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蓮
子宮頸癌是臨床婦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但近年來隨著我國性傳播疾病的增加,宮頸癌發(fā)病呈逐漸年輕化趨勢,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會造成患者陰道短縮、內(nèi)分泌功能以及生育能力的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并帶給其沉重的心理壓力。如何有效治療疾病的同時較為完好的保留患者生理功能以及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是目前臨床上所關注的重點[1]。本研究中在宮頸癌根治術中對43例患者實施腹膜代陰道術治療后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宮頸癌根治術治療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中,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1.64±2.43)歲,病理類型:腺癌7例,鱗癌36例;臨床分期:Ⅰb131例,Ⅰb210例,Ⅱa2例;組織學分級:低分化2例,中分化36例,高分化5例。觀察組43例中,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0.57±2.34)歲,病理類型:腺癌6例,鱗癌37例;臨床分期:Ⅰb130例,Ⅰb212例,Ⅱa1例;組織學分級:低分化3例,中分化34例,高分化6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將兩組患者年齡、病理類型、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實施宮頸癌根治術+一側(cè)或雙側(cè)卵巢移位術+盆腔淋巴結(jié)清掃治療,均行全麻。對照組按常規(guī)宮頸癌根治術用可吸收線對陰道殘端進行連續(xù)鎖邊縫合。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進行改進,子宮離體后,開放子宮殘端,用可吸收線對陰道前壁、陰道后壁、膀胱后壁腹膜、直腸前壁腹膜進行間斷縫合,連續(xù)縫合兩側(cè)闊韌帶前后葉腹膜,在陰道上方3~5 cm處用可吸收線將膀胱后壁腹膜與直腸前壁腹膜間斷縫合,使其形成延長陰道的頂端,經(jīng)直腸前壁腹膜與陰道后壁縫接處放置T管引流,3 d后可經(jīng)陰道拔出引流管。縫合延長陰道的頂端時要注意避免貫穿直腸黏膜層級膀胱,預防出現(xiàn)直腸陰道痿或陰道膀胱痿。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手術指標以及術后陰道長度,通過問卷調(diào)查或隨訪等方式對術后6個月患者性生活滿意度及性欲減退情況進行統(tǒng)計;術前術后均有2名或以上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師進行超聲檢測和婦科檢查,結(jié)合CTC判定患者腫瘤消退和復發(fā)情況。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216.23±35.69)min,與對照組的(221.27±31.26)min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96,P=0.488>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45.12±89.75)ml,與對照組的(396.78±98.04)ml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87,P=0.239>0.05)。
術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的平均陰道長度(7.87±0.56)cm,長于對照組的(4.48±0.65)cm,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909,P=0.000<0.05);觀察組性欲減退率為30.23%(13/43),低于對照組的62.79%(27/4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161,P=0.002<0.05);觀察組性生活滿意率為83.72%(36/43),高于對照組的20.93%(9/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981,P=0.000<0.05)。
兩組均于術后1、3、6個月進行門診復查,若存在腫瘤復發(fā)則進行二次手術。術后6個月,兩組均出現(xiàn)1例腫瘤復發(fā),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宮頸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原位癌高發(fā)于30~35歲婦女,浸潤癌則多發(fā)于為45~55歲婦女,但近年來其發(fā)病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2-6]。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治療,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7-9]。
宮頸癌子宮切除術要求切除主韌帶及陰道3 cm以上,對處于性生活活躍期的患者而言,陰道的縮短會對其性功能和性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子宮頸癌患者性功能的損害,提高其性生活質(zhì)量,可在實施子宮切除術時應用腹膜代陰道術以實現(xiàn)延長陰道的目的[10-12]。腹膜代陰道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1)術式簡單,能有效保持陰道原有長度,重建的陰道具有較好的彈性,狹窄率低且并發(fā)癥少,可大大提高患者性生活滿意度。(2)腹膜代陰道術可最大程度降低對處于性活躍期的宮頸癌年輕患者性功能的影響,可顯著提高患者術后性生活質(zhì)量,并且不會增加復發(fā)的風險。本研究中,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以及腫瘤復發(fā)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術后陰道長度、性生活滿意度、性欲減退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顯示宮頸癌根治術中行腹膜代陰道術具有降低對患者性功能損害以及延長術后陰道長度等特點有關。
綜上所述,在實施宮頸癌根治術時行腹膜代陰道術可有效提高患者術后性生活質(zhì)量。
[1]王慧,鄧曉華,樊秀娟. 腹膜代陰道延長術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9):78.
[2]謝麟. 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相關原因與臨床護理研究進展[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19):9.
[3]陳菊,李力,張潔清,等. 腹腔鏡在早期宮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臨床腫瘤學雜志,2017,22(7):637-641.
[4]毛菊蓉. 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預防護理進展[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4):131.
[5]張艷梅,沈立娟,黃木麗. 宮頸癌根治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97.
[6]尤金雅. 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2):27-28.
[7]李慧聰. 宮頸癌術后患者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8):132-134.
[8]付開慧. 降低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預見性護理探討[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9):93-95.
[9]關珊,王楠,楊英捷. 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臨床分析[J]. 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38(6):641-642.
[10]吳國燕,米建鋒. 宮頸癌根治術拔尿管后尿潴留防治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4):153-154.
[11]莫美萍,蘇清青,盧淑蘭. 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原因與護理干預進展[J]. 實用婦科內(nèi)分泌電子雜志,2017,4(21):197-198.
[12]索瑞君. 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