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衛(wèi)??
摘要: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思維導圖的運用略談點滴刊發(fā)。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作用分析
由于思維導圖能將復雜的知識簡明化,把抽象的語言知識直觀化,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可以讓學生在單詞、語法、句型方面的學習取得進步,優(yōu)化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
一、 利用思維導圖,加強對英語單詞的記憶
長期以來,背單詞一直是英語教學的老大難,許多學生十分畏懼背單詞,一提單詞頭就疼,覺得背單詞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還有的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老辦法,無法獲得高效的成果。長此以往,學生的消極情緒逐漸高漲,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熱情,漸漸地否定自己。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提高背單詞的效率,借此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忱度。例如:在教學monkey(猴子)這個單詞時,就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有關聯(lián)的詞語用連接線連接,告訴學生組成monk(和尚)的四個字母和monkey的前四個字母是一樣的,再指出組成key(鑰匙)的三個字母和monkey后三個字母是一樣的,最后總結出這樣的方法:monkey與key之間呈現(xiàn)出一種S型關系,不妨試著這樣想象:猴子的尾巴像條蛇(snake),從而引申出monkey的形近詞money(錢),再將和money常搭配的動詞bank、cost和draw分別列為分支,即bank money(存錢)、cost money(花錢)和draw money(取錢),從而和中心詞monkey形成一幅圖,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層次分明而又相互關聯(lián),進而形成了一整套的記憶體系,無疑使記憶效果上了一個臺階。
二、 利用思維導圖,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課本上也編寫了非常豐富的閱讀素材,非常具備可讀性,也具有不同的特色,是開展閱讀教學的良好依托。教師將思維導圖引入到閱讀教學中去,那么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方便學生的閱讀,減輕教學難度。思維導圖可以將復雜的文章加以提煉,轉而用簡潔的文字符號進行說明,既方便學生進行閱讀,又可以將英語知識系統(tǒng)化,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完整、連貫。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上)Unit 1“Know yourself”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件設計為思維導圖的形式,把文章結構和思路展示得清清楚楚,分別介紹了十二個星座的基本特征,學生也能夠更輕松地進行把握。由于有方法可循,學生在記憶文章內(nèi)容時就不是在死記硬背了,而是像講故事一樣按線索進行講述。再例如,在進行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 6 “TV programmes”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制作好了思維導圖,把文章的結構梳理得明明白白,將“Sports World”,“Beijing Music Awards”,“Murder in a Country House”,“Tiger Watch”四個電視節(jié)目分別展開介紹,學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要領,這樣一來記憶起來也就沒有那么難了,學生自然樂于去閱讀文章了。
三、 利用思維導圖,串聯(lián)英語課堂中所學內(nèi)容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心中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喜歡研究新知識,樂于接納新事物。其實這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教師要抓住這一年齡特征,摸清楚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在英語教學中安排一些符合他們身心特征的內(nèi)容,以便更加順暢地開展教學活動。思維導圖就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簡明直觀的內(nèi)容,讓學生的思維跟得上教師的節(jié)奏,同時可以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篩檢,摒棄低價值內(nèi)容,突出重點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由于同一個主題下的知識內(nèi)容比較多,覆蓋的面也很廣,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的話,對教學效果而言是一個有效的手段。例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8(上)Unit 1 “Friends”時,很多單詞都是關于人的相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學生可能一時無法全盤吸收,教師拿出思維導圖的辦法,將這些單詞連接起來,分類進行整理,形成層次分明的體系,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學生自然就樂于接受,也就解決了教師的許多問題。不難看出,思維導圖能夠將各自分開的教學內(nèi)容連接起來,增強教學的整體性。
四、 利用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堂直觀教學方式
采取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是一項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工程。就背單詞這一項學習任務而言,單詞與單詞之間看似孤立,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但是其實每一個單詞都是屬于某個范圍的,只不過他們的獨特性質被掩蓋了起來,人們無法第一眼就發(fā)現(xiàn)。采取了思維導圖的方式,把這些單詞分類列出,學生就能夠準確把握他們的性質與分類,再對他們進行記憶時也就不存在什么難處了。例如,在學習牛津版初中英語8B Unit 2 “Travelling”時,在教學課件中畫出簡潔有趣的線條,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觀看角度,把即將學習的重點短語如“go on a trip”,“see the beautiful view”,“have a birdseye view of HK”等逐步展現(xiàn)出來,并且復習一遍舊詞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課件上進行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領會教學重點,區(qū)分輕重緩急,將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到新的層次。對于學生而言,學會了畫思維導圖,也就意味著掌握了所學內(nèi)容。再例如,在學習牛津版初中英語8(上)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時,教師用思維導圖將disaster的用法進行歸納,再把它的同義詞和和近義詞集中講解一遍,形成整體化的知識結構,從而加強了學生的印象。
初中英語的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需求,采取符合他們身心特征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簡明化,把抽象的語言知識直觀化,讓學生更加容易的接受。無論是詞匯還是句法,教師都要進行整合與歸納,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學習重點,從而掌握學好英語的技巧,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endprint
作者簡介:
季衛(wèi),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開明中學。
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
李得花
摘要:在一種學科中的教學中,想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就會加入很多的教學方式,審美教育是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的一種教學形式。審美教育不同于別的教育形式,加入進去比較復雜,不管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是一個比較復雜難認知的過程。但是,在實施審美教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當前的各方面素質修養(yǎng),對他們進行審美教育。用這種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和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并豐富學生的情感。對于英語,與審美一起相結合會使得教學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對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結合。
關鍵詞:英語教學;審美教育;有效整合
一、 發(fā)掘文字背后的含義,找尋其中賦予的內(nèi)涵
我國文學大師葉圣陶先生對文字鑒賞表達過自己的看法,想要更準確地對文藝進行鑒賞,就要對描述的文字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從語言文字的角度來觀察所描寫的事物,進而轉化成最初的審美。文學作品是作家從自己的角度來創(chuàng)造出自己文章中的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從生活的美好中來反映生活的美。
二、 從生活中找尋靈感,體驗事物背后的樸實美
感知美這一能力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這種能力是人的一種理性直覺,審美這一心理活動是理性與感性相統(tǒng)一的結果。我們初中英語的課本上所甄選出來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的,佳作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賦予了文章血肉和生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試著將作者的情感傳達給學生,在他們之間建立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進而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美。
三、 放飛創(chuàng)意,用想象給生活增添時空美感
所謂想象力,都是人們將自己對某一事物的表象記憶進行加工成為新的形象的一種心理過程。
想象本身其實也是一種抽象力的表現(xiàn),它既需要依賴你對事物本身存在的記憶,又需要你打破這種固有的記憶,從另一個角度去想象成一個新的事物,這就需要抽象思維了。如看到太陽,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綠葉,就充滿了信心,這種既基于事物本身的想象又打破事物本身的感覺,給所有我們看到的事物賦予了新的生命,美也因此從我們的想象力中得到了升華。
四、 不斷地對比鑒賞,體會文字背后的意境傳遞的美感
比較是一種常見的在教學過程中會運用到的手段,通過兩者的對比,能讓學生加快對某一事物的理解。在審美教育中也可以加入比較法,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亦是如此,但在這里沒有傷害這么嚴重。通過對同一事物兩種描述進行比較更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語言能賦予事物美的能力,進而得到美的熏陶。
世界上有很多種不同種類的語言,背后代表的文化,但是,文字背后所蘊含的藝術之美是每一個人所追求和欣賞的。通過對于英語的學習,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懂禮貌的好習慣,讓孩子在接受幫助時知道表達感謝,在打擾別人時知道表達歉意,這些都是語言所帶來的美的體現(xiàn)。因此,在教學時,還應注意加強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對一些能使文章語言變優(yōu)美的詞藻要讓學生多進行比較并做到熟練應用,提升自己平時的寫作功力,讓自己的文章讀起來更加優(yōu)美。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極其重要的。
對于學生的發(fā)音練習,可以挑選一些繞口令來進行專項訓練,通過簡單的繞口令所帶來的節(jié)奏感讓學生能夠更加地投入,有更大的興趣去練習。不僅如此,通過不同的練習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英語本身的韻律美,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出英文對人們的吸引力,并體會作者為什么最后確定應用敲字的意圖,讓學生試著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加深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五、 懂得鑒賞文字背后的含義,提升學生對美的追求和欣賞
加強英語在審美方面的教育并不是意味著不重視英語的基礎知識教育,相反如果不具備牢固的基礎知識能力,那么就無法很好的進行審美教育,一句話就是審美教育是建立在穩(wěn)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上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訓練,不能顧此失彼,更因此使審美教育發(fā)揮不了應有的效果。
審美教育不僅只有表面的對文章進行美的欣賞這一狹義的理解,而是在引導學生欣賞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的同時教導學生更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文章,比如說人物刻畫、文章中心主旨和作者的人文情懷等。通過這種形式學習英語,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離不開審美教育,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美學系統(tǒng)。首先是英語教學課材是由中外名作組成的,這些名作代表著各自的時代、不同的民族、豐富的審美角度帶領著學生學習英語。因此,教師應做到的就是利用好這些資源,對初中生加強美學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利用閱讀范文、分析內(nèi)容等多種多樣的方式訓練學生、引導學生去充分的感受文學的魅力,以正確的方式欣賞文學的美,感知美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鄺堅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審美的培養(yǎng)[J].教師,2014,(29):49.
[2]盧彥紅.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審美及英語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33):189.
作者簡介:
李得花,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