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霞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qū)寶善街小學)
興趣是推動智力發(fā)展的核心,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動力。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新編小學英語教科書圖文并茂,為學生提供了盡可能多的用英語進行多種練習的內容。因而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因素,把與教材相關的趣味知識引入課堂。即合理使用教材,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是使學生引入意境的重要手段。新課的引入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因而,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精心設計導語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如果引語有趣、新穎、巧妙,就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跟著聽、說、讀、寫、畫、玩、唱等。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例如,我在講第一冊23課學說英語時,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少先隊員在操場上撿到了一塊手表。當時他想:這是誰的呢?于是他就到處找失主,結果周圍的人都說不是他們的。后來,他只好交給少先大隊部。在大隊輔導員的幫助下找到了失主。正在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讓同學們打開課本46頁看上半頁的兩幅圖,并體會其中的意思。這時,同學們都會意地笑了。這時,我問同學們:誰知道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紛紛舉手要回答,我說老師相信同學們都知道這兩幅圖是什么意思,關鍵是用英語怎么來尋找失主。此時,同學們的注意力很集中.并非常愿意聽音、模仿、學說。結果同學們很快就學會說“Excuse me”這句很難上口的句子以及“Is this your watch”的句型,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的滲透。同時說明新穎、巧妙的導語可以為學習新課作鋪墊,是培養(yǎng)興趣的好方法。
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斷地變化,如果只用一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方式必須穩(wěn)中有變。如在教學單詞時,可采用視聽導引法,首先用英語解釋含義,用動作輔助講解,將單詞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再重復用英語解釋,學生在聽的同時觀察老師的動作,詞義便能自然明白。如在教this和that這兩個詞時就可先舉著圖片說This is a bird.說數(shù)次后,把圖片貼在黑板上。站在近處指著說This is a bird.說數(shù)次后再站在遠處指著說That is a bird.說數(shù)次后提問學生:誰能說出this和that各是什么意思?這時學生很容易就能答出它們的意思。這樣教師不用母語學生就能理解其意,并且能增強學習興趣。
要想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說英語時需盡量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即設置一定場面,通過聽、說、表演、游戲、比賽等活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在教第一冊16課時,可在講臺前放一張課桌,請一位同學面朝大家坐下,并讓他做正在看書的動作。這時老師先拿一張圖片過去問Excuse me,what's this in English?做這樣的動作數(shù)次后,提問學生:Excuse me.是什么意思?這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舉起手要回答。同學的說法雖然不一致,但基本上能理解它的意思,知道這句話所用的場所。這時,教師只需稍加糾正即可。這樣,在嘗到了成功喜悅的同時,學習興趣也會油然而生。
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段時間后,精神必然疲勞,因此,新課講完后,采用活潑有趣的形式引導學生練習,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新知,消除疲勞。如,根據(jù)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可組織學生做touch和bingo游戲或進行圖色、畫畫、找圖片、寫卡片、繞口令、快速讀字母等。讓學生感到留戀不舍,回味無窮。
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并樂此不疲,關鍵是要求教師能教會學。學生懂了,就會產(chǎn)生興趣,就會投入更多的精力。教會學也就是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諸如,怎樣學說英語,怎樣記憶單詞,怎樣記句子意思等,在課堂上恰到好處地向學生傳授,使學生認識到,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取得成功的機會,使其在用中既體會到學習英語是有用的又嘗到學有所成的樂趣,只有學用結合,興趣才會持久。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須重視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鞏固所學到的書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既動腦又動手的本領,又能激發(fā)其求知欲,引起新的學習需要,發(fā)展廣泛應用。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因時、因地、因人地創(chuàng)設各種新穎、豐富多彩的游戲和教學情景、恰當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整體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