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笑話“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在我們田園作文中,有時真的是“你作文是數學老師教的吧!”田園作文倡導,作文要學會與其他各學科積極“聯姻”,如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自然等學科“聯姻”,要打破作文老師的概念,全民作文!
一、與數學“聯姻”
在數學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實踐操作的練習,例如丈量土地面積、尋找圓的周長定律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發(fā)現數學的奧秘,一舉兩得。
其實,如果我們的數學教師能夠及時針對此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寫一篇習作來介紹自己發(fā)現的心得,那么,學生的作文能力不但能得到鍛煉,同時又能加深對實踐操作所得到知識的鞏固,這豈不是一舉多得?又如,數學教學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概念性較強的內容,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圓錐等知識的認識,針對于此,我們的數學教師為了讓學生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認識,可以設計一些作文練習。例如,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一課,我們可以布置學生以第一人稱寫一篇童話作文——《我是圓》,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重溫“圓的認識”的知識。
當然,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從沒有放過數學日記,讓學生們將做數學題目的經過寫出來,其實有時也會有一種別具一格的味道。
比如有一道題:6個蘋果,用一根繩子每隔一米拴一個,現在吃掉1個蘋果,要求還用這根繩子,還是每隔一米拴一個蘋果,繩子不許剩,應該怎樣拴?我暈倒:你見過用繩子拴蘋果的嗎?我在家里試了又試,什么樣的繩子也拴不了蘋果,最后只得用香蕉代替。你說出題的人是不是賣蘋果出身的?
最讓我哭笑不得的一道題是:有一個7米深的枯井,井底有一只青蛙,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1米,那么經過多少天青蛙才能爬出井口?天啦,這是什么地方的青蛙?青蛙的專長是蹦,不是爬,更不會滑!難道它也學過奧數?好不容易爬上去3米,干嗎又要滑下來1米?天哪,你干嗎非要爬出來呢?我苦思苦想了很久。那天夜里,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掉到了一個枯井,我爬一步量一下,爬一步量一下,一會兒爬,一會兒滑,可就是爬不出那口枯井,我不停地爬呀蹬呀,就像那只瘋狂的青蛙……
二、與美術“聯姻”
“漫畫作文”“作文蒙太奇”是時下比較盛行的習作訓練手段。所謂的“漫畫作文”就是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 “漫畫”作品,并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心得。所謂的“作文蒙太奇”就是讓學生先把幾個抽象的符號組合成一幅圖畫,然后對這幅圖畫進行合理想象,進行習作。
“漫畫作文”“作文蒙太奇”等作文教學形式是作文與美術“聯姻”的成果,這些習作訓練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鍛煉。
其實美術教學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習作題材,例如,在“泥塑”的教學過程中,泥塑本身就為學生作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寫作素材,再加上老師繪聲繪色的介紹和示范,更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作文情境。這時,如果我們的美術老師要求學生及時把自己的所見所感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來的話,那么我們學生的作文就不會無話可說,就不會出現“假、大、空”的現象了。
三、與音樂“聯姻”
音樂與作文“聯姻”的代表是“音響作文”。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讓學生先聽一段音樂,然后根據音樂進行合理想象,進行故事創(chuàng)編?!耙繇懽魑摹笔俏覀冊谧魑慕虒W中滲透音樂的教學典范。
反之,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也能適時滲透作文教學。例如,在音樂教學《粉刷匠》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仿造《粉刷匠》的歌詞,再創(chuàng)編一首描寫勞動場面的新歌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歌曲,并且對歌詞進行再創(chuàng)造,從中體現音樂的愉悅功能,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輕松地達到作文訓練的效果。
四、與科學“聯姻”
自然教學中的實驗、觀察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提供了許多寫作素材,如果我們的自然教師能夠注重作文教學的滲透,那么,我們的作文教學將會事半功倍。例如,學了《環(huán)境污染在我們身邊》以后,我們就帶領學生走出課堂,來到大自然中找我們周邊的環(huán)境的污染。學生們發(fā)現我們可愛的農村再也不是作家筆下的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再也不是詩人筆下的如詩如夢如畫,而是到處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污染,那么,他們的作文就會“有感而發(fā)”, 就能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endprint