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泌尿健康促進分會,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泌尿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微創(chuàng)等離子手術體系及云規(guī)劃解決方案項目組)
隨著前列腺等離子電切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采用該技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
雖然前列腺等離子電切技術安全性高于普通單極電切,但是絕大多數前列腺增生患者為高齡人群,且多合并各種基礎疾病。因此,安全有效地使用該技術對確保醫(yī)療安全、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共識將從條件保障、人員培訓、并發(fā)癥防治和患者管理等方面,多角度推薦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的安全共識,希望能為該術式在中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安全應用提供參考。
1.1組織構架
1.1.1醫(yī)院保障 鑒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并常常合并多種內科疾患,開展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醫(yī)院必須具備多學科會診機制及疑難病多學科病例討論機制。醫(yī)院應具備的學科至少包括:泌尿外科、手術室、麻醉科、影像科、檢驗科及協(xié)助處理內科并發(fā)癥的科室(如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必要時咨詢企業(yè)設備安全專家。如果醫(yī)院有獨立建制的重癥醫(yī)學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將會極大地提高患者的圍手術期安全性。同時,醫(yī)院還應該具備處置嚴重不良反應的應急處理機制(包括:應急會診、科室間轉運機制等),以保障接受前列腺增生手術患者的基本醫(yī)療安全。有條件的醫(yī)院還應配備尿流動力學檢查設備及相關人員。社區(qū)醫(yī)院、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及私立醫(yī)院開展該項術式需經由上級主管部門評估并需要當地質量控制中心的有效監(jiān)管。
1.1.2科室管理 開展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應由具備外科手術資質的臨床科室承擔。多數醫(yī)院由獨立建制的泌尿外科開展。沒有按照系統(tǒng)分科的醫(yī)院,需要外科中從事泌尿外科方向的醫(yī)師團隊承擔。掌握該項技術需要一定的學習曲線,因此,科室應該選派專人前往已經熟練掌握該技術并具備培訓或質量控制資質的區(qū)域醫(yī)療中心進修學習。
專家共識推薦: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安全順利開展,需要醫(yī)院及科室的政策扶持和硬件保障,開展該技術的醫(yī)院及科室需要具備多學科協(xié)作會診、轉診機制和應對危急重癥的應急處理能力,以最大限度保證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
1.2人員配備開展此項技術的臨床科室應配備以下人員:具有一定經尿道微創(chuàng)手術及開放前列腺手術經驗的手術醫(yī)師、具有前列腺增生患者圍手術期管理經驗的醫(yī)護團隊及隨訪人員。對于開展該手術的醫(yī)生應該根據技術準入標準規(guī)范管理。
1.3設備匹配由于等離子電切手術需要在導電溶液中進行組織切割,漏電可能威脅患者及術者安全[1];高溫及強電流可能導致電切環(huán)熔斷及刀頭脫落。因此,等離子發(fā)生器及電切環(huán)應選用合格的設備。
電切系統(tǒng):國外及國內開發(fā)的多種等離子電切平臺均可應用。
影像系統(tǒng):包括光源、攝像系統(tǒng)、圖像采集工作站及顯示器。高清攝像系統(tǒng)有助于術中小血管的辨認。
持續(xù)沖洗裝置及0.9%無菌氯化鈉沖洗液。
標本收集裝置:多通過負壓壺將標本吸出。
1.4患者管理對于接受等離子電切治療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僅需要重視客觀療效指標,還需特別關注患者報告的療效(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s)。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應該分階段開展患者管理,盡可能實現(xiàn)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全程、全面追蹤和管理。大多數專家認為,需配備前列腺患者管理專職人員,以患者教育、會談、小組面談、電話及微信等方式完成患者的安全數據收集分析及全程管理[2]。
專家共識推薦:應重視患者的全程管理。手術前患者應完成“安全評估”——“疾病教育”——“知情同意”的流程式管理;手術后患者需完成“療效評估與不良反應處理”“患者自我監(jiān)管與心理預期儲備”的管理和教育;出院后患者尚需配合完成“后續(xù)信息反饋”,確保患者對手術可能帶來的獲益與風險具有正確認知和接受度。
2.1患者評估
2.1.1患者綜合評估 包括一般狀況、心肺功能、前列腺超聲、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質量評分(quality of life,QOL)、勃起功能國際問卷-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尿流動力學檢查等。
2.1.2手術適應證 ①適合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TUPKP)。具有中-重度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并已明顯影響生活質量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layperplasia,BPH)患者可選擇TUPKP,尤其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拒絕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出現(xiàn)下列并發(fā)癥的BPH患者亦有指征:反復尿潴留、反復血尿、反復泌尿系感染、膀胱結石、繼發(fā)性上尿路積水(伴或不伴腎功能損害)、合并腹股溝疝、嚴重的痔瘡或脫肛、殘余尿明顯增多以致充溢性尿失禁。②能夠耐受麻醉及手術。
2.1.3手術禁忌證
①全身性疾病。主要為心腦血管、呼吸系統(tǒng)等重要器官疾病。心腦血管疾患主要有:并發(fā)嚴重高血壓、急性心肌梗塞、未能控制的心力衰竭、近期因腦血管意外發(fā)生偏癱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嚴重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顯著減退者;此外還有:肝功能明顯異常者;全身出血性疾??;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精神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
②局部性病變。主要包括:復雜的尿道和陰莖病變導致無法置入電切鏡的患者;無法采用截石位的患者;合并巨大膀胱憩室,需開放手術一并處理者。合并體積較大的膀胱腫瘤,不宜與前列腺同時處理,應先切除腫瘤后再考慮TUPKP手術。PSA異常、MRI或肛門指檢異常,懷疑前列腺癌的患者,應首先通過前列腺穿刺活檢排除腫瘤;對于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脊髓外傷等相關病史的患者應進行尿動力學檢查以排除神經源性膀胱。
專家共識推薦:手術禁忌證是相對的。隨著技術的改進和術者熟練程度的提高,多數患者在充分準備后若條件適合仍可接受手術。術者應當充分權衡患者可能的受益與風險,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礎上制定手術方案。對于以下患者尤應慎重選擇手術方案:①年齡60歲以下或前列腺體積不大(<30 mL)而LUTS癥狀重的患者;②保留勃起功能意愿強烈的患者;③心肺功能差的高齡患者。對于前列腺體積較大(>80 mL)的患者,初學者應慎重采用TUPKP術,因為歐美等國家指南均以前列腺體積80 mL作為電切手術的上限。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支持對于更大體積的前列腺,電切手術依然可以達到與開放手術或激光手術相當的效果,但應由具備一定等離子電切手術經驗的術者來操作[3-5]。
2.2臨床操作常用手術方式有TUPKP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切開術(transurethral incision of the prostate,TUIP)兩種。TUPKP又分為傳統(tǒng)逐步切除法(conventional-TUPKP,C-TUPKP)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剜除法(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TUKEP)。
2.2.1TUPKP 前列腺切割方法依術者的經驗和習慣而各不相同[6-11]。有術者分視野切割,即先切除靠近膀胱頸部周圍的前列腺組織,再逐個視野后退切除增生組織,最后切除前列腺尖部周圍組織。有術者首先切除增生明顯的部位,再逐葉切除其余增生組織。也有術者先在膀胱頸5、7點至精阜兩側切出兩條“標志溝”,然后從膀胱頸至精阜后方,分葉切除前列腺。醫(yī)師應綜合考慮患者病情、個人經驗及術中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
術中應注意觀察外括約肌,切勿損傷。術畢組織碎塊應清除干凈,防止堵塞沖洗管。止血應貫穿整個手術過程。最后的徹底止血更為重要。應仔細檢查所有的創(chuàng)面,尤其是膀胱頸部。前列腺尖部也是容易出血的部位,應該反復檢查。對于動脈出血必須徹底止住。
2.2.2TUKEP TUKEP與傳統(tǒng)等離子電切的區(qū)別在于利用等離子切割結合電切鏡鞘的推力,使增生前列腺與外科包膜分裂開,達到類似開放手術摘除增生前列腺體的目的。該術式更符合前列腺解剖結構,具有切除更加完整、術后復發(fā)率低、術中術后出血少等特點。多數術者采用分葉切除的方法,將腺體推入膀胱腔內并利用組織粉碎器將其粉碎[12-15]。
2.2.3TUIP 只切出5、7點標志溝,或者6點標志溝,深度為膀胱頸(標志溝近端)顯露環(huán)形內括約肌纖維,其余處達外科包膜。余操作及注意事項同TUPKP。
專家共識推薦:①TUIP推薦用于前列腺體積<30 mL的BPH患者,效果與TUPKP相當。與傳統(tǒng)C-TUPKP相比,TUIP手術并發(fā)癥更少,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對患者更安全。對于前列腺體積>80 mL的患者,兩種術式均可采用,且療效相當,但TUIP術后早期尿失禁發(fā)生率高于TUPKP。對術者而言,TUKEP學習曲線較長。②切除范圍除突入膀胱內的腺體外,應限于前列腺窩內,近端不超過膀胱頸部,遠端一般不超過精阜平面,四周則以前列腺包膜為界。術中應仔細辨認到達包膜深度時的創(chuàng)面,盡可能避免損傷前列腺包膜。通常包膜穿孔的部位最容易發(fā)生在膀胱頸和前列腺尖部,電切這些部位時應該注意。對于保留性功能意愿強烈及難以耐受較長時間手術的患者,應以解除梗阻為主,不過分追求切除的徹底性。③切割時必須保持視野清晰。視野不清時不作盲目切割,以免誤切正常組織,引起膀胱穿孔、包膜穿孔、括約肌損傷等并發(fā)癥。一般視野不清為動脈出血所致,此時應該改變電切鏡的角度和方向,找到出血點,止血后再繼續(xù)切割。④按順序切割,切忌無序切割。切除部位的解剖標志或層次不清時,應仔細辨認,只有在看清后才可繼續(xù)切割。精阜是辨認前列腺尖和外括約肌的關鍵標志,術中盡量保留。⑤電凝止血貫穿手術始終。動脈出血必須及時電凝止血,原則上是先止血再電切。采用先切5、7點標志溝的方法,可以起到阻斷血供、減少出血的作用。⑥術中應注意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根據患者出血情況密切監(jiān)測血常規(guī)、電解質及血氣分析變化。尤其是當手術時間超過3 h后,應警惕循環(huán)負荷增加等并發(fā)癥。若生化指標異常應盡早結束手術。
2.3術后護理電切術后的護理對于保證患者的安全尤為重要。術后應密切關注患者的主觀不適、生命體征、腹部情況、膀胱沖洗通暢程度、膀胱沖洗液顏色及液體總出入量。膀胱持續(xù)沖洗時間因人而異,需根據沖洗液的顏色進行調整。拔除尿管的時機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手術中的情況綜合考慮。國內多數醫(yī)院在術后3~7 d拔除尿管。
2.4療效評估患者應當在拔除尿管之后的4~6周復診,以評價治療反應和不良事件。如果患者的癥狀得以緩解且無不良事件,則沒有必要進行進一步評估。在4~6周后隨訪時建議進行以下檢測:IPSS、QOL、尿流率和殘余尿測定。
專家共識推薦:鑒于前列腺等離子電切手術與其他術式一樣存在術后復發(fā)的問題,有條件的醫(yī)院應建立患者長期隨訪機制。
2.5不良反應的管理
2.5.1創(chuàng)面出血 術中嚴格止血、確認無活動性出血后方能結束手術。拔除尿管前輕度出血可暫時觀察并行膀胱沖洗,牽拉尿管以壓迫電切創(chuàng)面。如果術后出現(xiàn)下列情況,應急診在電切鏡下清除血凝塊并重新止血:①膀胱沖洗液顏色突然變紅,經牽拉氣囊無緩解;②血紅蛋白持續(xù)性下降;③出現(xiàn)血壓顯著下降及心率顯著加快;④膀胱內血凝塊形成,經常規(guī)抽吸無法恢復沖洗通暢。術后1~3個月內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及劇烈活動,保持大便通暢。如出現(xiàn)輕度血尿,囑患者多飲水,嚴重出血或形成膀胱內血腫時處理同圍手術期。
2.5.2術中循環(huán)負荷增加 使用等離子雙極電切系統(tǒng)行前列腺電切,因創(chuàng)面靜脈竇開放、前列腺外科包膜穿孔及膀胱穿孔引起灌洗液吸收,從而導致循環(huán)負荷增加的情況在高齡患者中并不鮮見,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建議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并采取預防措施:①確保引流通暢,防止因引流不暢而增加膀胱壓力,從而增加沖洗液的吸收;②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血氣分析、紅細胞壓積、血漿Na+濃度及心臟情況等;③輕度的灌洗液吸收可酌情使用利尿劑;如滲液較多且有嚴重的腹膜刺激征時,應行恥骨上及腹腔置管引流;對術后早期有惡心、嘔吐、低血壓或高血壓、意識障礙的患者,應及時監(jiān)測電解質及血漿滲透壓。必要時請心內科協(xié)助調整心功能并通過透析治療降低循環(huán)負荷。
2.5.3術后膀胱痙攣 推薦意見:①積極鎮(zhèn)痛、解痙及止血;②可適當調整氣囊大小,同時根據引流液顏色調整沖洗速度,及時清除膀胱內血凝塊;③術后沖洗液的溫度應保持在20~30℃,減少低溫鹽水對膀胱的刺激;④消除緊張因素,使患者全身放松。
2.5.4術后LUTS/OAB 推薦意見:①對可疑不穩(wěn)定性膀胱患者術前應行尿動力學檢查;②術前服用α受體阻滯劑和抗膽堿藥物,減少術后膀胱痙攣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發(fā)生;③拔除導尿管后,如患者仍存在尿頻、尿急或者急迫性尿失禁,可服用α受體阻滯劑和抗膽堿藥物治療。
2.5.5術后導尿管堵塞 推薦意見:①術中將切除組織或血凝塊徹底清除;②術后應根據沖洗液的顏色調節(jié)沖洗速度,避免血凝塊形成;③如發(fā)現(xiàn)導尿管引流不暢且排除導尿管滑脫,應盡早使用注射器加壓反復抽吸,將血塊或組織碎片吸出或更換導尿管。
2.5.6包膜穿孔與外滲的處理 輕度的包膜穿孔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灌洗液外滲,無需特殊處理。如發(fā)生嚴重的交通性穿孔,因灌洗液大量進入膀胱周圍間隙及后腹膜間隙,會導致大量的沖洗液吸收。如及時發(fā)現(xiàn)且滲液不多,應盡快結束手術并于術后應用利尿劑,一般可自行恢復;如滲液較多且有嚴重的腹膜刺激征時,應行恥骨上置管引流。
2.5.7術中直腸損傷的處理 按腸損傷原則處理。
2.5.8術中膀胱氣體爆炸 等離子電極電解水產生的微量可燃性氣體可能積聚在膀胱頂部,因此偶有氣體爆炸導致膀胱破裂的案例發(fā)生。術中應盡量保持水循環(huán)通暢,定時排水排氣,盡量避免膀胱積氣和過度充盈。
2.5.9術后尿失禁 暫時性尿失禁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患者加強括約肌功能鍛煉有助于尿控功能盡早恢復。永久性尿失禁一旦發(fā)生,臨床治療比較困難,必要時需要使用人工括約肌植入進行治療。
2.5.10術后尿道狹窄 是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對于術前存在尿道外口狹窄者,可行尿道外口切開術或尿道擴張術;②術后留置導尿管不宜過粗;③導尿管保留時間不可過長;④術后尿道狹窄,根據尿道狹窄的部位及程度行尿道擴張或尿道狹窄切開/切除術。
2.5.11術后急性尿潴留 應針對病因進行防治。徹底切除增生前列腺,特別是前列腺尖部。術后口服α受體阻滯劑可預防尿潴留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可行導尿術并口服α受體阻滯劑。
2.5.12術后勃起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主要與患者的年齡、術前性功能狀況及術中是否穿破前列腺包膜有關。術前性功能有減退者,術后發(fā)生性功能低下的比例較高。這可能與患者本身正處于性功能減退過程,手術打擊對其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關。前列腺包膜穿破對性功能的影響,主要是與術中電切的熱損傷及局部滲液、血腫壓迫鄰近前列腺側的勃起相關神經有關。
2.5.13術后逆行射精 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后有一半以上患者出現(xiàn)逆行射精。原因可能為在術中切除膀胱頸部腺體時,破壞膀胱頸的正常結構及尿道內括約肌,造成術后膀胱頸功能不全而不能正常關閉,從而導致射精過程中精液向膀胱返流。因此,術中應盡量保留膀胱頸部的括約肌,以減少逆行性射精發(fā)生。
2.5.14術后白細胞尿 出現(xiàn)白細胞尿是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后常見癥狀。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白細胞尿與尿路感染并無相關性。術后1周患者尿液中的白細胞濃度升高,但在術后4周時,尿液中的平均白細胞計數降低。因此,白細胞尿可能與前列腺手術創(chuàng)面炎性細胞的滲出有關,白細胞尿不能反映術后菌尿的可能性。隨著手術創(chuàng)面的愈合,白細胞尿可自然好轉,不需要進行臨床干預。
2.5.15血栓性疾病 術后臥床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嚴重者血栓脫落導致的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建議根據術后沖洗液顏色盡量減少止血藥物的使用,并鼓勵患者早期活動。對于有血栓形成危險因素的患者,建議術前常規(guī)進行下肢深靜脈血栓檢查。術后患者如有下肢腫痛,應盡早行彩超檢查。
專家共識推薦:大量隨機臨床研究(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證據表明TUPKP與TURP的有效性相當,但安全性要比TURP和開放手術好。術者應注意操作細節(jié),盡量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尤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嚴格把握手術指征;②術中嚴格止血,規(guī)范有序操作;③注重術后管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保持引流通暢;④關注患者拔管后排尿癥狀,必要時及時藥物干預。
2.6特殊人群處理
2.6.1高齡患者 高齡并不是手術絕對禁忌證。如果經過全面的術前評估,患者的一般狀況能夠耐受手術,依然可以實施手術。但高齡患者心肺功能儲備較一般患者低,術中應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嚴格止血,術后應嚴密觀察。
2.6.2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心肺功能不全或肝腎功能不全等離子電切手術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一定侵擾性。因此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應該與相關科室合作制定治療方案,待器官功能不全得以糾正后方可實施手術。
2.6.3糖尿病患者 對前列腺增生患者應重視是否有伴有糖尿病。入院時需詢問患者有無糖尿病以及相關用藥情況,并在病史中予以記錄。術前應進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尿酸、肝腎功能等評估。注意飲食調節(jié)、血糖監(jiān)控,圍手術期間積極維持原代謝疾病的藥物治療,必要時與相關科室聯(lián)系進行相關藥物的劑量調整。
2.6.4凝血功能異常 由于等離子電切手術對視野清晰度要求較高,出血對手術安全性有較大影響。對凝血功能異?;颊?,術前應詳細評估凝血功能并酌情停用抗凝藥物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2.6.5癡呆患者 癡呆患者術后無法配合制動,可能導致術后出血加重。甚至有些患者會自行拉扯導尿管導致嚴重出血和尿道損傷。術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況。術后需要專人陪護并嚴格制動。
專家共識推薦:前列腺增生患者均為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種內科疾患。建立完備的多學科合作機制是提高患者手術安全性的有效方式。
編寫指導專家(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行環(huán)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齊 琳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泌尿外科
賀大林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黃翼然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泌尿外科
魏 強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泌尿外科
編寫專家(按姓氏筆劃排序)
劉同族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楊中華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衛(wèi)兵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 茨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銀高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新華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羅 儀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鄭 航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胡萬里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徐 松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郭中強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熊 晶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討論專家(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懷雄 武漢唐濟科技有限公司
王劍松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石洪波 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
莊乾元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泌尿外科
劉同族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卻 暉 黃岡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
杜 丹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李 政 成都美創(chuàng)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李 清 湖北省當陽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楊 琨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邱建新 空軍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大虎 襄樊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 志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張新華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范晉海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林 敏 珠海市司邁科技有限公司
羅 儀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周家杰 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
鄭 江 荊州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趙亞楠 武漢唐濟科技有限公司
胡萬里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柯昌興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種 鐵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姚啟盛 十堰市太和醫(yī)院泌尿外科
聶 勇 宜昌市夷陵醫(yī)院泌尿外科
徐 松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郭中強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郭永連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
董自強 宜昌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喻俊峰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熊 晶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泌尿外科
顏克鈞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
薛 蔚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