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引導者,需要引導學生來進行自主學習,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水平與學習內容不斷變化的相互適應,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級階段,來設計合理的閱讀教學方式,明確閱讀教學方向,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整體閱讀素養(yǎng)。本文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方向進行分析。
關鍵詞:技巧;素養(yǎng)
一、 結合實際的教材內容,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案
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需要在教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對于語文學科來說,語文具有基礎性和綜合性的學科性質,也就是說要想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和語文閱讀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結合小學中高年級的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基礎語文學習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效率??梢圆扇∫韵聨追N方法來進行:首先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不能過分注重對單個詞句的理解,而是需要加強對整句、整段和整篇文章的理解,以此來更加深入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培養(yǎng)學生抓住重點的能力。另外一個方面,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創(chuàng)新意識,在對原文內容意思進行分析了解的基礎上,借鑒文章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將作者的技巧和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可以通過對原文的續(xù)寫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做好學以致用的閱讀效果。
二、 營造活躍的課堂閱讀氣氛,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興趣
要想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技巧和語文閱讀素養(yǎng),就需要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興趣,在閱讀興趣的支撐下來進行閱讀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有很多,主要體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營造活躍的課堂閱讀氣氛,學生在課堂上的幾十分鐘對知識的吸收效果抵得上課下埋頭苦學幾個小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教師建立活躍的閱讀氣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提升閱讀效率,首先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閱讀教學態(tài)度,也就是說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投入以飽滿的熱情,以自身的教學情緒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全心投入到學習當中。另外一個方面,教師需要針對教材的主要內容,來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法,營造相應的語言情境。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課堂互動機制,來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使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文教學互動的興趣,改善實際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與學生進行閱讀互動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對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可以實現(xiàn)對問題的有效解決和控制,以此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最后,語文閱讀學習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學習,屬于一種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說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教材的基礎理解開始,逐漸提高語文閱讀的整體難度,并且鼓勵學生從各個方面來收集閱讀材料,提高閱讀材料的可用性和豐富性,以此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 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自主性閱讀
對于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來說,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的語言學習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對于中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需要加強對其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的把握,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文章語句所代表的主要意義,使其掌握基本的語言表達方法。另外一個方面,對于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需要指導其學習不同體裁的文章,其中主要包括詩歌、短篇小說和記錄文等,在不同閱讀內容和文章形式的影響下,學生能夠把握到各種文章的不同思想,有效地擴寬自己的閱讀視野。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使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在把握基礎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來進行自主性學習,結合中高年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學習特點,可以引導學生從修辭手法的認識到寫批注習慣,從認識文章結構到中心概括,一步步的使學生來掌握閱讀技巧,實現(xiàn)自主閱讀,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這樣兩個問題:首先是需要教師留給學生更多的閱讀時間,包括課前五分鐘閱讀和課后復習閱讀等。
四、 避免閱讀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雖然有著一定的閱讀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但是由于閱讀經驗的欠缺,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問題:首先是部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過分注重細節(jié),對文章中每一句、每一個字都仔細進行理解,這樣的閱讀方式看起來雖然符合嚴謹認真的閱讀方式,但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過分注重閱讀細節(jié)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也會對學生所獲取的信息內容造成影響,由于逐字逐段的進行閱讀,學生所獲得的信息往往只是分散的信息,并不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需要教會學生什么是“不求甚解”,需要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以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為主要目的,提高閱讀速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另外,部分中高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仍舊停留在課內閱讀的階段,由于不能迅速的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常常會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會使學生對文章產生錯誤的理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用整體教學法來進行閱讀教學,擴寬學生的閱讀面,學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閱讀信息之后,這種斷章取義的現(xiàn)象會明顯減少,在一定時間的培養(yǎng)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改掉不良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
五、 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
在信息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下,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逐漸的被應用到閱讀教學當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閱讀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在保證學生理解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可以使學生借助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工具,來進行網(wǎng)絡閱讀教學,其主要方法體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針對高年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可以進行主題式網(wǎng)絡教學,也就是說為了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使學生從網(wǎng)絡上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學習方法,以此來達到相關的學習目標。在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進行延伸性網(wǎng)絡閱讀,這些閱讀方式是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掌握的基礎上,尋找與教材相互關聯(lián)的一部分資料,比如在對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課文《秦兵馬俑》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通過網(wǎng)絡來尋找相關的圖片和資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六、 結束語
閱讀技巧和語文閱讀素養(yǎng)是語文閱讀的重點,結合中高年級階段的主要學習特點和教材內容,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