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藝流程題是高考的重點題型,題目設計以能力測試為主導,主要考查物質(zhì)性質(zhì)、化學實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定量計算,同時要求能應用化學反應原理對反應條件做出選擇與評價。解題時要熟悉工藝流程題的解題思路,掌握常規(guī)知識和答題要點,培養(yǎng)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關鍵詞:高考;工藝流程;方法與技巧;知識儲備
高考化學《考試大綱》在考核目標與要求中明確提出化學科命題注重測量自主學習的能力,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化學學習能力的要求中提出考生要能從試題提供的信息中準確提取實質(zhì)性內(nèi)容,將實際問題分解并與已有知識整合,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正確應用化學術語做出合理解釋,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肮に嚵鞒填}”是以真實的工藝生產(chǎn)為背景,要求熟悉生產(chǎn)過程中原料的處理、產(chǎn)品的分離提純、反應條件的控制,并且作為一個實際的生產(chǎn)過程,還要考慮設備要求、循環(huán)利用、環(huán)境污染等事項,題型體現(xiàn)了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
近兩年《考試說明》題型示例修改更換的例題中化學工藝流程題的變換較多,且在各套高考試卷中考查力度較大。2016年考查的省份有:新課標Ι、Ⅲ、四川、北京;2017年考查的省份有:新課標Ι、Ⅱ、Ⅲ、江蘇,因此該題型仍然是2018年高三復習備考的重點題型。
一、 解題思路與方法
工藝流程題一般由題目、流程圖和問題三個部分組成。解題時的大致步驟如下:1. 先快速瀏覽題目和流程圖,明確原料的成分和制備的產(chǎn)品,判斷出關鍵元素和雜質(zhì)元素,同時也要注意已知信息,提醒自己在分析問題時要回歸題目,尋找有用信息輔助解答。這個過程要快速完成,在分析問題之前不做過多思考。2. 帶著問題分析流程,注意前后結合。試題主要以某些重要物質(zhì)的工業(yè)制備為載體,重點考查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化學反應原理、化學實驗。我們要注意夯實元素化合物的基礎知識以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尤其是物質(zhì)分離、提純方面的內(nèi)容,并能夠?qū)⑦x修4的化學平衡知識靈活地遷移運用,才能有效應對該類試題。答題時要看清問題,不能答非所問,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科學性,注意化學專業(yè)術語的應用,如看清是離子方程式還是化學方程式,務必按要求作答。方程式要配平并注明反應條件,思考要有方向,答題要有模式和要點。
二、 流程題知識儲備
該題型是以實際生產(chǎn)為背景,所涉及的物質(zhì)和反應是高中化學教材中沒有的知識,尤其是方程式的書寫幾乎都是陌生信息方程式,但流程題的出題方式相對統(tǒng)一,也有一些固定的答題內(nèi)容和分析要點值得我們?nèi)タ偨Y歸納,以便考生能快速應對基礎部分的問題。常見的有:1. 原料預處理:粉碎、研磨,灼燒、煅燒、焙燒,酸浸、堿浸、水浸;2. 分離提純操作:重結晶、過濾、萃取分液、蒸餾、升華等,過濾環(huán)節(jié)還包括判斷沉淀是否完全、沉淀的洗滌、判斷是否洗凈三個重要知識點;3. 反應條件的控制:一般是利用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知識分析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
三、 典例剖析
解題分析 本題是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為載體進行考查,設問點主要為反應條件的選擇、信息方程式的書寫配平、溶度積常數(shù)的計算。即使流程圖看上去比較復雜,但因為設問點是以基礎知識為主且相對獨立,所以問題的分析解答并不困難。問題(1)由圖示信息可知當鐵的浸出率為80%時需要的時間最短、速率最快,則應選擇的條件為100℃、3 h。問題(2)“酸浸”后鈦主要以TiOCl2-4形式存在,而原料鈦鐵礦的主要成分FeTiO3中Ti的化合價為+4價,反應后價態(tài)不變,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用觀察法可寫出并配平方程式:FeTiO3+4H++4Cl-Fe2++TiOCl2-4+2H2O。問題(3)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但H2O2在高溫下易分解、氨水易揮發(fā),當溫度超過40℃時,雙氧水會分解生成氧氣,同時氨水也會因為溫度過高而逸出氨氣,所以TiO2·xH2O的轉化率會逐漸減小。
解題分析 本題是以CoCl2·6H2O的制備為載體進行考查,重點是外界條件對反應的影響。在很多流程圖的題目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pH值、溫度等條件的出現(xiàn),所有的條件都是為了實驗目的而服務,所以反應條件的控制與選擇、流程步驟的優(yōu)化也是高考命題的方向。問題(1)廢料加入鹽酸后生成氯化物,然后加入雙氧水,二價鐵離子被氧化為三價鐵離子,根據(jù)沉淀的pH值表格可以看出,當溶液的pH值為5.2時,鐵離子和鋁離子被完全沉淀,當溶液的pH值為7.6時,鈷離子才開始產(chǎn)生沉淀,故答案為:使鐵離子和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物沉淀而除去。問題(2)從溶液中得到晶體的方法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和過濾。問題(3)根據(jù)題意,CoCl2·6H2O常溫下穩(wěn)定無毒,加熱至110~120℃時會失去結晶水,為防止其分解,需減壓烘干,故答案為:降低烘干溫度,防止產(chǎn)品分解。問題(4)計算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中CoCl2·6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100%,可能是降溫結晶時有少量氯化鈉晶體析出或者烘干時失去了部分結晶水。問題(5)由CoCl2·6H2O制備無水CoCl2,因為鈷離子會水解,因此要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問題(6)原工藝中用鹽酸與硝酸的混酸,雖然可直接得到三價鐵離子,簡化了流程步驟,但會生成硝酸鹽,增加雜質(zhì)離子,同時生成一氧化氮氣體,污染環(huán)境。故答案為:減少有毒氣體排放,防止大氣污染;流程步驟少、工藝簡化。
通過例1、例2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工藝流程題由于知識點多且靈活多變,對學生讀題審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文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在做這一類題目時要善于歸納總結,善于從題目或問題中獲取信息來幫助自己解題,要知道一般的解題步驟,了解并熟悉??嫉闹R點,分析問題時有思路、有模式、有要點,做到認真審題、用心答題,一定可以克服這一難關。
作者簡介:肖艷瓊,云南省玉溪市,玉溪師范學院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