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媛
摘要:書面表達是初中階段的教學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難點,尋找其原因,探尋其解決之道,一直是初中教師的重要實踐活動。
關鍵詞:英語;書面表達;詞匯;語法;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62
書面表達是中學生學習英語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一個重要題型,全國各地中考無一不采用此種題型。因此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此題必須做好??墒怯胁簧賹W生覺得用英語寫作很難,不知從何練起。在考試時,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根據(jù)所給信息和要求來作文,以致考生在考試中表現(xiàn)欠佳。
一、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的現(xiàn)狀
1. 教師的局限性。很多教師對于書面表達的教學安排往往集中在考試前突擊訓練,有些教師甚至在七年級、八年級階段很少進行書面表達的訓練,到了九年級才組織學生進行寫作。有些教師往往在課堂將要結束時指定某一份英語綜合測試卷中的書面表達作為當天的家庭作業(yè)。學生在既沒有任何相關信息也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完成,接著教師批改,發(fā)還作業(yè),然后在課堂講解一些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的常見錯誤。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始終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并把寫作知識和技巧的傳授作為課堂主要甚至是全部的活動。而沒有將學生的寫作活動和教師的講授同步控制在同一節(jié)課中。每每一到改書面表達教師便苦不堪言。其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
2. 學生的現(xiàn)狀。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特點的差異,中英文化之間的不同以及自身能力的欠缺,一些錯誤常常見于習作中,加以概括,有以下幾類:一是語音基礎差,缺乏記單詞技巧,詞匯量少。學生寫作時常常感嘆力不從心,缺乏可以充分表達自己思想的語句。同一句式或同一詞在同一文中反復出現(xiàn),使語言呆板單調(diào),缺乏變化。很多學生沒有基本的語法概念,不懂得基本的句子結構,沒有最基本的英語語感;有些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太少。學生詞匯的記憶準確熟練程度不夠,有的學生反映有的單詞感覺很熟練,不知怎么回事一寫就錯了,可見,眼看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學生還需要從記憶到運用的過程,應該多動手,多進行寫作訓練。薄弱的語音基礎和記憶技巧導致的不多的詞匯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二是不善于用地道的英語句型,寫作中出現(xiàn)中式英語。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是中國式英語,中式英語是教師最為深惡痛絕,又是學生很容易犯的錯誤。受到中文負遷移的影響,學生對一些意思和概念的表達不遵從英語的表達習慣,而是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遣詞造句漢式英語。學生的習作常給人以漢英翻譯詞對字硬譯的感覺,加之英漢兩種語言在文化思維方面和語言表達習慣的差異,所以在學生的習作中,按漢語思維翻譯英語的情況屢見不鮮。三是對英語句型、時態(tài)、語態(tài)、詞形及短語搭配等基本語法缺乏應有的掌握;基本句型結構掌握差,有的連句子成份都不全,語言運用錯誤。這些錯誤包括語法上的主謂一致,單復數(shù),時態(tài)語態(tài)以及用詞等。由于漢語的謂語動詞無時態(tài)變化之說,受母語影響,學生英語作文時態(tài)上很容易出錯,常會出現(xiàn)時態(tài)混亂的情況。有的主被動語態(tài)分辨不清。四是學生對寫作有畏懼心理。部分學生對英語書面表達有一種排斥心理,害怕寫不好;還有不少學生認為書面表達是全憑運氣,在于閱卷教師的一念之間。另有一部分學生誤認為寫作水平的提高無非是多寫幾篇作文,沒有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的習慣,更沒有對教師的作文修改認真反思,沒有向教師請教的習慣。
二、對書面表達教學的幾點建議
1. 改變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教學實踐證明,現(xiàn)行的中學課本就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最好材料。詞匯量的多寡是書面表達好壞的關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說英語,并要求學生也盡量說英語,給學生提供大量使用英語表達想法的范例和機會。書面表達是用筆說話,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口語說得多、說得好,寫作水平也自然能得到相應的提高。雖然在英語課堂中使用的多數(shù)為相應固定的句型。另外,在擴大詞匯量的基礎上掌握句型才有意義。因此,教師要盡量引導學生用一些已學過的單詞、短語來解釋難句和課文意思,加深他們對所學詞匯的掌握。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積累了不少詞匯、句型,在此基礎上要求他們改寫或縮寫課文是練習寫作的極好機會。我們所學的對話、課文,文字優(yōu)美、語言地道、題材廣泛,我們不妨借助這些對話課、課文進行一系列的寫作訓練,如改寫、縮寫等。
2. 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不應只限于照本宣科,而是應結合此詞的具體用法,設置生動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此語境中深刻體會到它的用法和含義,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學以致用,用剛剛學到的詞造句,或把各個詞組和句型歸納到一起,讓學生編故事。這樣一舉兩得,學生既掌握了詞的用法,又鍛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同時學生在課堂中興趣盎然,對知識記憶深刻。
3. 分類教學,理清寫作思路。在我們所學的課文中,有記敘文、日記、通知、便條、書信、廣告等多種體裁,文中還有大量的插圖,可以利用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寫作。要學好英語寫作就必須從課文練起,從一些常見的文體練起,由短到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
4. 根據(jù)學生弱點,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開展寫作訓練。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豐富,趣味性強,是一部可模仿性很強的英語教科書。它為教師教英語寫作,學生學習英語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師應該把這些素材加以整合、刪減或補充,作為學生練習寫作的話題以及模仿的范本。這些素材,不僅為使學生學會寫作技能提供了真實優(yōu)美的模仿范文,而且提供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多樣化的練習話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得以從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文到詞語填空;從看圖寫話的限制性寫作逐步加深到只給信息,只給命題的開放、半開放的自由寫作。這些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可模仿、學習和運用的材料,還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變教材文章的體裁或人稱來改寫文章。學生利用教材的這一資源,在改寫的過程中熟悉并鞏固了課文詞語和句型,最終達到自由運用的程度。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適時適宜地表揚鼓勵。比如一段好的對話,一次測驗的好成績,都可以成為促進英語學習及其他方面成功的契機和內(nèi)驅(qū)力。十次批評,不如一次表揚。多次的刺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進而產(chǎn)生興趣,激勵學習動機。對于學生所寫的文章應及時批改與講評。批改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全班批改、個別學生當面批改、學生相互批改等多種方式。為了大面積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成績,最好能夠當面批改。在批改過程中,記錄下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以及寫得較好的寫作,為講評課作材料準備。在較明顯的錯誤下劃線,要求學生自改;學生不容易想到的錯誤由教師更正;有共性的錯誤在班上集體更正。最后在作業(yè)本上附帶一些語重心長的話語。這樣能使學生不懼困難,不怕失敗,樹立學習的信心。
5. 加強訓練,使寫作系統(tǒng)化和整體化。教師從七年級起就要整體規(guī)劃九年級階段的寫作訓練,把寫作訓練當成初中英語教學的密不可分的部分加以重視。應該抓幾個關鍵點,即從審題中抓住要點;突出重點,行文連貫;難簡結合,避免錯誤;控制詞數(shù),表達準確。教師應對學生寫作中的錯誤定期歸納整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jù)學生在寫作中的錯誤及時調(diào)整相關的計劃與訓練策略,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了好的方法,再加上教師的耐心輔導,學生必然能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只有學生有了扎實的英語基礎,語法和詞匯的錯誤才能減少,才能寫出用詞地道,語法正確,句式變換合理的書面表達。
6. 加強背誦范文訓練培養(yǎng)寫作語感。背誦文章是學習英語的必要途徑。只有多背誦英語文章,才會逐漸形成語感,原本用起來很費力的語句,在寫作時才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自然流露在筆端。所以,在教學中,筆者堅持讓學生背誦好的文章,從而達到以背促寫的目的。當然,只依靠英語課文教學進行寫作訓練并不能解決書面表達的全部問題,要想培養(yǎng)運用自如英語的能力,還需要廣泛而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為寫作輔助材料。讀書和寫作好比輸入和輸出,沒有足夠的輸入是不可能大量輸出的。中學生的詞匯量有限,學習任務重,因此英語閱讀必須考慮文章內(nèi)容和難易程度。閱讀材料內(nèi)容要廣泛,語言要生動活潑,體裁要多種多樣,文章要長短適宜。課后可根據(jù)此原則讓學生讀一些圖文并茂的英文雜志與報刊或有趣的英文小說。經(jīng)過兩三個月的閱讀訓練,學生會感到英語水平在不知不覺、充滿樂趣的閱讀過程中提高了,這就為英語書面表達積累了必要的詞語、句式和各個方面的材料。在了解學生書面表達的難點后,把平時課堂教學和課后大量閱讀相結合,有點有面地進行寫作訓練,循序漸進,最終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并且重視考試要求,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寫出令人滿意的文章。
總而言之,書面表達的訓練是綜合能力訓練之一。大量的訓練要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英語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要引導有術,激發(fā)有方,讓教師教得有趣,學生學得愉快。因此,教師平時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練,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這樣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才能得以真正提高。
(作者單位:湖北省公安縣夾竹園中學 434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