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
相信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面臨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就是許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興趣,無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對于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處理方式一般都是嚴詞警告,但是此種做法收效甚微,往往會導致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能夠真正融入課堂中。因此,將“生本教育”合理地引入到教學實際中便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預習這一學習的重要過程并沒有多么重要。但作為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錯誤認識,并且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前預習方法,時常傳授給學生。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夠?qū)︻A習這一過程重視起來,按照教師所傳授的方法,提前了解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從而真正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比如在七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每一堂課程結(jié)束時,告知學生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如果是古詩詞,便要求學生提前查閱與作者相關的信息,了解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可以找出一些與作者相關的逸聞趣事。這樣做不僅可以方便新內(nèi)容的教學,而且能讓學生大大提高對新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進而主動地參與到接下來的教學中。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讓教學事半功倍。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師該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呢?首先應該想方設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問答環(huán)節(jié),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討論過程中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看法,取他人之長,補自身之短;然后教師需要擅于總結(jié),對學生表示認可的同時巧妙地指出其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信心便會慢慢提升,對學習的興趣會顯著提高。而教師也會從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轉(zhuǎn)變?yōu)椤耙龑д摺保己玫刿`行“生本教育”這一課程標準提倡的理念。
就初中語文教學來講,不應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感到枯燥乏味。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是思維和想象力飛速成長的階段,教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現(xiàn)狀,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這就需要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對于每一堂新授課程做足充分準備,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立體,更加多元化。學生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更容易地投入到聽課中,達到因有趣而主動接受,主動聯(lián)想,主動思考。
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應該實現(xiàn)從教學過程中的裁決者到服務者的轉(zhuǎn)變。既然提倡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那么就要求教師成為服務學生學習的這種角色。具體來講,作為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實現(xiàn)轉(zhuǎn)變,認識到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同時也承擔著塑造學生正確思維的職責。當學生請教教師學習中的問題時,教師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態(tài)度,投入巨大的耐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為學生細致地講解解決問題的方法,剖析問題產(chǎn)生的本質(zhì),鼓勵學生培養(yǎng)自主探究問題的習慣,這樣就能慢慢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
舉個語文教學中的實際例子,當學生對于某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太明確而詢問教師的時候,作為教師首先應該肯定學生求知好問的良好態(tài)度,然后鼓勵學生將自己所理解的意思表達出來,不論是錯誤還是正確,都要先表示認可,認可學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之后就要拿出教師專業(yè)性的一面,告知學生課程標準答案,先讓學生恍然大悟,緊接著開始發(fā)散學生思維,讓他嘗試表達一些不同的看法,并在此過程中,盡量耐心地糾正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學生再表揚一番,稱贊其對于知識的渴求態(tài)度很不錯,并希望其繼續(xù)保持這種學習態(tài)度。這樣做的話,一方面使學生的疑惑得到解答,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產(chǎn)生被重視的感覺,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方面則是學生從此可能會形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就會讓課堂教學成為以服務學生為本的生本教學課堂。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積淀。自從文字的誕生開始,教育便應運而生,在經(jīng)歷歷史的考驗過程中,教育方式也在一點點發(fā)生改變。近代傳統(tǒng)教育方式講究教師傳授,學生接受。這種教育方式有利有弊,雖然可以使教師教書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對知識的思辨與靈活運用。以至于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上學只是一個跳板,知識只是構(gòu)建自己人生階梯的基本原料。這種觀念在如今社會形勢下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劣勢,一個最明顯的表現(xiàn)便是當今學生應對具體問題時太過死板,不善于舉一反三,缺少主見。針對這個問題,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可以有一個很妥善的解決方式,那就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計劃的制定。
要想合理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計劃的制定,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轉(zhuǎn)換身份,充分認識到自己也可以決定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同樣也可以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學習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度。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了可以讓一代代人接受公平合理地教育,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多思考,以學生為本,堅定地踐行“生本教育”觀念,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學方法。要從內(nèi)心深處實現(xiàn)轉(zhuǎn)變,順應教育時勢,將自身擁有的知識合理地教授給所有渴求知識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