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麥克納爾蒂
早在約翰·尼出生前很久,我就下過決心,不會讓他成為我的第四擊,也就是說,我不會逼迫他完成那些我未能成就的事,他不會是小型的我。
前不久,有一天晚上我去看電影,發(fā)現(xiàn)自己在做著我以前說過不會做的事。電影是《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金·凱利跳舞,向一位名叫萊斯利·卡倫的姑娘求愛,奧斯卡·萊文特在彈鋼琴。我看著電影突然想到了我的約翰·尼。我想讓他跳舞能像金·凱利那樣好,想讓他能像奧斯卡·萊文特那樣彈鋼琴。換句話說,我正在做我說過永遠(yuǎn)不會做的事。在約翰·尼出生之前,我那樣說過,但現(xiàn)在情況已經(jīng)變化了。
有人說:“人生好比打高爾夫球,上帝只給你三次擊球的機會,然后你就要回到長椅那里?!笨墒巧系垡运拇缺?,給了我第四次機會,也就是約翰·尼。不管我去哪兒,我總是會想到約翰·尼。我在看《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時,腦子里想的全是他。
我們家里有一架小鋼琴。在我看了那場電影之后的第二天,我把約翰·尼抱到我的雙膝上,讓他坐在鋼琴前面隨意地彈鋼琴,樓下的人大概會因為這番鬧騰而惱火。他們怎么可能知道,我正在努力讓這個小小的人兒給我第四次擊球的機會?他們又怎么可能知道,我在努力讓我的兒子學(xué)著像奧斯卡·萊文特那樣彈鋼琴?
我在讓約翰·尼彈鋼琴上努力過之后,又想給他展示一下怎樣跳舞。一開始,我彈了一段踢踏舞風(fēng)格的鋼琴曲《可愛的蘇》,然后盡我所能跳了一段舞,我跳得不是很好,但我希望他可以。
換句話說,我在進行我的第四擊。我一直未能完成我曾經(jīng)希望完成的事,但是約翰·尼有可能,對吧?他會有自己的夢想,也許他能夠有所成就,誰說得準(zhǔ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