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巍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 貴陽 550018)
2013年習近平主席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2013年1月18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了《貴州省扶貧開放條例》。貴州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扶貧開發(fā)辦公室等共同研究制定出了《貴州省進一步加強農(nóng)村貧困學生資助,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自此貴州省正式推動了教育“精準扶貧”思想落地。然而在實際的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制約著精準扶貧的進一步實施。
根據(jù)貴州省《省教育廳普通高校2016-2017學年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資金發(fā)放情況的公示》可知:貴州全省普通高校已發(fā)放教育精準扶貧資助資金49344.344萬元。而根據(jù)《實施辦法》可整理出符合規(guī)定的農(nóng)村貧困大學生補助標準。如下圖所示:
表1 貴州省普通高校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項目表
原有的國家補助新增的資助項目普通高校國家助學金(在我省就讀的確保享受一檔國家助學金3500元/生·年)1.扶貧專項助學金,標準為1000元/生·年;2.免(補助)學費,標準為本科3830元/生·年、???高職)3500元/生·年。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貴州省高校教育精準扶貧項目比較合理,并且能針對學校情況、學生情況實行精準扶貧。但貴州省高校教育精準扶貧實施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頂層設計不夠科學性。貧困學生即享有原有的國家助學金3500元/生·年,又獲得精準扶貧的專項補助1000/生·年。國家助學金是根據(jù)學生平時表現(xiàn)、學習成績、綜合能力等進行評定的。與學生家庭貧困程度并沒有太大關系,而《實施辦法》中將助學金捆綁性地資助貧困學生,設計上有失科學性。第二,學生對教育精準扶貧重視度不夠。教育精準扶貧需要學生按學年申請,遞交相關的資料,經(jīng)過相關部門的審核,最后才發(fā)放給農(nóng)村貧困學生。一部分學生缺乏申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顧忌繁瑣的申請程序。經(jīng)常在申請項目和遞交資料中漫不經(jīng)心、缺乏嚴謹性。填寫的信息有遺漏或缺失,導致補助項目申請不下來。
“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是毛澤東的真言。任何一項政策制定與實施都要建立在調(diào)查研究之上。針對實際情況不斷修正與完善。所以貴州省的高校教育精準扶貧政策要集思廣益,收集不同的意見,將涉及到主體權益考慮進去,以提高政策設計的科學性。如針對不同地區(qū)不同高校的情況,在頂層設計上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深究各地學生家庭致貧原因,如因病返貧、因殘致貧、自然災害、資源匱乏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靈活地調(diào)整項目頂層設計,保證教育精準扶貧的“精準性”和“靈活性”。
通過有效的途徑如建立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微博、講座等加大教育精準扶貧的宣傳,明白什么是教育精準扶貧,教育精準扶貧的途徑方法有哪些。引導學生對精準扶貧的重視。增強學生做事辦事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發(fā)展良好的精神面貌。讓學生能積極探索和了解精準扶貧的意義,促進高校教育精準扶貧的良性運行。
貴州省地緣廣闊,實行高校教育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提高補助金額的合理性。如像貴陽市、仁懷市、興義市等。GDP總量較高,可加大教育資助力度。在原定的精準扶貧資金基礎上加大補助金額,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扶貧的好處。遵循變遷性原則,因地制宜地制定精準扶貧的補助金額。針對不同的扶貧對象制定不同的扶貧標準。采取不同的扶貧實施途徑。確保教育精準扶貧的“精準性”。
其實高校教育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遠不只以上幾個問題。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nèi)ド钊胙芯?。應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加強頂層設計的科學性,引導學生重視教育的精準扶貧,優(yōu)化精準扶貧資助項目的實踐途徑等。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優(yōu)化實施,才能提高精準扶貧的“精準性”,促使貧困大學生能享受到教育精準扶貧的恩惠,真正實現(xiàn)精準扶貧的目標。
[1]劉洋,李琴,李安連.貴州高校教育精準扶貧的研究現(xiàn)狀與政策分析[J].山西青年,2017(7).
[2]譚嬌艷.輔導員視角下貴州省高校教育精準扶貧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7(71).
[3]劉洋.貴州高校大學生教育精準扶貧問題探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7,27(6):77-79.
[4]范國旭,王志凌.貴州精準扶貧的現(xiàn)狀、措施、成效與發(fā)展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7(15):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