù)治療20周,觀察西格列汀治療前后患者BMI、空腹血糖、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紅蛋白、肌酐清除率及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結果 在加用西格列汀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尿酸、TC、TG、eGFR等指標無顯著變化(P>0.05)。 結論 西格列汀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且總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關鍵詞] 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089-02
據(j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呈現(xiàn)顯著上升趨勢,2011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約有1.14億的糖尿病人群,我國已成為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1]。DPP-4抑制劑作為葡萄糖依賴性腸促胰島素控制血糖的一類新型降糖藥,它通過對α,β細胞的雙重調節(jié)降低血糖,是近年來治療T2DM的新熱點[2-3]。該研究選取39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觀察西格列汀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為(53.9±8.7)歲。入選標準:符合1999年WHO關于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日常飲食控制、健康教育、鍛煉指導,口服穩(wěn)定劑量二甲雙胍1 500 mg/d,大于12周,在此基礎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早餐前服用,連續(xù)服用20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檢測患者身高、體重、空腹血糖(FBG)、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并計算肌酐清除率[(eGFR:男性=(140-年齡)×體重/72×血肌酐;女性=肌酐清除率(男性)×0.85]和體質指數(shù)(BMI=體重/身高2)。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在服用穩(wěn)定劑量二甲雙胍后加用西格列汀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尿酸、TC、TG、eGFR等指標無顯著變化(P>0.05),見表1。研究過程中2例患者胃腸道反應明顯,隨用藥時間延長癥狀減輕,1例發(fā)生輕度低血糖反應。
3 討論
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和GIP半衰期比較短,約為2~5 min[5]。DPP-4是以二聚體形式存在的高特異性絲氨酸蛋白酶,由766個氨基酸組成,在血漿和許多組織廣泛存在,它的作用機制主要是促使體內GLP-1和GIP降解失活[6-7]。
相關研究[8]發(fā)現(xiàn),2型糖尿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視網(wǎng)膜病變可減少21%、白蛋白尿減少33%,總體可以降低微血管病變風險的25%,因此,HbAlc應作為糖尿病療效判定和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指標。西格列汀與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無論單用或聯(lián)合應用,均可有效控制HbA1c、FBG 水平[9]。該研究亦發(fā)現(xiàn)在穩(wěn)定劑量二甲雙胍治療基礎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治療20周后,顯著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既往研究顯示,西格列汀無論短期或長期應用,對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影響始終是中性的,既不增加體重,也不顯著減輕體重。即使與二甲雙肌聯(lián)用,依然不增加體重或有減輕體重的趨勢[10]。一個包括18個國家為期54周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生活方式干預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治療可使體重較基線水平有所下降,但西格列汀單藥治療并沒有減輕體重[11]。該研究發(fā)現(xiàn)在穩(wěn)定劑量二甲雙胍治療基礎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療前后BMI變化并無顯著性差異。
呂珊珊等[12]發(fā)現(xiàn),西格列汀治療能夠降低TG、TC、LDL-C、SBP、DBP,對輕度血脂血壓異常、未服用降脂降壓藥物的糖尿病患者,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應用可顯著加強降壓、調脂作用。張濱等[13]研究證實西格列汀治療后可顯著降低TG、TC以及血尿酸水平,該研究發(fā)現(xiàn)西格列汀治療后TG、TC、尿酸有下降趨勢,但并未有統(tǒng)計學差異。
該研究過程中2例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明顯,隨療程延長癥狀減輕,1例發(fā)生輕度低血糖反應,總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與文獻報道一致[14]。
西格列汀單獨應用或與其他降糖藥物聯(lián)用均能顯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不增加患者體重,臨床應用有極高的耐受性及安全性,2013年AACE糖尿病綜合管理指南已推薦DPP-4抑制劑可作為糖尿病治療一線藥單用或者根據(jù)具體情況與其他降糖藥物聯(lián)合應用。相信隨著臨床應用的增加將積累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指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雪, 黃金.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6): 46-47.
[2] Hou L, Zhao T, Liu Y,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compared with sulfonylurea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howing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ith metformin monotherapy: A meta-analysis[J]. Exp Ther Med, 2015,9(4):1528-1536.endprint
[3] Tamez-Pérez 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itial treatment with glimpeiride versus sitagliptin in type 2 diabetes[J]. Rev Med Inst Mex Seguro Soc, 2015,53(2):142.
[4] Alberti KG, Zimmet PZ.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 Diabet Med,1998,15(7):539-553.
[5] 李敬華, 張紅, 候雯莉. 腸促胰島素生理作用及應用研究進展[J]. 武警醫(yī)學院學報, 2011,20(7):597-599,604.
[6] 杜海洲.國際抗糖尿病藥物研發(fā)新進展[J].藥學進展, 2014,38(3):185-195.
[7] 黃漢偉,黎健南,蔡雪,等.DPP-4抑制劑對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 2017,46(17):2365-2368.
[8] 靳淇, 陳海燕, 孔儉.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7):4105-4106.
[9] 王凱亮,韓旸,李洪梅.DPP-Ⅳ抑制劑西格列汀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17):5209-5211.
[10] 孫靜, 蔡德海, 宋光明, 等. 治療2型糖尿病新藥物——西格列汀[J]. 武警醫(yī)學, 2011,22(11):997-1001.
[11] Williams-Herman D, Johnson J, Teng R,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iti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sitagliptin and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54-week study[J]. Curr Med Res Opin, 2009,25(3):569.
[12] 呂珊珊,潘天榮,鐘興,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血脂和血壓的影響[J].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49(1):107-109.
[13] 張濱,連續(xù),鄭淑紅,等.西格列汀對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影響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7,55(22):43-45,52.
[14] 王娟.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進展討論[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27(15):2906-2907,29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