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解放軍第八十九醫(yī)院神經內科,山東 濰坊 261057)
腦卒中為臨床致死率及致殘率較高的疾病,發(fā)病率不斷攀升。我國人口進入老齡化階段,該類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特點,影響人們生活質量?,F(xiàn)階段康復護理臨床效果被社會各界肯定,尤其早期康復護理,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及致殘率,以下詳細報告。
現(xiàn)階段,臨床早期康復存在一定爭議,主要爭論觀點在于早期康復是否會導致神經功能進一步損壞,使腦卒中二次并發(fā),增加患者致死率,是否會出現(xiàn)壓瘡及DVT疾病風險。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腦卒中康復訓練為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神經不在出現(xiàn)典型癥狀的48 h。相關報道顯示,腦卒中后7 d接受康復治療患者恢復效果優(yōu)于延遲治療恢復效果,患者死亡率及致殘率較低[1]。
世界衛(wèi)生組織相關數據表示,早期實行康復護理患者日后生活自理能力有效顯著提升,占所有預后自理能力恢復的60%,早期護理干預時間越早,患者恢復效果越好。為患者施以腦卒中早期護理,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能力,防止患者肺部感染,優(yōu)化患者神經組織功能,重建反射條件,使大腦神經損傷后得以自行修復,針對性的早期修復,使足下垂及內翻并發(fā)癥減少,避免患者繼發(fā)性損傷。早期施以康復訓練干預,使致殘率降低,樹立疾病恢復信心。
2.1 急性期康復護理 設定在患者生命體征的2周內,患者此階段神經學癥狀不明顯,此時可以開展訓練,目的在于減輕上肢屈伸、下肢伸肌痙攣問題,使患者保持抗痙攣體位。孫靜施以早期康復護理方式對腦卒中偏袒患者進行研究,人數為137例,護理后結果表示,采取針對性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肌肉痙攣癥狀,避免患者關節(jié)損傷,出現(xiàn)分離運動問題[2]。腦卒中急性期正確擺放體位及活動姿勢,采取體位轉移訓練,能夠降低腦卒中并發(fā)癥產生率。良好的姿勢包括仰臥位及健側臥位、患側臥位。
2.2 患者腦卒中發(fā)病后的2個月-6個月為恢復期 患者在此階段生命體征基本穩(wěn)定,神志清晰,疾病控制良好,此階段采取主動性康復訓練,指導患者翻身、屈膝等訓練方式。
2.2.1 指導患者關節(jié)被動運動方式 使健側軀體帶動患側軀體活動,告知患者標準運動方式,自肢體近側向遠側順序開展,動作應當保障輕柔、緩慢。此運動過程中應當著重關注肩關節(jié)屈伸、外展、內收、肘關節(jié)伸展、腕關節(jié)背屈、手指伸展等,每天重復性做此類動作,每個動作5次-10次,每個動作在3 s-5 s完成。
2.2.2 床上翻身訓練 在應用過程中,患者雙手交叉,上肢伸展,首先進行前方上舉,其次前伸。翻身過程中雙手向側身活動,頭部及軀體翻轉至側臥方向,隨后開始反轉重復活動。
2.2.3 橋式運動 需使患者呈仰臥位,雙腿屈伸,足踏于床,臀部緩慢抬起,保持一段時間持續(xù)動作后放下?;颊呖奢^為容易完成此運動,使患者懸空健側腿屈曲,適當抬臀。
2.2.4 坐位訓練 訓練過程中,患者不可直接直立坐位。需以平臺輔助及背靠架干預,不斷調整坐位角度,每次需堅持0.5 h,患者若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調整坐位。
2.2.5 站立位平衡訓練 訓練過程中,患者雙足后移并屈髖,軀干向前方伸展,肩部越過腳尖及膝蓋,重心位于足部,軀體前上方向站起,站立位過程中,足部與肩部平齊,髖及膝蓋伸展,軀體垂直地面。
2.2.6 走步訓練 訓練過程中,患者可以獨立站立,患側腿部具有承擔自身一半體質量能力,此訓過程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設定,部分患者能夠提早開展,特殊情況下施以下肢支具輔助。
2.2.7 作業(yè)療法 在應用過程中,需制定個性化作業(yè)方案。比如推滾筒、擦拭磨砂板、插木釘、揉捏橡皮泥、搭積木、拼圖、穿衣、洗漱、如廁等。
據患者機體情況為患者服用半流質軟食,合理搭配飲食方案,食物需保持清淡,容易消化,營養(yǎng)價值高,維生素含量高。處于急性期的患者,食用魚湯、肉湯為主,輔助菜系為蛋類、蔬菜、水果,患者每天保持足夠飲水量,防止食用刺激、辛辣等食物。強化吞咽功能訓練,防止患者腹脹。若患者吞咽神經損傷嚴重,需施以腸道營養(yǎng)支持。進食過程中,患者呈半坐位,選擇口感強的食物,恢復咽部感知能力,食物形態(tài)不可過于松散,有粘度,但是不可附著于口腔,防止出現(xiàn)嗆咳問題。飲食過程中患者保持高度集中,飲食速度緩慢,通過吞咽障礙輔助儀器進行干預。
通過聽、說、讀、寫鍛煉方式,使患者反復閱讀字詞,患者字詞能夠閱讀后,指導患者閱讀短語,從而組成句子,使患者語言神經盡快恢復,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喜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積極與患者交流,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減少醫(yī)患糾紛,提升治療依從性。
心理康復護理需貫穿整個護理環(huán)節(jié),使患者的機體能力恢復速度提升,護理人員應當積極與患者溝通,通過良好的語言了解患者,建立優(yōu)質的護患關系,對患者施以日常健康指導,使患者明確疾病成因,學會自我管理,保障患者治療積極性。鼓勵患者早日參加康復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給予患者關心及贊揚,使患者恢復欲望有效激發(fā)。
早期肢體功能康復護理對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具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腦卒中為臨床典型神經系統(tǒng)疾病,需采取合理康復護理方式干預,恢復神經功能,改善患者并發(fā)癥產生率。護理過程中需將心理護理帶入,強化家庭及社會支持鼓勵,使患者早期康復訓練依從性提升。患者在康復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為患者調整肢體擺位,有利于降低致殘率,使患者能夠早日回歸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