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榮
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qū)引種茶樹,必須注意定向引種,重視選育當?shù)亓挤N茶苗與選留當?shù)禺a(chǎn)的茶籽擴種建園。提高茶樹自身抗御低溫的能力是防止茶樹凍害的根本途徑。
應選背風向陽的地段建茶園,避免谷地和風口處建園。有條件的茶園可以在茶園周圍栽植防風帶,高山茶園在迎風口種植防護林帶,能夠有效阻擋冬季寒風和某些有害氣體,提高茶園內(nèi)的濕度和溫度,保證茶樹安全越冬。
坡地種茶應修筑水平梯田,在茶園主要道路、溝渠旁種樹綠化;平地、緩坡地種茶應建立“園周種樹,果茶間作”的復合生態(tài)茶園,提倡合理密值、雙行條栽種植,成齡茶蓬高度為60~70 cm,培育成“適密、適矮”的復合生態(tài)茶園,營造保濕保溫的茶園小氣候。
對發(fā)生凍害的茶樹 “因地因園”修剪,同時根據(jù)茶園受凍程度采用不同程度的修剪。當?shù)貧鉁胤€(wěn)定回升后進行,對于受凍嚴重的茶園,須根據(jù)情況進行深修剪(茶蓬10~20 cm)、重修剪(茶蓬的一半)或臺刈(地上部5~10 cm以上全部剪除),修剪程度以剪到青梗為宜。為減輕春茶減產(chǎn)幅度,凍害輕的茶園可采取以采代剪的方式,在春茶后輕修剪或深修剪,平整冠面,為夏秋茶生產(chǎn)打好基礎。
凍害嚴重的年份,1~2年生茶樹,如果凍死率不高,可采用定型修剪,剪去部分枯枝,并補植缺叢;如果多數(shù)茶樹凍死,就要重新種植。對受害嚴重的幼齡茶園,未凍死的進行修剪、施肥,已凍死的要抓緊時間進行補苗。在時間上要求低山提前進行,高山待解凍后進行,掌握溫度穩(wěn)定在15℃以上時進行,原則上在春芽萌動前修剪、補植結(jié)束。
受凍茶樹在修剪后應及時澆水,早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茶芽萌發(fā)后多次勤施氮肥,進入秋季則嚴格控制氮肥施用的次數(shù)和數(shù)量,適當增施磷鉀肥;在新枝葉片成熟后還可以進行葉面施肥。同時要結(jié)合施肥對茶樹行間進行松土,深度約10 cm,根莖處適當淺些,可提高地溫,促使茶芽萌發(fā)。在大雪或凍雨融冰后,有積水的茶園,應及時開溝排水,以防濕害。
茶樹受凍后樹勢衰弱,傷口增多,對病蟲的抵抗力相對減弱,較正常茶樹更容易誘發(fā)多種病蟲害,要加強茶樹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密切注意發(fā)生動態(tài)。修剪后的茶園要立即噴1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能起到殺卵、殺螨、殺蟲的作用,減少螨類、黑刺粉虱、茶小綠葉蟬和角蠟蚧的為害。噴藥前茶園里的修剪枝要全部清理出園外,以防病蟲滋生、傳染,噴藥時要噴勻噴透。茶樹重剪20天后,應注意觀察新芽抽發(fā)情況和蟲情,及時做好害蟲的防治工作,以保障新枝茁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