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慕華
摘 要: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為改變長期以來數學教學教法單調,課堂氣氛沉悶,激不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導致部分學生厭學的現(xiàn)狀,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注重首輪效應、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成效。
關鍵詞:數學;主體意識;教學方式;首輪效應;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3-0085-02
無論是在科學研究中還是社會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數學。但一直以來,數學學科的教學都被認為是枯燥無味的,學生不愛聽、聽不進,老師上起課來吃力郁悶,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差。究其原因,是師生關系處理不當、教學方式太老套欠生動等。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學生就不愿走進數學課堂,那就更談不上“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了。鑒于此,本文就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論述。
一、注重首輪效應,激發(fā)學習興趣
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他們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也更多地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來選擇學習。學生喜歡這個老師,就對這個老師教的科目感興趣,就會認真學習這個科目。例如,初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剛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有一個適應期和比較期,為了讓他們喜歡上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特別注意首輪效應,即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上好第一節(jié)數學啟蒙課。第一次上課時,要讓學生看到一個干凈利落、有自信的教師形象。緊接著,教師不急于講授新課,也不枯燥生硬地強調諸如“數學有多重要”之類的套話,而是向他們提出了幾個與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1)有一個人為了讓別人相信自己的話的真實性,他說,“我200%的肯定”,你們認為這句話對嗎?2)逢年過節(jié),商場都在打折銷售,你們認為會虧本嗎?如何計算商場所得的利潤呢?3)有些同學也許以后會去做生意,你知道同樣多的東西怎樣銷售才能使自己賺得最多?4)汽車的輪子為什么做成圓形的?……很顯然,這些問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當然,讓學生從喜歡教師到喜歡上教師的課,再到真正喜歡學數學、走近數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還得從平時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備好每一堂課和上好每一堂課做起。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講究教學方式,制定教學策略,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回答問題,從而親近數學、體驗數學,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思維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要創(chuàng)設較好的情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同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自覺地在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智慧潛能得到開發(fā),數學素養(yǎng)得到提高。如在教學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時,教師選擇定義講授法;教學平行線及其判定時,選擇啟發(fā)引導法;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選擇類比探究法;教學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選擇實驗探究法。章節(jié)復習時,選擇講練結合法;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采用激勵競賽法,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采用討論競賽法……
例如,教師任教的兩個班學生中至少有半數以上數學基礎比較差,所以在教學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選擇的教學方式是講練結合法+類比法+激勵競賽法。第一步,引導學生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為用含某個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并以搶答形式讓學生快速按要求將方程變形。由于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答出,又加上是搶答,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初步樹立了數學學習的信心。問題一:將二元一次方程2x+ y-1=0變形為:(1)用含x的式子表示y;(2)用含y的式子表示x。答:(1)y=-2x+1(2)x= 。教師強調:移項要變號;表示的字母應放在等號左邊,且系數為1。師:下面幾題,同學們一起來搶答,看誰又快又準:(1)x+y=3,(2)5x-y+6=0。學生們躍躍欲試,課堂氣氛很熱烈。答對的,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答錯的,教師要鼓勵。問題二:若是叫你選擇其中一種變形,你會選哪一種,理由是什么?顯然,是選擇系數為1的字母來變形,更簡單一些。第二步,給出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y=-2x+13x-8y=11。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首先,教師一步一步地教學生如何用代入法解方程組,講完例題后,改變數字,讓學生模仿著來做。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之后將學生存在的問題板演,鼓勵學生對比例題找出錯誤并糾錯,以此促進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中。(解略)第三步,將原例題變形。師:現(xiàn)在同學們一起再來看個例題:解方程組3x-8y=112x+y=1。提示:在求方程組的解之前,同學們先與第一個例題比較后再做。通過比較,大部分學生都能正確解出此題。(解略)第四步,趁熱打鐵,鞏固練習。師:現(xiàn)在我們來加強練習(題略)。學生們以競賽形式進行練習,既比速度又比正確性。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之后將學生存在的問題板演,鼓勵學生對比例題找出錯誤并糾錯。學生們很踴躍,基本上能把存在的問題都找出來,其余由教師補充。師:很好,同學們掌握得很快,誰說你們學不好數學,老師就相信你們能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歸納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師生共同分析解題的一般步驟(略)。第五步,再出兩道簡單的練習讓學生練,鼓勵他們上臺板演。師:下面,這兩題進行強化練習,有誰愿意上來試試?(過程略)學生們搶著上臺做題,都想展示自己好的一面。這節(jié)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學會了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三、營造寬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幽默風趣的語言,通俗易懂的講解,恰到好處的點撥,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也是讓學生愉快走進數學課堂的必不可少的原因。教學實踐證明:總是笑容可掬,風趣幽默,上起課來通俗易懂,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上課期間主動走到學生中間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在學生看來,這樣的教師更熱情、友好、容易理解、溝通并且喜歡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從預備鈴響的那一刻起,教師就應該馬上將自己調整到最好狀態(tài),進入教室,讓學生看到一個神清氣爽的教師。接著,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輕松自然地進入上課狀態(tài)。上課過程中,教師要用巧妙的方法解決課堂突發(fā)事件,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不能索然無味,故教師的語言應嚴謹規(guī)范、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幽默。例如,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大膽回答問題,當學生回答受阻時,教師期待的目光、恰到好處的引導往往會產生激勵效應,使他們用心思考,尋求答案;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及時的肯定和贊賞的目光會形成強化作用,讓更多的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有樂在其中之感。
四、結束語
總之,只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智力水平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更多地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所以,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激發(fā)學習數學的智慧,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數學,享受數學。數學教學,還需要教師盡心盡力地不斷探索與研究。相信經過努力,數學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1]王志芳.論怎樣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7).
[2]楊秀彬.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4(06).
[3]沈文漢.優(yōu)化教學設計是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蘇教育研究,2016(01).
[4]孟凡廣.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