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豐潤鎮(zhèn)高麗鋪小學)
小學語文的學習為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語文的學習增加對漢字的認識,還能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也為其他學科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支持。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具體直觀的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是學生提升語文成績、提高綜合素養(yǎng)的主要手段。筆者針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不足展開論述,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微課逐漸走入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微課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第一,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匱乏,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語文課本中的知識大部分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就導致學生在領悟和運用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然而,微課的運用巧妙的解決了而這一問題,由于信息技術發(fā)達,學生們無法理解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直觀的在學生面前進行展現。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的時候,由于學生大部分都沒有去過黃山,所以即使書本對石頭的描寫細致,學生也很難掌握,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把人們在黃山旅游過程中拍攝的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增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微課的運用將枯燥的語文知識通過多姿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進行展示,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丑小鴨》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相應的童話故事動畫片,極大吸引學生的眼球,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雖然微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但是教師在準備微課的過程中,為了使用簡便,就直接播放,不對微課中的內容進行刪減和篩選,導致學生觀看微課的內容與課本內容有一定的偏離,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有的教師思想無法與時俱進,不能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熟練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就導致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過程中,無法熟練的應用微課。
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微課,其目的不是讓學生通過微課增加自身的認知能力,簡化語文知識,而是為了完成新課程的目標,對學生進行盲目的微課教育,甚至有的教師為了貪圖自己省事,就不顧及微課的內容方向,直接為學生放映,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學生依然會受到繁重語文課業(yè)的制約,無法真正意義上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要根據課本內容,合理選擇微課內容,讓學生能夠真正通過微課,減少課堂時間的浪費,增加課堂效率,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日月潭》的時候,教師所選微課內容只要增加學生對日月潭的印象,了解日月潭是旅游勝地即可,不必播放一些不必要的日月潭資料浪費學生的課堂時間。
由于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閱歷豐富,家庭環(huán)境好,所以一般微課中的內容學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對這一類學生教師就沒必要進行無關的微課教學,只需要對其進行知識拓展性的微課教育即可,既節(jié)約上課時間,又方便提升學生的能力。而對于學習成績差,接觸網絡比較少,認知能力也不足的學生來說,教師首先要對其進行網絡知識的教育,并對其進行相應基礎知識的微課教學,促進其學習成績的進步。
教師進行微課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開闊小學生的眼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不僅僅是優(yōu)秀的文化,同時微課當中可能摻雜著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內容,所以教師在選擇素材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多為學生準備積極向上的素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準備課本內容的讀后感,或者與文章配套的英雄事跡,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促進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開拓小學生的視野,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嘉琦.我國小學語文微課建設現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陳敏玲.中小學教師微課創(chuàng)作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