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蘭
喘息型肺炎屬于特殊類型肺炎,發(fā)憋、喘息和咳嗽等是其主要臨床表現[1]。由于該病癥具有起病急等特點,對伴有此病癥患兒,若臨床未能給予有效及時的臨床治療,則易引發(fā)咳嗽、食欲不振癥狀發(fā)生,嚴重者還會造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況出現[2-3]。因患兒年齡較小,行臨床治療時容易出現哭鬧等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對此,相應護理措施的及早應用非常重。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喘息型肺炎92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設對照組(n=46)與研究組(n=46)兩組。對照組中,男29例,女17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為(1.6±1.2)歲。研究組中,男28例,女18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為(1.7±1.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經胸部X線檢查,被選患兒均已確診為喘息型肺炎;被選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并已在同意書上簽字。
(2)排除標準:伴嚴重精神障礙病癥者;患兒家長中斷此次研究。
予以對照組常規(guī)方法護理,即身心護理和基礎護理等。為患兒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護理環(huán)境,定期開窗通風,使病房內空氣流通,從而能有效改善患兒缺氧病癥。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控制濕度在60%左右,控制溫度在18~20℃。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予以研究組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若患兒伴有梗阻或缺氧情況,需立即進行吸氧治療,將其動脈血氧分壓提高,使缺氧病癥得到改善。通過和患兒家屬交流,向其簡單介紹喘息型肺炎病癥的相關知識,以及預防措施,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聆聽家長的傾訴,必要時給予安撫鼓勵。因患兒的年齡較小,其認知能力較差,面對患兒時,護理人員可用哄、誘的方式吸引患兒注意力,降低患兒的排斥感,使其能有效提高護理配合度。另外,行氧氣治療時,對伴有缺氧、發(fā)鉗等臨床表現患兒,臨床用面罩以每分鐘3 L流量給氧,給氧前,保證氧氣裝置暢通,并對患兒的氧療效果情況密切觀察。
選有關評定喘息型肺炎病癥的相關標準為依據,評定護理后患者的療效情況:經胸部X線檢查,炎癥陰影部分縮小明顯,患兒的臨床病癥已基本消失,如喘憋、氣喘和咳嗽等表示顯效;炎癥陰影部分縮小,患兒的臨床病癥得到改善表示有效;患兒的臨床病癥未緩解,甚至出現加重趨勢表示無效。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兒中,其臨床療效率為76.09%(35/46),其中顯效21例,有效14例,無效11例。研究組患兒中,其臨床療效率為93.48%(43/46),其中顯效26例,有效17例,無效3例。兩組相比,研究組護理療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29,P<0.05)。
對照組患兒中,其體溫恢復時間為(3.8±0.9)天;研究組患兒中,其體溫恢復時間為(2.0±0.4)天。經比較,研究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396,P<0.05)。
喘息型肺炎是兒科常見癥,上呼吸道感染是誘發(fā)此病癥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導致患者出現喘息等病癥。雖然該病癥在發(fā)病初期階段和感冒類似,一旦給予血常規(guī)檢查則能發(fā)現,患兒白細胞增加,待到后期經X線檢查,患兒肺部則有炎癥表現發(fā)生[6-7]。當確診病情后,醫(yī)護人員應當立即給予針對性治療,如抗感染;如果治療不及時,則容易引發(fā)肺心病、肺氣腫等癥狀出現,從而能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8-9]。因受患兒年齡等因素影響,其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加之受疾病折影響,很容易使患兒出現煩躁、哭鬧等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0]。基于此,給予患兒行臨床治療的同時,相應護理干預的配合應用非常重要。綜合護理干預是臨床常見護理模式之一,具有全面性、連續(xù)性等特點,將其用于喘息型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對患兒病情恢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11-12]。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喘息型肺炎92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行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以及行綜合護理干預的研究組,從其結果中可知,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率以及體溫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患兒機體恢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另外,行綜合護理干預時,通過對患兒生命體征情況的密切觀察,能有效避免一系列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減少患兒不適感,使生存質量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對喘息型肺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率,而且還能縮短患兒體溫恢復時間。
[1]劉海泳.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8):89-92.
[2]路榮榮.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的護理分析[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7):157-158.
[3]黃美珍. 全程系統(tǒng)化護理應用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喘息型肺炎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12):1873-1874.
[4]裴麗萍. 綜合護理對新生兒肺炎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24):3219-3220.
[5]盛麗萍. 綜合護理對小兒肺炎療效的影響[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4):543-544.
[6]秦文. 呼吸道綜合護理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6):1145-1146.
[7]桑汶紅. 綜合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肺炎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0):98-99.
[8]駱秀萍. 綜合性護理對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的影響[J]. 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6):935-936.
[9]饒愛瓊. 不同霧化吸入對喘息性肺炎患兒血氧分壓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1)105-106.
[10]張芳. 200例新生兒肺炎的臨床護理分析[J].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11):1513-1514.
[11]劉婷婷.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小兒肺炎繼發(fā)腹瀉患兒中的護理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學,2016,22(20):99-100.
[12]張麗.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新生兒肺炎的影響[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3):4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