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敘事德育是教育者敘述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響并促進學習者道德成長的一種德育模式。它寓教育于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入腦入心,增強了德育效果。
關鍵詞:德育敘事;提升;功能
德育教育和學科課堂教學的結合滲透是一項重要工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征、個性、愛好、優(yōu)缺點,都需要老師們認真研究,這比讓學生背熟一個單詞,多會做一道題更具長遠意義。真正解決學生的心結才是老師最大的成功。我們要秉承“以人為本,教有特色,學有所長”的辦學理念,走內涵發(fā)展之路,以敘事德育課題研究為契機,大力培育德育文化,建設德育特色學校,敘事德育是教育者敘述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響并促進學習者道德成長的一種德育模式。它寓教育于生動感人的故事之中,入腦入心,增強了德育效果。
一、 敘事暗含基本規(guī)范,激發(fā)學生道德反省和倫理感覺
德育敘事是通過講述德育故事進而達到相應的德育教育,是一種有形孕育無形的德育教育模式。借助學校相關德育課題研究的開展,教師通過觀察并總結日常教育事件,寫下自己的感悟和反思,這就是德育敘事教育的藍本。教師撰寫的德育敘事故事或感悟暗含基本規(guī)范,可以引導、帶動更多的教師,更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自己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去,促使教師更加注意和留心自己的教育行為與方式,隨時記錄自己身邊發(fā)生的典型德育案例和事件,在需要時有“案”可查、有事可敘,讓寶貴的敘事資源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源泉和搖籃,自然不會出現(xiàn)“事”到“敘”時方恨少的無奈。
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德育敘事教育需要教師的全員參與、全程記錄和全學科覆蓋,讓全體教師都成為科研型教師,在所有學科和活動中引入“敘事”,如主題班團活動、國旗下講話、學科教學、家長學校活動和共青團一面墻等,讓我們平時教學中的德育事件成為撰寫德育敘事儲備素材。德育敘事事件具有普遍性和啟發(fā)性,總有學生觸動心靈和令其深省之處,要做教育的有心人,注意收集,勤于思考,讓德育教育有事可敘。讓我們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撰寫自己的隨筆或案例,成為進行敘事德育教育的基礎。
二、 敘事注重過程體驗,激發(fā)學生道德情操的向往與追求
德育敘事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式,更是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方式。通過敘事能達到提高教師、班主任的專業(yè)基本功能,進而提高德育實效和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的目的。通過加強學習和實踐,利用“敘事”的優(yōu)勢,在教育中敘事,在敘事中教育,進而演繹教育的智慧。
林東小學借敘事研究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生動活潑、特色鮮明、效果顯著,有力促進了學生的道德成長,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高效推進,也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隨著敘事德育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展,林東小學必定會從實踐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不斷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
德育敘事創(chuàng)設了德育文化軟環(huán)境,加深了對德育創(chuàng)新內涵的理解和整體把握。德育敘事使停留于單純學習層面的評價機制,擴展到學生的學習、社會和家庭生活的廣泛領域之中。無形中擴大了德育教育的范圍,調動起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積極性。德育敘事打破學習好就是精英的錯誤觀念,充分肯定學生在每一階段中的點滴進步,轉變德育教育的理念,為學生的進步發(fā)展,激發(fā)學生道德情操的向往與追求,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
如在班級開展的環(huán)保主題的活動中“小螞蟻團隊”的競爭更是發(fā)揮了它們神奇的作用,同學們來到社區(qū)街道撿廢紙、易拉罐、塑料瓶、煙頭等,人們注意保護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深刻地打動了敘事們的心,“小螞蟻”們爭先恐后,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這類的敘事真是可愛,他們總是引起我們無限的關愛。
三、 敘事課堂鼓勵暢所欲言,也是道德教育的課堂
德育教育工作也會有成功和失敗。進行敘事德育教育,首先要擺脫只準成功,不準失敗的束縛,要直面現(xiàn)實問題。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敘事課堂為學生的道德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發(fā)展平臺,我們可嘗試建立“學生道德銀行”?!皩W生道德銀行”一切工作由學生擔任,學校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道德銀行以弘揚雷鋒精神為宗旨,存的是奉獻、儲的是愛心,“存款”是學生思想道德上的每一點進步。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道德銀行的時效性,我們又開展了“續(xù)寫道德日記”活動,學生不但把做的好事“儲”到存折上,還把做好事的過程包括心理上的變化都記錄在道德日記上。與此同時,任課教師也開始撰寫師德日記。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做好事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四、 敘事課堂中開展探究交流,是構建道德意義的課堂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色,撰寫德育敘事是教師成長的重要方式。德育敘事教育,班主任和所有學科老師都應全員參與,積極開展德育敘事課堂交流,收集整理德育素材,思考優(yōu)化德育方法,堅持做到課前準備扎實充分,課堂組織合理高效,課后反思全面深刻。以敘事德育主題班會為例,課前班主任要根據(jù)主題寫好教學設計,準備好與課件相關的故事素材;課堂中教學要遵循敘事德育模式和要求開展活動;課后進行總結反思,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對策;一起交流德育敘事,在取長補短中提高效率,逐步深化德育敘事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五、 敘事課堂促進多方互動,是家校溝通交流的平臺
德育敘事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校內,而應與家庭、社區(qū)多方互動,將敘事德育由學校延伸到家庭,動員家長廣泛參與。教師通過校訊通平臺或者班級微信群等多種途徑指導家長掌握敘事方法,邀請部分家長走進課堂,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智慧去引導孩子,鼓勵家長及時總結并記錄家教心得,結合家委會活動推廣成功的家教經(jīng)驗等。敘事德育推廣到敘事家教,受到家長們的熱烈歡迎,顯示出極佳的教育效果。家長們還收集了很多家庭教育案例,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正是因為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才讓學校德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才讓德育敘事變成了撥動心弦的藝術。
作者簡介:
楊艷,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