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萍
摘 要:語調作為語言的靈魂,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學習的目的本就是運用于實踐,因而,英語語調是在溝通過程中最能顯現(xiàn)一個人學習成果的一門知識技能。然而,英語語調的學習并非易事。更有甚者認為語調是英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本文將對翻越這座大山所面臨的困難及相對策略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語調學習;教學對策
英語學習是每個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同漢語一樣,英語在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也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語調語音。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對學生來說最大的學習困難便莫過于語調學習了,因其與漢語差異,使得英語語調學習始終困擾著大多數(shù)學生,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英語語調學習的困難和相應的教學對策。
一、 語調學習帶給學生的困難
1. 錯用單詞在句子中的強讀和弱讀
事實上,由于各個句子的語境不同,單詞的強弱讀情況也有不同。每個單詞在重讀或弱讀的時候具有不同的發(fā)音。在句子中不重讀的虛詞(主要包括:冠詞、代詞、連詞、介詞、助動詞)常為弱讀式。在日常交流中很多詞本該被弱讀,而多數(shù)學生習慣將其強讀。這不僅會讓人感覺總體發(fā)音很不地道,更有可能使native speakers難以領會。
2. 連讀不當
許多人認為如果同一個意群中,若相鄰的兩意義相關的單詞,前者以輔音音素結尾,后者以元音音素開頭,將輔音和元音相拼來構成一個音節(jié),便是連讀。其實不然,連讀并非僅此一種。連讀一般有以下幾種:①輔音+輔音。Ⅰ. 前一單詞以輔音結尾,后一單詞以相同的輔音開頭,則只讀一個發(fā)音,相同的發(fā)音隨著第二個單詞。如black coffee。Ⅱ. 前一單詞以p、b、t、d、k、g之一結尾,且后一單詞以不同的輔音開頭,則失去爆破。如take care。②元音+元音。Ⅰ. 前一單詞以[i:]、[ei]、[ai]、[i]、[i]結尾,后一單詞以元音開頭,則兩單詞之間發(fā)音加[j]這個讀音。如see off。Ⅱ. 前一單詞以[u]、[au]結尾,后一單詞以元音開頭,則單詞間發(fā)音加[w]。如go off。
3. 句重讀
在英語句子中,有的詞是攜帶關鍵信息的,有些詞只是將其他關鍵詞連接成句子。我們可以把句子中的詞分成信息詞(information words)和功能詞(function words),信息詞為名詞、數(shù)詞、形容詞、否定詞等能傳遞關鍵信息的詞,功能詞則為冠詞、代詞、助動詞、介詞等起輔助信息詞構成完整句子的詞。交流是為了信息流通,因此句子重讀的一般為信息詞。
4. 節(jié)奏
中英文朗讀都需有節(jié)奏,但兩者的節(jié)奏形成方式卻大不相同。漢語以音節(jié)計時,而英語以重音計時。英語中,輕音節(jié)、重音節(jié)會組成節(jié)奏群,重音以大致相等的時間與輕音節(jié)交替出現(xiàn)。這樣的重讀規(guī)律便通過改變音的長短、減音、連讀等來實現(xiàn)的。如此也就形成了英語的節(jié)奏。具體而言,為保證重音等時,就要壓縮非重讀音節(jié),若兩重音見的非重讀音節(jié)多,則需快讀非重讀音節(jié),反之則將重音拉長。
5. 語調
類似于漢語的“抑、揚、頓、挫”,說英語時音調的高低升降就形成了英語語調。英語語調的變化對于表達自己的意愿及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降調可以表示肯定,升調可以表示懷疑,降升調可以表示贊美。小小的聲調變化竟有此大作用,但要妥善的運用它也非易事。學生中羞于開口,害怕因聲調問題鬧笑話而選擇單一語調的人不在少數(shù)。
二、 教學對策
1. 優(yōu)化課堂學習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會大大削弱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一堂有生氣的教師與學生間通暢溝通的課往往能事半功倍。教師在授課的同時因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反應,讓學生和老師一起走在探索知識的路上自己尋得學問總比將干巴巴的條條框框塞給學生要好得多。因此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盡量減少教師一言堂情況,積極調動課堂氣氛,鼓勵所有學生加入學習討論,發(fā)動每位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很有必要。
2. 強化理論學習
很多學生翻不過語調學習的大山在于他們連基本的翻山技能都不知曉。不會單詞重讀,不知何處、如何連讀,不明語調功能自然說不好英語語調!可見基礎理論的教學至關重要。要把音素(掌握正確發(fā)音方法,克服方言影響)、語流及節(jié)奏(學會連讀、詞的強弱讀式、句重音、詞重音的同化異化、輔音連綴等)、語調(掌握降調、升調、降升調、升降調的使用)貫穿語音教學始末。
3. 加大輸入輸出
總所周知,語感對外語學習十分重要,而語感來自于對英語本身的廣泛接觸。只有置身于英語的海洋中才能充分體悟到它的美。語言學家S. Krashen的語言習得理論中區(qū)分了習得和學得。此理論認為,對于外語學習習得比學得更重要,大量有意的輸入是外語學習成功的必要因素。語言的學習、掌握需要學者在各種的語境中不斷加深理解,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我們認為,在口語能力的養(yǎng)成過程中,學習者只有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多樣的語言學習資源和真實的語境,保證輸入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在輸入的同時,輸出也必不可少。輸入的絕好途經是觀看英文原版電影和視頻,其實在這個輸入的同時學者可以跟著輸出——跟讀視頻中的地道英語。當然,還可以大量模仿英文原版錄音。
綜上所述,語言之間各種各樣的差異我們是不可避免的,定式思維是不可能運用于不同的語言學習中,通常情況下,最開始的習慣性思維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學習不精準,甚至出現(xiàn)學習障礙,使得接收知識困難,因而,為了能接收正確知識,就要從頭便糾正好學習方式,擺正學習態(tài)度,接收最純正的英語發(fā)音。英語語調學習的困難較多,但總有對策。只要學生充分認識到語調學習的重要性并積極和教師一起努力,改進,定能拿下英語語調。
參考文獻:
[1]白心敏.英語語調的功能及語調教學[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02-105.
[2]呂良環(huán).我國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困難及教學對策[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68-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