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
聽的能力如何,將會直接影響說、讀、寫三種能力的發(fā)展,聽是知識的“門戶”,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因此,閱讀教學中不能忽視提高聽的能力的訓練,要教給學生聽的方法,使他們慢慢地養(yǎng)成聽的好習慣。日常生活和平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的最好課堂,要調動學生聽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及時表揚聽課狀態(tài)佳的學生,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促進全體學生聽力的發(fā)展。葉圣陶先生說過:“接受和發(fā)表,表現(xiàn)在口頭是聽和說,表現(xiàn)在書面是讀和寫。在接受方面,聽和讀同樣重要;在發(fā)表方面,說和寫同樣重要。所以聽、說、讀、寫四項缺一不可,學生都得學好。這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也是參加祖國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倍趯嶋H生活里,說和聽的需要越來越廣大了,新課程理念越來越強調說和聽,而語文教學中真正讓學生聽的環(huán)節(jié)卻越來越少了。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xiàn)狀,教師在閱讀教學的課堂中要讓學生學會耐心傾聽,培養(yǎng)學生的聽話習慣,邊聽邊思,讓學生掌握聽話的方法,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一、耐心傾聽,培養(yǎng)習慣
一個人的聽覺器官是與生俱來的,而聽說的態(tài)度、方法和習慣是后天培養(yǎng)的。引起鼓膜振動的主要音符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聽的能力其實就是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能力。
在語言課程的總目標中指出,要“學會傾聽”,在每一學段的目標中都有“聽”的目標:第一學段的目標,是“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內容,聽故事能復述大意和故事情節(jié)”;第二學段的目標,是“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第三學段的目標,是“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綜上所述,“認真耐心,專注地聽”是聽人說話的基本態(tài)度,“學會耐心傾聽別人把話說完”是對說話人尊重的表現(xiàn),“能把我說話的主要內容聽懂并能復述或轉述”是通過聽話所要達到的目的。在聽話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及時地提醒聽話走神的學生。學生在聽別人發(fā)言時,往往沒等對方說完,就迫不急待地把手舉得高高的要做補充說明,或提出不同意見說明,這時教師可以一邊自己專注地聽學生把話講完,一邊暗示其他學生耐心傾聽完對方的發(fā)言,然后再讓學生發(fā)表各自不同的意。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從學會傾聽他人說話開始。
二、邊聽邊思,掌握方法
在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同時,要掌握正確的聽話方法。要實現(xiàn)聽人說話達到了解主要內容、抓住要點復述或轉述的目標,必須學會邊聽邊思,掌握聽話的基本方法。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在傾聽別人發(fā)言時,要邊聽邊思,即一邊專注地傾聽對方的發(fā)言,一邊思考:他的發(fā)言主要講什么?說話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值得你學習和欣賞的是什么?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的感受如何?有何不同的意見?另一方面,根據(jù)課文內容適時增加聽話的內容,提高學生聽話的能力。如,在教學《太陽》一文時,上課前讓學生傾聽教師關于地球知識的一段敘述,聽了以后讓學生說說:聽懂了什么?是怎樣來領會的?是用什么方法來邊聽邊記的?學生在聽懂了地球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太陽》,學生就很容易地能自讀了解太陽的知識和特點。邊聽邊思,還要注意說話人的語氣、語調和語速,語言文字相同的一句話,如果語氣、語調、語速不同,人們所感受到的意思是有所不同的。
三、聽說結合,提高能力
聽和說往往是同時進行的,有聽就有說,有說就有聽,聽是說的前提和基礎,說是聽的效果和能力反應。語文從根本上來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學段都有“口語交際”的具體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聽說結合是提高說的能力的必要途徑。為了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教師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增加聽說訓練的內容。一方面,是在日常的閱讀教學課堂當中,教師精心設計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具有較大思維量的話題,提供學生聽說訓練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在聽說過程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學會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意見。一方面,是根據(jù)課文內容設計聽說環(huán)節(jié)。如,學習《少年閏土》,讓學生說說各自的兒童趣事;學習《意想不到的災害》,讓學生說說各自所經(jīng)歷過的意想不到的事;學習《看不見的大力士》,讓學生說說看得見的大力士。以此根據(jù)訓練的內容,增加相關的聽說訓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