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雨
摘? 要:詞不同于其他符號,其作為能指的語音物質與作為所指的意義內容(兼指其內涵與外延)沒有一對一的關系?!氨磉_層面經常用來表達新的內容,而內容層面總要求得到新的表達方式?!北疚闹饕ㄟ^各種日語詞匯的舉例分析,對詞匯符號的非對稱性的情況進行研究,以此來分析和探討日語的多義詞、同音異義詞,加深對日語詞匯的理解,促進在未來中對日語詞匯的學習。
關鍵詞:能指和所指;非對稱性;多義詞;同音異義詞;日語詞匯學習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33--01
1.前言
能指是思想的聲音轉化物,所指則是能指的思想等價物。這種能指、所指兼有的實體性質保證了符號的結構統一。E.Benveniste(華勛2005)詞不同于其他符號,其作為能指的語音物質與作為所指的意義內容(兼指其內涵與外延)沒有一對一的關系。“表達層面經常用來表達新的內容,而內容層則爭取以別的手段表示自己。這樣,就造成同一個語音詞可表示不同意義,一個意義可由不同的語音詞表示的局面。(華勛2005:34)現代日語中也有很多因能指和所指的非對稱性而造成的詞匯,下面將主要通過各種日語詞匯的舉例分析,對詞匯符號的非對稱性的幾種情況進行研究,并以此來分析和探討日語的多義詞、同音異義詞。
2.多義詞的產生
同一能指可以表達多個所指。當新產生的義項與原義項之間還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聯系這就形成了多義詞。
2.1詞義在原義的基礎上擴大
例如,日語中「坊主」最初原指“作為寺院主持的僧人”,現在泛指一般的僧人,隨著發(fā)展,還逐漸演變?yōu)椤肮忸^”的代號,也表示光頭的人,或是一般的少年。「坊主」也成為了 對男孩子的昵稱,而原有的“僧人”的意思也還存在,詞義不斷擴大形成了多義詞。
2.2詞義在原義的基礎上縮小
例如,日語中「ころも」原指一般的衣服,現在指“僧人穿的法衣”。在原有的詞義基礎上增添了范圍內縮小的詞義。
2.3詞義在原義的基礎上縮小
這種情況下又分為以下情況:1)根據某種相似特征以一事物名稱轉指另一事物,即隱喻的方式。隱喻一般是從熟悉、有形、具體、常見的概念來認知生疏、無形、抽象、罕見的概念,從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統之間的聯系。人們借助隱喻的認知過程,主要是以日常的具體經驗為基礎來理解抽象、主觀的對象。例如,日語中「うで」寫作“腕”,原義為:肩から手首までの部分,從肩至手腕的部分。即胳膊、手臂,腕を組 む,挽臂。通過具體的有形的手臂,“腕”又抽象為本領、才干。腕が立つ,本領高超,腕を上げる,提高本領。日語中的「あたま」寫作“頭 ”原義為:人や動 物の頭 の首から上の部分。脳や顔 のある部分。人或動物的脖子以上部分,有腦和臉的部分。頭 をふる。搖頭。頭 引申還為上部,開始,開頭。高層 ビルが雲 の上から頭 を出ました。/高層大樓從云彩上露出樓頂來了。手紙 の頭 には時 候の挨拶をいれる。/在信的開頭寫上時令問候的話。2)以事物的部分代替整體,或是以整體代替部分,或是以材料代替所構成的事物,即提喻的方式。不直接說某一事物的名稱,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現的各種對應的現象來表現該事物。例如,日語中的「うつる」寫作“移る”原義為:ある所からほかの所に移動 する。從某處移動到別處,遷移的意思。當移動的事物為“疾病”時,其詞義為傳染、感染。友達 に風 邪が移った。朋友傳染了感冒。傳染也是移動形式中的一部分。
當我們在學習多義詞時,明確多義詞有哪些意義,以及各個義項間的聯系,方便于記憶和理解。
3.同音異義詞的產生
同一能指可以表達多個所指,但是,當新產生的義項與原義項之間的聯系不被意識或忘卻,就形成了同音異義詞。即雖然發(fā)音相同,但是意思各不相同的詞。日語詞匯的構成中有很大一部分為漢語詞匯。而漢字同音異義詞匯最多。在日語中同音異義詞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1)い形容詞的同音異義詞,例如,「厚い」「熱 い」2)動詞型的同音異義詞,例如,「代える」「変える」3)漢字型的同音異義詞,「交渉 」、「高尚」
同音異義詞產生歧義多在于口頭交際中,我們也可利用一些方法來避免這些問題。例如,通過語法接續(xù)上的不同來進行區(qū)別。大學でこうぎ(講 義 )する。/大學にこうぎ(抗議 )する 。雖然兩句話中こうぎ讀音相同,但是通過接續(xù)的不同我們是可以進行區(qū)別的。
4.結語
能指和所指的非對稱性是詞匯的普遍特性,形成的多義詞和同音異義詞也非偶然現象,正是由于這種發(fā)展,形成了復雜的立體詞匯網絡系統,這對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都帶來了一定困難,但是正是由于詞匯的這種微秒之間的聯系,才有學習和探索的樂趣,未來我將繼續(xù)研究這兩類詞匯中的各種聯系以及區(qū)別,更加深入的研究日語詞匯。
參考文獻:
[1]華邵. 語言經緯[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1-30.
[2]羅萍. 詞匯符號的非對稱二元性及其在俄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俄語教學. 2012,31(3).
[3]李丹丹.日語語義擴展視角下的多義詞語義結構分析[J]. 嘉興學院學報,2011,23(5).
[4]李淼. 現代日語多義詞研究概觀[J]. 黑龍江教育學院報. 2007,36(2).
[5]張迪. 探究多義詞和同音異義詞的區(qū)別[J]. 北方文學下.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