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生
(南充市中心醫(yī)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兒童多動癥是兒童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之一,一般患有多動癥的兒童其智力基本正常,主要臨床表現在于動作過多、情緒激動、容易沖動、自我控制力差等。很多兒童在多動癥的影響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甚至出現說謊、逃課、打架等問題,其對兒童的身心發(fā)育以及日常生活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目前對于兒童多動癥患兒的治療以藥物為主,而有一部分患者在用藥后會出現惡心、頭疼、藥物過敏等癥狀,也會一些患者對于用藥沒有依從性,本研究采用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方法對兒童多動癥患兒進行干預,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30例兒童多動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15例。本次研究選取的30例多動癥兒童均符合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多動癥兒童的診斷標準,排除發(fā)育緩慢、意識不清、情緒障礙等其它精神疾病。30例多動癥兒童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6~12歲,病程半年至五年。本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等患兒家屬均知情,并且已獲得所有患者的同意,30例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口服鹽酸哌甲酯控釋片。起初口服用藥劑量為18mg/d,1次/d,一周連續(xù)用藥5次。醫(yī)護人員應該叮囑患兒家屬嚴格控制起初用藥劑量,以免用藥超量導致患兒出現不良癥狀。一周后可以適當調整用藥劑量,一周調整劑量一次,每一次調整劑量增加18mg,但是調整劑量最高不可以超過54mg。在調整劑量過程中,要觀察患兒的用藥情況,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用藥調整。用藥3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利他林5mg/次,2次/d,同樣由小劑量開始,慢慢適當增加計量,最高不可以超過每日40mg。每周連用5天,3個月用藥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
觀察組患兒在上述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如下。(1)認知行為干預:多動癥患者一般自控力都比較差,如果強行要求患兒停止活動,只會適得其反,甚至引起患兒的不良情緒[1]。因此,應該注重引導和指導患兒,比如引導多動癥患兒在活動時,看看其他同齡小朋友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有什么不同,鼓勵患兒向同齡小朋友學習。多動癥患兒十分好動,其行為活動甚至非常激烈,對此,應該引導患兒預估自己行為帶來的后果,進而指導患兒如何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沖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鼓勵多表揚患兒,幫助患兒建立自信和信心。對于正確的行為,應該以溫柔親切的口吻對患兒進行指導,提高患者對行為的認知。(2)家庭支持干預: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患有多動癥家長都無法察覺,甚至認為孩子好動是活潑可愛的表現,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長缺乏多動癥知識。因此,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患兒家屬進行多動癥知識教育,使家長能夠正確認識到什么是多動癥,以及如何與多動癥患兒生活和教育[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認識到孩子的很多行為動作都不是故意的,并且要忽視孩子一些不傷大雅的小動作,在給予孩子一定的活動機會的基礎上,適當給予孩子教育。另外,家長要多發(fā)現患兒的優(yōu)點和興趣愛好,創(chuàng)造機會讓患兒發(fā)揮其優(yōu)點,這樣患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整個家庭應該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對于患兒應該多溝通多交流,更多的表達愛,表達情感,讓患兒在家庭生活中能夠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
采用持續(xù)性注意力測試軟件系統(tǒng)(Ver3.0),測試兩組患兒障礙程度,分別為無障礙、輕度障礙、中度障礙、重度障礙四種,無障礙和輕度障礙為總有效率計算依據。采用Conners父母癥狀問卷(PSQ)評價兒童行為。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兒持續(xù)性注意總有效率為66.7%,觀察組患兒為86.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持續(xù)性注意測試結果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學習問題、焦慮、身心障礙、多動指數方面的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父母癥狀問卷評分對比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無論是生活、工作、學習所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就教育方面而言,現如今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在加上環(huán)境污染飲食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多動癥的發(fā)病率在逐漸提高。兒童多動癥是兒童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之一,一般患有多動癥的兒童其智力基本正常,主要臨床表現在于動作過多、情緒激動、容易沖動、自我控制力差等。該病不但會直接影響到兒童身心發(fā)展、生活、學習,而且還會對家庭生活以及社會帶來危害,所以對于多動癥兒童的有效治療十分重要[3]。根據多動癥兒童的表現癥狀側重點不同,大致可以將兒童多動癥分為三個亞型,即以活動過度容易沖動為主、注意力不集中為主、前兩種混合型為主。目前對于多動癥兒童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雖然可以獲得顯著的效果,但是很多患兒都很難做到長期堅持服藥,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兒的服藥依從性會逐漸降低。因此,采取何種治療方法提高多動癥兒童的治療效果成為了醫(yī)療研究中重要的課題。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為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法,非藥物治療的心理干預可以更好的被患兒以及家屬所接受,并且心理干預還可以幫助患兒更好的接受藥物治療。有研究報道,心理干預能夠改善機體大腦皮質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腦組織的損傷修復和新功能的形成,同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患兒樹立正確的治療心態(tài)。本次研究中心理干預主要從家庭支持干預、認知行為干預等方面進行實施,家庭支持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兒家屬對多動癥兒童的了解,促進家屬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對患兒進行教育和指導。另外,家庭支持干預需要患兒的家庭共同努力,通過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讓患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家人的溫暖和愛。這樣患兒也能以一個更加健康、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認知行為干預可以有效引導患兒認識到正確的行為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改善自身過激的行為活動。通過認知行為干預可以促進患兒學習到新的、有效的行為來代替不適當的行為,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患兒沖動性問題。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持續(xù)性注意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患兒在學習問題、焦慮、身心障礙、多動指數方面的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兒童多動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積極推廣。
[1]趙穎新,于春玲,晏國娟,齊浩,杜文然,董靜怡.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兒童多動癥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7):73-74.
[2]常憲魯,王華云.藥物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兒童多動癥患者療效觀察[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2,22(01):45-47.
[3]張紹燕.藥物配合心理療法治療兒童多動癥的療效[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