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洲+孫明+吳超+張威
【摘要】目的 本篇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患者在進入醫(yī)院之前心搏驟停,采用心肺復蘇機急救會有怎樣的應用效果,以此來為心搏驟停院前急救提供強有力的依據(jù)。方法 選取2015年~2016年在醫(yī)院急診科收治的院外心搏驟停的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研究組51例應用心肺呼吸機來進行相應的院前搶救,對照組42例則采用人工按壓心肺復蘇的方法。對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二氧化碳分壓等變化進行比較,并且對兩組患者心肺復蘇的時間等進行觀察。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研究組當中,患者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是在心肺復蘇時間上面,研究組的時間卻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心率、呼吸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了有效的對患者心肺復蘇時間等進行縮短,我們就必須利用心肺復蘇機來進行心搏驟停患者的院前搶救,采用心肺復蘇機之后,患者的心、腦等重要器臟的損傷就能被降到最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復蘇的成功率。
【關鍵詞】心肺復蘇;搶救;研究;縮短;心搏驟停;患者;分析檢測
【中圖分類號】R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016年在醫(yī)院急診科收治的院外心搏驟停的患者93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心搏驟停的原因可以包括任何的原因,當急救醫(yī)師趕到現(xiàn)場進行有關的復蘇操作時,患者心臟暫停的時間最好是保持在30 min之內(nèi)。排除一些因為自殺、吸毒而導致心搏驟停。將其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研究采用心肺呼吸機,對照組采用人工按壓心肺復蘇的搶救方法。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在進行搶救的過程中,相關醫(yī)護人員到達急救現(xiàn)場之后,首先,派出一名醫(yī)師對患者采取常規(guī)的心肺復蘇,在這名醫(yī)師進行常規(guī)心肺復蘇的同時,另一名醫(yī)師必須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這樣患者才可以借助氣管來進行輔助呼吸。另外,其他的醫(yī)護人員必須準備好相應的心肺復蘇系統(tǒng)。隨后,患者應該平臥在心肺復蘇系統(tǒng)的板子上,將系統(tǒng)板上的黃色定位線與患者的腋窩平齊,緊接著剪開患者的上衣,讓患者保持好正確的體位,再將其胸前用胸外按壓帶圍好。上述內(nèi)容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啟動心肺復蘇機,按壓頻率保持在100~120次/min。
1.2.2 對照組
在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搶救時,我們應該采取人工按壓心肺復蘇的搶救方法,并且進行氣管插管,幫助患者進行輔助呼吸,在進行按壓的過程中,頻率也要保持在100~120次/min。
2 結 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二氧化碳分壓等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心肺復蘇時間比較,研究組心肺復蘇時間(13.0±7.4)min,對照組心肺復蘇時間(29.3±14.6)min。所以通過比較,研究組患者的心肺復蘇時間比對照組低得多。
3 討 論
現(xiàn)階段在急診醫(yī)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課題就是心搏驟停急救,根據(jù)有關的研究,在所有的心腦血管事件當中在,還要大腦處于缺血或者缺氧的時間超過4~6 min,那么就會對腦細胞造成不可逆損害。要想有效的對心搏驟停患者進行搶救,采取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就是最好的途徑。雖然現(xiàn)階段的急診中心肺復蘇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推廣,但是對于心博等搶救成功率來說,仍然很低。
通過上述內(nèi)容我們可以得出,在進行心搏驟?;颊叩脑呵皳尵葧r,采用心肺復蘇機不僅可以有效的縮短患者心肺復蘇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腦等重要臟器的損失,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采取心肺復蘇機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心肺復蘇的成功幾率。
參考文獻
[1] 邱全煌,等.心臟驟停心肺復蘇院前急救中氣管插管與球囊輔助呼吸的應用效果對比[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7,11(06):28-29.
[2] 梁昌芬,等.心肺復蘇儀與徒手心肺復蘇在心搏驟?;颊咧械膽眯Ч容^[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4(02):239-243.
本文編輯:劉欣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