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吐拉,丁雪茹,阿依蘇麗丹·阿不都瓦力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臟監(jiān)護中心(CCU),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心臟復蘇是挽救心臟驟?;颊呱闹匾侄?,因此,臨床醫(yī)師在治療過程中普遍使用心肺復蘇的方法對心臟驟?;颊哌M行急救,但急救工作具有情況危急、病種與病情不一、不穩(wěn)定等特點[1],易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實施CCU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因此,對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實施CCU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討CCU護理干預對改善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預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9月至2017年9月這一階段在我院治療的150例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78例)男42例,女36例;病程1-4年,平均病程為(2.7±1.2)年;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為(47.76±10.92)歲;對照組(72例)男39例,女33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為(2.9±1.6)年;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為(47.89±10.26)歲。兩組基線資料(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定期巡邏病房,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實時關注患者的各項指標,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健康宣傳,并對患者進行用藥和飲食指導等。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CCU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①在患者住院前帶領患者及患者家屬熟悉病房,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②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從而增強治療信心,保持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③定期集中CCU患者,讓患者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④認真傾聽并了解患者需求,告知患者及家屬治療和用藥的全過程。⑤拓展患者的娛樂活動時間。⑥定期對全部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
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評分和護理滿意度,以問卷方式調查[2-3]患者的心理狀況,包括焦慮、抑郁、人際關系敏感度和偏執(zhí)狀況,每項滿分10 分,分數越高,心理狀態(tài)越差;患者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項。
使用SPSS18.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檢驗,若P<0.05,則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抑郁指數(4.1±0.8)分,焦慮指數(3.3±0.6)分,人際關系敏感度(2.7±0.5)分,偏執(zhí)狀況(3.6±1.6)分;對照組患者抑郁指數(7.9±1.6)分,焦慮指數(6.7±0.9)分,人際關系敏感度(6.9±1.2)分,偏執(zhí)狀況(6.6±0.8)分,由此可知,研究組心理狀況各項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護理后,研究組非常滿意41 例,滿意36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8.7%;對照組非常滿意15例,滿意37例,不滿意20例,護理滿意度為72.2%,由此可知,研究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心臟驟停是十分兇險的病癥,患者心臟驟停后會出現多臟器、多系統缺血缺氧等癥狀,造成臟器損傷[4]。心肺復蘇的主要目的是搶救瀕臨死亡的心腦細胞,預防心腦細胞缺氧性壞死,但在心肺復蘇操作過程中,患者易出現疼痛和損傷的情況,加上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不利于心肺復蘇后的康復。實施CCU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臟驟停帶來的影響,提升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研究組患者抑郁、焦慮指數、人際關系敏感度、偏執(zhí)狀況,護理滿意度為98.72%,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CCU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和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減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分析其原因:①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前帶領患者及患者家屬熟悉病房和病友,增加患者之間的了解與認識,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②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方式,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使患者增強治療信心,保持最佳狀態(tài)接受治療。③護理人員定期集中CCU患者,使患者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分散治療注意力,緩解不良情緒。④護理人員認真傾聽和解答患者疑問,滿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和患者家屬了解治療和用藥的全過程,增加醫(yī)患之間的信任度。⑤護理人員通過開展娛樂活動等方式有效拓展患者的娛樂活動時間,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接受治療。⑥定期培訓和考核護理人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護理力度,從而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5]。
綜上所述,CCU護理干預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中應用CCU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護理滿意度,從而使心臟驟?;颊咝姆螐吞K的護理質量得以有效提升,促進預后效果,具有良好的臨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