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國家在教育發(fā)展方面更注重高效二字,教師應順應國家教育發(fā)展潮流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本文針對化學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有關于初中化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策略,希望對教師教學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一、 初中化學的教學現(xiàn)狀
傳統(tǒng)模式的初中化學教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忽略實驗教學,而實驗教學能使學生加強對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二是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化學教學中知識點銜接較為緊密,學生一旦有一部分知識落下了就會直接影響后面知識點的學習。針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課堂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初中化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化學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筆者對如何利用學生興趣構建高效課堂提出了以下有關策略。
(一) 創(chuàng)設情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枯燥理論知識的認知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教材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便于學生理解的情景,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鍛煉學生將化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周圍的空氣》時,可以讓學生深呼吸然后向?qū)W生提問:“有哪位同學說一下咱們剛剛吸進去的是什么呢?”學生開始小聲議論起來,學生一積極地站起來回答說:“老師,是空氣?!苯處熜α诵^續(xù)問學生:“同學們?yōu)槭裁从詈絾T上月球戴上氧氣罩呢?”學生大聲回答教師:“因為月球上沒有氧氣?!苯處熜α诵又鴨柕溃骸澳抢^續(xù)咱們剛剛的問題,咱們剛剛深呼吸的時候吸進來的是什么呢?”學生這時齊聲回答:“是氧氣?!苯處煘閷W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關于氧氣的情景使學生加深了對空氣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師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增加實驗教學
學生在之前從未接觸過化學,所以學生的化學還處于啟蒙階段,教師應該增加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理解書本上的概念性的知識。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教師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觀察進而得出實驗結論;二是讓學生走進實驗室,自己動手了解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進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了解。例如教師在進行鎂條的燃燒反應驗證質(zhì)量守恒實驗時,鎂能與氮氣劇烈反應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取少量黃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觀察實驗過程,提前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管中有氣體產(chǎn)生,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質(zhì)量守恒的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取適量與氮氣發(fā)生反應的氮化鎂放在試管之中并加入適量的水,觀察紅色的石蕊試紙逐漸變成藍色,學生在自己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在腦海中產(chǎn)生對知識點的直觀印象,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三) 增加多媒體設備的使用
化學是一個較為繁瑣的學科,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化學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圖片視頻等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更快地了解知識內(nèi)容,讓分散枯燥的知識點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產(chǎn)生直觀的印象進而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例如教師在教學《分子和原子》時,由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較為抽象不便于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上課之前教師讓學生觀看有關于分子原子的動畫,在觀察之后教師向?qū)W生提問:“同學們在觀察之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學生在觀看之后情緒變得十分高漲:“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不能再分?!庇械膶W生提出:“原子還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物質(zhì)?!苯處熢趯W生回答之后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積極的肯定:“同學們回答的都非常好,同學們回答的內(nèi)容就是咱們今天要學到的分子和原子,剛剛兩位同學已經(jīng)說出了分子和原子的相關性質(zhì),同學們能不能根據(jù)分子原子的性質(zhì)說一下咱們生活中分子運動的例子?”學生進行激烈的討論,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被激發(fā)出來,教師結束討論之后學生大膽發(fā)言:“生活中能夠聞到花香就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庇械膶W生說:“把鹽放到水里,水就會變咸,這也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贝蠹夷阋痪湮乙痪?。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了解了分子運動的具體內(nèi)容,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提高了學生對分子的認識,并且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學生能夠有所收獲
構建高效課堂不是喊喊口號,而是需要教師真正投入到實際的教學當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師講課與學生聽課嚴重脫節(jié)的狀態(tài)之中。教師在教學任務完成之后空余十分鐘讓學生闡述這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這種學生闡述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擁有發(fā)言權,還使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點進行復習,起到了鞏固知識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時,由于知識點較為繁瑣,教師在下課之前利用十分鐘的時間向?qū)W生提問:“經(jīng)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嗎?”有的學生說:“我知道了在寫化學方程式時,首先要認真了解反應物的組成,即反應物的元素多少等?!苯處熉犨^之后點了點頭,然后對其他學生說:“別的同學還有要補充的嗎?”學生一積極站起來回答說:“要注意物體能不能完全反應,還有就是注意物體發(fā)生反應的條件,一般有點燃、加熱、常壓、Ni等等,而且我們不能把點燃寫成燃燒,這是不一樣的狀態(tài)?!苯處煂W生進行提示:“是不是要注意一下物質(zhì)的狀態(tài)呢?”學生積極回答說:“要在方程式中標明向上或是向下的箭頭,以此來表示物質(zhì)是生成了氣體還是沉淀了?!逼渌麑W生對內(nèi)容進行補充:“注意方程式兩邊是否配平,化學中的熱反應方程式的寫法,與其類似,但是要把每個物質(zhì)的狀態(tài)在括號里注明,g為氣體,l為液體,s為固體?!苯處熢趯W生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希望同學們以后繼續(xù)努力?!痹谶@個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正確書寫方程式的理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 結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轉變教學模式以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李傳寶.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及注意的問題[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7):142-143.
作者簡介:
陳凱,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寧區(qū)湯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