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霞,曾 亮,袁平花,趙紅梅,劉琳玲(德江縣人民醫(yī)院兒科,貴州銅仁565200)
2012年全國死因監(jiān)測結果顯示,前4位死因依次為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傷害。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一項20年的隊列研究顯示,43%的兒童高血壓20年后可發(fā)展為成人高血壓,而兒童血壓正常人群中發(fā)展為成人高血壓的比例僅9.5%[1]。因此,研究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早期進行干預治療,能夠更好地控制成年人高血壓病的發(fā)生,對防治心血管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對成人高血壓研究的報道較多,然而對兒童高血壓研究較少。為了解貴州省德江縣土家族地區(qū)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患病情況和危險因素,為政府制定和建立有效的高血壓防治策略提供依據(jù),作者于2014年9—10月對德江縣城區(qū)6~16歲的中小學生進行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對該地區(qū)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選取貴州省德江縣城關一校及實驗中學6~16歲的學生。一至九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取3個班1 482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761名,女721名,平均年齡(11±5)歲。1 482名少年兒童體格發(fā)育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1 482名少年兒童體格發(fā)育一般情況(±s)
表1 1 482名少年兒童體格發(fā)育一般情況(±s)
注:1 mm Hg=0.133 kPa
項目年齡(歲)身高(cm)體重(kg)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體質量指數(shù)(kg/m2)上臂圍(cm)tP>0.05<0.01<0.01<0.01>0.05<0.01<0.01男(n=761)11.100±2.956 142.088±15.538 37.860±13.251 103.820±14.897 67.599±10.174 18.159±3.409 20.384±3.418女(n=721)10.802±2.922 139.119±13.494 35.156±11.658 102.019±13.566 67.769±10.368 17.646±3.444 19.621±3.012 1.876 3.938 4.182 2.433-0.319 2.884 4.572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通過學生帶回家中由家長填寫,并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帶回學校交給教師。問卷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1)個人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民族等;(2)家庭健康情況:父母親、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史等。
1.2.2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在學校醫(yī)務室進行,檢查項目包括身高、體重和血壓、上臂圍。
1.2.2.1 身高、體重測量 使用標準的身高體重秤測量身高和體重。身高測量由2人完成,一人測量讀數(shù),另一人記錄。被檢查者脫去鞋帽,光腳以立正姿勢站于身高體重秤的底板上,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緊靠身高測量計的立柱上。測量者站在被檢查者的一側,將其頭部調整到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最低點齊平,再移動身高計的水平板至被測量者的頭頂部,使其松緊度適當后讀取數(shù)據(jù)。體重測量由2人完成,一人測量讀數(shù),另一人記錄,每次使用前校正體重秤歸零。被檢測者脫鞋帽及外衣,僅穿貼身內(nèi)衣,站于身高體重秤的底板中央,測量者待指針穩(wěn)定后讀取數(shù)據(jù)。
1.2.2.2 血壓測量 采用標準汞柱式血壓計測量右上臂血壓,正式測量前被檢測者安靜休息5 min以上。袖帶的氣囊寬度應至少等于右上臂圍的40%,氣囊長度應至少包繞上臂圍的80%,氣囊寬度與長度的比值至少為1∶2。被檢查者取坐位,右臂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采用標準方法測量血壓,以柯氏音第Ⅰ、Ⅳ音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連續(xù)測量兩次,每次間隔1 min,若兩次測量結果差值在5 mm Hg以上,則再次測量。取兩次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被檢測者的血壓。對連續(xù)3次測量血壓均增高的兒童,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排除腎臟及血管疾病引起的繼發(fā)性高血壓。
1.2.3 輔助檢查 對首次測量血壓增高的兒童于早晨空腹抽血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采集兒童青少年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離心機3000r/min離心10min后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運用循環(huán)酶法Hcy試劑盒進行檢測。Hcy正常值范圍 4~10 μmol/L,高Hcy 的診斷標準是血 Hcy>10 μmol/L[1]。
1.2.4 高血壓診斷標準 采用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的中國兒童青少年血壓參照標準,高血壓:同性別、同年齡比較,收縮壓(SBP)和(或)舒張壓(DBP)≥P95~<P99,嚴重高血壓:SBP 和(或)DBP≥P99。經(jīng)過3次及以上不同時間測量的血壓水平大于或等于P95,方可診斷高血壓[2]。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不滿足Pearson χ2檢驗條件的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計算P值。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高血壓患病率 1 482名少年體格檢查中檢出高血壓患者169名,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1.40%(169/1482),其中男性患病率為13.14%(100/761),女性患病率為9.57%(69/721),男、女高血壓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Hcy兒童青少年高血壓的發(fā)生情況 169名高血壓患兒中,H型高血壓占42.60%(72/169),其中男性兒童中H型高血壓占40.00%(40/100),女性兒童中H型高血壓占46.38%(32/69)。H型高血壓在男、女兒童中發(fā)病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 482名兒童中,高Hcy者(高Hcy組)共222人,其中發(fā)生高血壓72人,發(fā)病率32.43%;Hcy正常者(Hcy正常組)共1 260人,發(fā)生高血壓97人,發(fā)病率為7.70%;高Hcy組高血壓患病率與Hcy正常組高血壓的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270,P<0.01)。其中男性高Hcy高血壓患兒占23.67%(40/169),女性高Hcy的高血壓患兒占18.93%(32/16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不同Hcy兒童青年高血壓發(fā)生情況
中國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Hcy水平增高現(xiàn)象,一項在中國6個城市(北京、沈陽、哈爾濱、南京、上海、西安)進行的調查顯示[3],我國高血壓患者中H型高血壓的比例高達75%,而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CSPPT)基線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高血壓患者中H型高血壓的比例約為80.3%[4]。
Hcy是蛋氨酸在人體細胞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其在人體血液中的含量超過一定濃度時,就會損傷小血管內(nèi)皮細胞,加重凝血過程,造成血栓,給小血管密集的大腦帶來致命的威脅。Hcy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與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及進展關系密切,其水平與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程度呈正相關[5?8]。研究表明,Hcy水平每升高5μmol/L,則相應的卒中風險增加59%[9]。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多因素相關性疾病,是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H型高血壓是誘發(fā)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隨著血漿中Hcy水平的增高,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在我國伴Hcy增高的高血壓患者在成人中占75%,男性占91%,女性占63%[10],但兒童尚鮮見相關報道。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42.6%的高血壓患兒為H型高血壓,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46.38%,與成人相比發(fā)生率相對較低,且男、女之間無明顯差異。通過本次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 看出,Hcy與小兒高血壓的發(fā)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兒童發(fā)生高血壓與成年后的血壓水平升高呈正相關[11],兒童及青少年高血壓多不典型,常常在體格檢查時才被發(fā)現(xiàn),大多兒童無明顯癥狀,但其能在體內(nèi)慢慢的損害心臟、血管、腎臟及大腦[12]。預防高血壓的發(fā)生應從小開始,因此,及時檢測血Hcy有一定的意義,控制高血壓的同時降低Hcy水平,進而對控制我國成人腦卒中及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趨勢有一定的價值。
[1]李建平,盧新政,霍勇,等.H型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24(2):123?127.
[2]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3]李建平,霍勇,劉平,等.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療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9(6):614?618.
[4]Huo Y,Li J,Qin X,et al.Efficacy of folic acid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the CSPP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5,313(13):1325?1335.
[5]羅一文,劉應才.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1):86?88.
[6]曹立平,徐青,洪麗萍,等.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動脈病變及左心室肥厚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5,30(2):133?135.
[7]周函,徐健,黃文勝,等.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5):2099?2101.
[8]李毅鳴.老年腦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與血脂各項指標檢測結果評價及預后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4):1863?1865.
[9]楊萍,田青,郭濤.H型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4,35(4):468?471.
[10]朱岫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否干預,如何干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7):1940?1942.
[11]錢秀芬,何素榮,金麗雅.瑞安市兒童超重和肥胖與血壓的相關性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6,28(6):638?642.
[12]趙素玉,潘華,金麗紅,等.少兒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9(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