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青
【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及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10~2017年7月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4例納入本次研究,分為兩組,甲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乙組采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比較組間療效。結果 乙組心肌灌注改善狀況、ST段回落時間、程度明顯優(yōu)于甲組;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則顯著低于甲組(P<0.05)。結論 將重組人尿激酶原運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夠在取得良好療效的同時,避免系列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重組人尿激酶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療效;安全性;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4..02
急性心肌梗死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危急,具有較高致殘率、致死率[1]。本文主要研究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及影響因素,并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0~2017年7月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4例納入本次研究。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為(68.6±3.1)歲。將其依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兩個組別,其中,甲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乙組采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在一般臨床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包括:用硝酸鹽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進行治療,并口服300 mg氯吡格雷,給予4000 mIU的肝素予以靜脈注射,將150萬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在30 min內靜脈滴注完。
乙組在此治療基礎上聯(lián)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具體為:靜脈注射,將20 mg的重組人尿激酶原(上海天士力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S20110003)加入到1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之后,再把30 mg的重組人尿激酶原加入到9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予以靜脈滴注。
1.3 效果評定
記錄兩組心肌灌注改善狀況,其中,心肌灌注(TIMl)分級標準為:血管閉塞遠端無血流及血流灌注為0級;血管閉塞遠端可通過部分造影劑,但冠脈狹窄遠端無法全部充盈為I級;顯影較慢,但冠狀動脈狹窄遠端已充盈為II級;冠狀動脈遠端可迅速完全充盈,且造影劑消除速度較快為Ⅲ級。同時,記錄兩組ST段回落時間、程度,以及溶栓治療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組間心肌灌注改善狀況比較
經(jīng)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肌灌注狀況均得以改觀,尤其是乙組患者,其改善程度更是優(yōu)于甲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 組間ST段回落時間與程度比較
兩組患者在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干預后,甲組ST段回落>50%有16例(50.0%),再灌注心律失常14例(43.8%);而乙組ST段回落>50%有29例(90.6%),再灌注心律失常28例(87.5%);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2.3 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甲組治療后,患者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2例,泌尿系統(tǒng)出血2例,腦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6%;而乙組經(jīng)過治療干預后,患者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經(jīng)比較發(fā)現(xiàn),乙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甲組(P<0.05)。
2.4 出血影響因素分析
在64例患者中,年齡≥70歲的有42例,且其WBC均≥4×109/L,Hb<110g/L,Scr≥133 μmol/L。表明患者出血狀況,與年齡、白細胞水平,血紅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有關。而造成此類指標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基礎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且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
3 討 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種具有較高危險性的心血管疾病,不僅會對心功能造成較大威脅,而且有著較高的致殘率、致死率,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重組人尿激酶是新一代溶栓藥物,對于治療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功效,能夠通過激活纖溶酶原,來改善缺血、缺氧狀況,并降解血塊栓塞[2-3]。同時,該種藥物的半衰期相對較長,不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系列并發(fā)癥,安全性較高。從本次研究結果也可看出,乙組的心肌灌注改善狀況、ST段回落時間與程度顯著優(yōu)于甲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3.1%,顯著低于甲組的15.6%(P<0.05)。
綜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治療,不僅可以取得良好療效,而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和有,苗 毅.瑞替普酶與瑞替普酶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方案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安徽醫(yī)藥,2015,19(01):156-159.
[2] 魏宇淼,陳 芬.心電圖對應導聯(lián)ST段壓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治及預后價值的回顧性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5,31(05):501-504.
[3] 廖祁偉,光雪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發(fā)心源性休克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02):91-95,116.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