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育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體育精神、傳承體育文化、傳授體育內容等重大使命。但從當前實際發(fā)展現(xiàn)狀看,由于體育價值的迷失,進而使體育教育工作中出現(xiàn)了異化的現(xiàn)象,該問題應引起教育人員的高度重視。本文主要對體育教育中“游戲精神”的式微與復興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體育教育;“游戲精神”;升學率;價值取向;教學觀念
前言:體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人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其同時也蘊含著永恒人性和普適性的實際價值。目前的體育教育異化問題尤為嚴重,并逐漸演變成一種政治和揚名的工具,嚴重限制和影響了其可持續(xù)發(fā)展,若不及時解決該問題,則極易扼殺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未來。
一、體育教育中“游戲精神”的式微反思
1.工具性
即體育教育在開展過程中,其目的不僅僅局限于自身,而是為了實現(xiàn)其他目的而開展,一方面,體育運動的前提和基礎是運動技能,但是教育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唯技術化”的問題,不管是在小學體育還是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均只是動作的簡單重復,該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外,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常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主要標準,進而使體育教育成為了學生與學校博弈的工具,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體育運動在國人心中的實際價值,對于其健康發(fā)展尤為不利[1]。
2.功能性
從目前教育現(xiàn)狀看,體育成績關乎著升學率,故時常出現(xiàn)考試前爭分多秒的訓練,但考試后置之不顧的現(xiàn)象,這顯然違背了體育教育的初心,使其也被賦予了一定的功能性,并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而是將其作為考試加分的項目。個別學校為了社會聲譽,常對學生成績弄虛作假,可見,一旦體育運動的功能性膨脹,教育的核心本質便會發(fā)生改變,使得體育教育喪失了其核心價值。
二、體育教育中的“游戲精神”
1.游戲精神
首先,自由精神。游戲是一種以自由為核心的運動,其本質是實現(xiàn)心靈和思維的自由,而游戲者常常會因為受到游戲精神的感化而主動、積極的參與其中,拋開一切雜念,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身潛能,實現(xiàn)智力和能力的雙重提升。失去自由精神的活動,通常也就失去其吸引力和本身價值。
其次,秩序精神。人類社會對于真善美的判定標準常以規(guī)則為主,而游戲中的規(guī)則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是因為規(guī)則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定的真理。由于規(guī)則的存在,才可營造出自我展示的平臺,充分滿足了人們對于自由的追求,并指引著游戲者參與其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游戲,其規(guī)則看似不公正,但從實質角度看,均是結合游戲雙方的實際情況,建立的一個虛幻的公平情境,并以此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游戲者的自由精神。
再次,體驗精神。游戲憑借自身獨特的魅力和精神,吸引著游戲者參與其中,在體驗游戲的過程中,也間接展示了游戲本身,正是因為體驗的存在才為各種情況的發(fā)生提供了可能,并將各種各樣的游戲呈現(xiàn)給游戲者,使其感受游戲的精神和魅力,并逐漸為之沉迷,最終達到忘我的境界。體驗是游戲放飛自我的基礎和前提,其活化了規(guī)則,并具有一定的秩序性,為文明的誕生提供了土壤和空間。
最后,非功利精神。在具體游戲的過程中,需遵守其內部規(guī)則完成游戲,在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愿望,獲得精神和智力的成長。與此同時,也間接的促進了游戲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充分的滿足了人們的情感訴求。游戲本身并不帶有任何的功利性,而正是因為這種特性的存在才讓越來越多的游戲者參與其中,實現(xiàn)自我超越。
2.游戲精神是體育價值取向
體育是由生產勞動演變而來,故兩者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頗多相似之處。若將體育看作是一種游戲,則這種說法過于片面和武斷,但人們在挖掘體育內在本質的過程中的確發(fā)現(xiàn)了其存在很多游戲屬性,可見兩者之間的關系之密切。
體育是自然的沖動和身體的本能,其出現(xiàn)之初只是單純的為了尋找快樂,回歸動物本性,其真諦是自由,是感性與理性的有效結合,可超越自我,是人們對生命的執(zhí)著追求。
三、復興體育教育“游戲精神”的有效途徑
1.提升教師的認識水平
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教學思想和手段將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且深遠的影響,而教師對于體育教育的認識,往往可引導著學生的思想和意識。當前的體育教學模式單一、內容單板,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適當轉變教學觀念,不應只是傳授體育技能和知識,而是要真正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快樂與自由,使其在公平、公正的游戲規(guī)則中崇尚良善。而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更應深刻認識到體育教育的精神和價值,從而形成正確、積極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平等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使學生逐漸對體育產生興趣[2]。
2.因材施教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也會有著不同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對于教育內容的理解也大相徑庭。為此,教師需采取“因材施教”基本原則,開展針對性體育教學。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可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融入于游戲,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應全力打破體育知識分類,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融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從而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3.深入貫徹游戲精神
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雖也意識到開展游戲活動的必要性,但缺陷和不足在于未能在其中融入相應的體育精神,進而也失去了教學游戲活動開展的意義和價值,過于形式化的游戲運動,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廣大體育教師應提升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
綜上所述,開展體育教育活動最根本的目的是實現(xiàn)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因此體育教育也應從此出發(fā),不應將其當做達到某種目的的工具并賦予其一定的功利性,這顯然違背了體育教育的初心。故在今后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體育教育內涵,并在其中融入游戲精神,從而為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夏建強.民間傳統(tǒng)體育融入學校教育的發(fā)展策略分析[N].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2:60-62.
[2]馬立軍,殷飛.體育教育中的內隱教育及其開發(fā)途徑的探討[N].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19-21.
作者簡介:李鵬,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幼兒師范學校 4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