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更
摘要: 初中生物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須學習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生物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物質的運動、物質結構及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技術應用廣泛、知識創(chuàng)新快的特點,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和不斷的創(chuàng)新性。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要求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
關鍵詞: 生物教學;教學技巧
一、生物學課重基本的認識
生物學概念是生物學課程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習生物知識、解決生物問題的基礎。生物學的重要概念處于學科的中心位置,包括了對生命的基本現象、規(guī)律、理論的理解和解釋,對學生學習生物學以及相關知識,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在知識學習中,對基本事實的概括、總結一些以及抽象的概念的學習非常重要。生物學概念的形成,需要許多的科學實驗,一些科學研究成果,一些理論的支持,同時這個概念,也對其他進一步的認識新的事物,認識新的事實、原理,規(guī)律,提供了支撐,所以這是相互之間密切聯(lián)系的。
二、注重生物學科的實踐教學
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物學的很多知識是在實驗中獲得和得到驗證的。我們必須注重實驗教學。生物實驗有很多,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后,學校的實驗硬設備基本建成,而軟設備還有不足,這時就要發(fā)揮老師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實驗硬設備,開發(fā)性的利用實驗軟設備,從而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實施這些實驗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上好生物課打好了基礎。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就顯得及其重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發(fā)其他資源是生物教師的職責。現有資源促進生物教學。如儀器的合理利用、掛圖的及時應用、標本的指導應用、多媒體資源的利用、學校周邊和家鄉(xiāng)動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校本教材的開發(fā)、課題研究都是生物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當我們認識到了這些資源的可利用性和可開發(fā)性,我們的工作就有了方向,也有了動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盡力的開發(fā)有利于教學的各種資源,為生物教學服務。
三、用多元化的方式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發(fā)展智力的前提,是“打開思維的金鑰匙”。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強烈的學習愿望,掌握知識的愿望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動因?!?/p>
1.“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大家都知道,而實際操作起來卻有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上課時,精心準備,精心設計,引課時就要讓學感興趣。讓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漸漸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2.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快樂學習。愛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課堂中枯燥的知識融入到“玩”中,必然會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采用多種多樣的游戲和活動,把課本上的抽象知識融入到游戲中,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快樂學習。初中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打破沙鍋問到底,對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容易產生疑問。教師可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并在快樂中獲得知識。例如,學習動物的保護色時,就可以帶來蝗蟲和蚱蜢給學生看,學生上課時一看有蝗蟲和蚱蜢,注意力肯定非常集中,并且,還很想弄明白為什么老師要帶著兩只昆蟲來上課,這樣先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再來講解:動物為了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不被天敵所發(fā)現,只有越接近自然的顏色越安全,所以蝗蟲的保護色是土黃色,然后再進一步提出疑問,為什么在草叢里生長的蚱蜢都是綠色呢?學生就很快的明白也是保護色的原因了,這樣一來,學生的聽課效率就會提高很多,不只學生樂于學習了,老師在講課時看到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課也會感到欣慰。
4.生物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有其獨特優(yōu)點。動植物資源的豐富多彩,為生物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而這些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多媒體是一個很好的介質。我們利用多媒體將豐富多彩的圖片、精美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這些視覺刺激下學生學習生物是一件很好的事?!叭f類霜天競自由”的情境讓學生美不勝收,留戀其中。我們用這美侖美奐的刺激抓住學生。這時生物教學也變得容易多了。
四、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中學生對事物和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生怕出錯而招來同學和教師的嘲笑。教師在這個時候要正確對待,以免挫傷他們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可親,要滿腔熱情地去幫助他們,共同分析出錯原因,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不要害怕出錯,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這樣學生才會去獨立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見解,才會主動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采用開放式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
開放式教學就是廢止傳統(tǒng)的“封閉式”的學習指導,代之以差異的、動態(tài)的、開放的學習指導。教學目標是動態(tài)的、開放的,教學內容是動態(tài)的、開放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動態(tài)的、開放的。這相對傳統(tǒng)教學中滿堂灌、注入式的方法,嚴重束縛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有著巨大的進步。初中生物課程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是由課程本身決定的,因為生物課程本身就是一個更新速度快、不斷發(fā)展完善的學科,需要以開放的理念對待。初中生物課程的開放式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學目標的開放、教學資源的開放、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作業(yè)的開放、評價的開放等五個方面。
總之,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以科學的指導思想為本,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接受生物學知識,讓學生愛上這門課。
參考文獻:
[1]高冬紅. 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認識[J]. 教育教學論壇, 2012(12):149-150.
[2]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9,(05)
[3]施航飛.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談[J].才智.2010.(4):130-132.
[4]董敏. 淺談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升[J]. 大觀周刊, 2013(6):275-275.
[5]姚浩英. 探討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提升[J]. 魅力中國, 2016(36).
(作者單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溫仁鎮(zhèn)總校 0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